关爱生命 科学发展

发布日期 : 2010-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邹平县中兴中学 吕宗涛

关爱生命  科学发展

——谈思想品德课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在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的今天,教育的真正意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高分低能者”的工艺流程。在这种状况下,教师成了一群苦恼、劳累而又无助的工匠,如陀螺般麻木而冰冷地旋转;而学生,则成了一群“追求高分的学习者”和“为家长、为老师而学的就学者”。回归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融入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出路。让生命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社会,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具备敬畏生命的意识,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已是迫在眉睫。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呢?

途径一: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的意识

思想品德课是生命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第一,教师要深挖课本教材,揭示生命教育的内涵。《思想品德》教材提供了大量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它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感受大自然之美到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人们破坏自然之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损坏了我们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关爱自然,从我做起,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命;《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要使学生懂得,在充分行使法律赋予我们有各项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义务,如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等,建立良好的生存环境;《热爱集体   融入社会》让学生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要分清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这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中学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们应该以此为依托,深入发掘其中的内涵。

第二,教师要重视生命健康权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一是在讲授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时,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禁毒教育。因为,近年来青少年群体已成为毒品侵害的主要对象,它严重损害了涉毒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诱发大量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给其自身及家庭、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二是在学习“交通安全,牵系万家”时,对学生实施交通安全教育。由于有些人安全意识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在日常的生活中,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剧。三是在学习“社会安全保障”时,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消防演习,使学生亲自体验并能正确掌握自救自护的本领,使自己化险为夷,当然最主要的是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领会生命的意义。思想品德课有许多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各种节日主题,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生命教育资源,帮助学生领悟源于现实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主题,使节日教育的内容充满生命气息,具有时代特征。例如在讲授《温馨家庭   生命摇篮》章节时,可以结合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讲授《崇尚社会文明》章节时,可结合6.26国际禁毒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节日开展生命教育,领会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价值。

途径二:书籍阅读中咀嚼生命的品质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生命教育同样不能离开书籍。我们要帮助学生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在阅读中咀嚼生命的品质。如阅读《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让学生学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意志;阅读《张海迪》,让学生学习高位截瘫的张海迪,遭遇了那么多的痛苦,身残志坚,自学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毅力;阅读《雷锋日记》,让学生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学习海伦·凯勒与命运拼搏的坚韧不拔的意志。让学生懂得生命是珍贵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和它相比;生命是不能再生的,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第二次;生命是无价的,金山银山都换取不了它,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和爱护生命。

途径三:专题讲座中提升生命的内涵

专题讲座等主题教育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生命教育形式。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活动。如3月份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2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教师可利用这些契机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和“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这一形式,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育内容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生一起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途径四:体验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知识的传授,空洞的说教是不能触及学生心灵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体验活动之中,其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情感体验内化为生命价值观进而感悟生命的意义,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就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来体验生活,提升生命的意识。例如,在使学生认识交通安全时,可带学生到交警队看《交通事故图片展》和事故现场录像,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从而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关爱自己的生命。再如在学习《关爱他人》时,设计一个弱势群体遭受歧视或不公正待遇的模拟情境,让优势群体去体验歧视和不公正对心灵的折磨和给弱势者带来的痛苦,从而放弃歧视,维护公正,学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与他人和谐共处。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给予这些特殊人群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最终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途径五:班级生活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相互接纳,彼此尊重、关怀的环境,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温馨与人性,学生才有生长与成长的可能。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生命化的情怀,营造温馨化、人性化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的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温馨化、人性化的环境中焕发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化管理班级——自我管理、自我分析、自我把握、自我服务、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教师还要让学生有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机会——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提供各种特种教室、场地、场所,让学生有选择地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创新性地自主学习,可以是读、写、听、说、唱等活动,可以是体育技能训练,也可以去搞创作、制作等等。在宽松的环境中让学生互相交往、互相影响、共同成长。既保障学生的个性特长自由发展,又能让学生生命深处的潜能得到彻底、全面的发挥。

途径六:社区实践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具体内容,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要注意围绕学生的身边问题,让学生通过行动来研究解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社区生命教育资源,发挥社区老年大学、社区敬老院的作用,提供环保、居家生活设计、人文艺术欣赏、传统艺术欣赏制作和婚姻伦理等教育服务活动;要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家长开展亲子考察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人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生命价值。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山东教育》201010月第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