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本真的教育
发布日期 : 2010-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济南市育英中学 张俊霞
自建国以来,语文教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冲击和动荡,前几次教学改革究其根本来说,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纠错与发展,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多是大量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本土化方面尚待开发和加强。语文学科因为它丰富的内涵、多元的价值取向以及教学形式的异彩纷呈而变得让许多教师像我一样感慨: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语文教学正行走在它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语文教学迷失在繁杂的理念里
改革的初期,缺乏经验的我们面对不断涌现的先进教育理念表现最多的是惊奇和新鲜。这些新鲜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激动的同时也让我们迷茫,毕竟理念与实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因此,改革初期我们都在进行着各种尝试,语文课堂教学空前的热闹与繁荣。但是,因为经验的缺乏,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存在着种种缺失,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观念表面化。在经历了无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自主探究后开始反思。语文教学也有了由“重人文性”向“重语文味”回归之路,但是,这种回归仍带着模式化的烙印。
1.一味生成减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咀嚼
当我们高扬新课改的大旗,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批判与反思的时候,预设的语文课堂流程首当其冲地成了阻碍语文课堂教学的羁绊,于是“生成”成了2004年最新潮的教育名词,于是课堂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连教学目标都变得扑朔迷离了。
静态的教学设计永远不等于动态的教学过程。我们面对的学生的丰富性、个人体验的独特型,注定了教学活动的不确定性。作为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深刻把握教材,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寻找通向学习目标的多种途径,以便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反应积极调整,灵活驾驭,使来自学生的“条条大路”能通向“罗马”。
2.我们真的要革“讲”的命吗?——应该讲时就该讲
新课程理念下,有人把讲授定义为保守陈旧的教学方式,认为讲授是建构、生成、探究的对立面。课堂是一个传承文化的地方,知识的学习如果都以这种探究、建构的方式进行,在有限的时间里,课程规定的阅读任务将难以完成。讲解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练好的基本功。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变成硬性的灌输。只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能促进自主建构,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该告诉的一定要告诉。一堂课的好坏,主要是看教学是否高效,是否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是否能够改变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单纯以讲没讲、讲多讲少为标准。
萨特曾经说过:“阅读是一项被引导的创造。”引导的前提是教师课前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教师要提高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和广度,充分挖掘文本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一要认真揣摩文本中字词句逗的读法写法用法,过好基础层面的认读关;二要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高度去研读课文,发掘和把握文本提供的资源。只有建立在这样理解和把握上的讲解与引导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二、语文教学在审视与反思中前行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文课堂的自然美
在我们刻意地去模仿,或极力地为体现某种理念而上课时,语文课堂因失去个性而没有了丰富性,因失去生活味而没有了生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给予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的地方。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崇高的责任。教育者要成为孩子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因此,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学生猎取高分的场所,不是学生机械训练成为高分机器的地方,它应该是孩子们正在进行着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上流露着自己的真性情,教师则用自己宽厚的心胸、睿智的目光为孩子拨开迷雾,引领他们去找寻阳光。
2.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清香四溢语文味
语文教学丰富的内涵以及它在基础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语文课必须立足于本学科的实际,在扎扎实实地实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健康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及提升,这样语文教学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曾走过一段弯路,在我们面对扑面而来的新鲜教育理念的时候,我们在大做人文性目标的文章时,忽视了学生良好语文能力的培养。前几年,我们这些一直在语文一线教学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的学生字越写越不成样了,错别字连篇,没有了品词造句,没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与品味,学生活动满堂飞。最近,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的学生开始触摸祖国的语言文字,这种触摸既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刻板的训练,又不同于前几年过于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感悟”至上。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交际工具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创设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上得更有“语文味”。
3.水光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语文教学的诗意栖息
诗魂,靠真实打造。语文课堂应该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课标和教参设定好的,它需要教师在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后确定。正所谓跳出文本看教材,走进文本去教学。在广博地接触、涉猎相关知识后,教师即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从而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能否触动学生的心灵。
如果说语文教学有灵魂,那么它的灵魂一定深深地扎根在真实的生活这片土壤中。真实,让学生远离空洞的分析,远离上纲上线的评说。语文课堂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它需要教师将真实的生活之泉引入学生的视野,这样语文课才会真正牵动学生关注的目光。
诗韵,靠灵性浸润。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学生在阅读和感悟中表达、充实和提升自己灵性的过程。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独特的观察视角、绮丽的想象能力为语文课堂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为语文课留下了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课堂上,学生享受到的是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和灵感的相互启迪。涓涓的思维小溪轻轻地流淌,灵性浸润下的语文课堂创意无限、诗意无限,学生在这里焕发着生命赋予他们的迷人光彩,这才是充满绿意的生态课堂;在预设的目标下有了学生“放肆”的畅想,有了学生的诗意栖息,这才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经常会听到学生灵性被擦燃的声音,那是一种美妙的声音,一种花儿悄然开放时的声音。
诗境,靠生成支撑。新课改的春风荡去了人们对过去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教学环节的尊崇,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的自主意识的萌生与发展。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串可以被我们穿签成串的糖葫芦,学生也不再是被我们牢牢牵在手中的羔羊。
学生自主意识的唤醒和提升,需要教师学会立体地去处理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把学生思维的亮点灵活地引入达成预设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自如、对教材的融会贯通、对生成点的选择与提炼,会给课堂带来一份无法预约的美丽与激动,带来一份“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境。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课堂上才会常常漾起学生们思维的碧波;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有了真实带给学生心灵的震颤。这种回归,让语文课堂成了师生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学回归了生活,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最鲜艳的花。
(《山东教育》2010年10月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