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向信息技术课堂更深处漫溯
发布日期 : 2024-10-2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 曹文灿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大单元教学以其整体性、关联性和深度性的特点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面对信息时代对技术素养的高要求以及知识更新的快速节奏,传统分章节、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和实践大单元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策略,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核心概念的同时,能够深入探究其内在逻辑和实际应用,从而真正实现“向信息技术课堂更深处漫溯”。
一、跨界融合,构建知识新矩阵
大单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对各类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和关联构建,促使学生突破孤立知识点的学习局限,形成整体认知框架。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教授《信息系统的集成》单元,可有力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单元并非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操作,而是融汇了硬件架构、软件工程、网络通信、数据管理乃至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以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2第2单元《信息系统的集成》单元为例,教师可精心策划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展现知识的跨界融合。首先,在硬件层面,通过剖析一台服务器的构造及其在信息系统中的角色,阐述不同硬件设备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撑信息系统的运行。其次,深入浅出介绍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组件的集成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软件系统层级的交互逻辑。再次,结合网络通信原理,解析信息系统内部及外部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和安全策略。最后,开展模拟或真实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如搭建一个校园信息化平台,学生需要参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优化到最终上线运营的全过程,从而真切体验并掌握信息系统集成的实际运作。
二、智慧引领,探索学习新路径
大单元教学提倡以智慧为导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路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借助智慧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深度探究《信息系统的集成》这种综合性强的单元,并强调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入了解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场景,从而拓宽其信息技术视野,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力。
在《信息系统的集成》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先进的智慧教学平台为学生搭建可视化、交互式的在线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3D模拟软件亲自“组装”一个信息系统,从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开始,逐步添加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软件组件,并通过网络配置实现各部分间的互联互通。同时,教师在课程中设置了一个小型信息系统设计项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某一具体应用场景(如学校图书借阅系统、班级成绩管理系统等)设计并应用一套简易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智慧教学平台在此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集成了项目管理工具、协作交流空间以及作品展示平台,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进行方案设计、系统集成与功能验证。
三、协作共创,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与合作,通过协作共创的方式,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在大单元教学的框架下,学习共同体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协作中提升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应注重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协作共创中实现共同成长。
以《信息系统的集成》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信息系统集成的不同模块任务,共同创建一个覆盖硬件配置、软件部署、网络构建及应用开发的完整信息系统项目。在项目启动阶段,各小组首先进行内部研讨,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硬件组负责调研,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并模拟搭建物理环境。软件组则深入学习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必要的中间件软件,进行安装、配置和优化;网络组设计并实施合理的网络架构,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与安全性;应用开发组则基于用户需求,设计并实现符合业务流程的应用程序。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小组通过定期举行全体会议进行阶段性成果分享与问题讨论,形成互帮互助、知识互补的良好氛围。最终,各小组完成各自任务后,共同将各个部分无缝集成,形成一个切实可用的信息系统。
四、精准反馈,实现教学新突破
精准反馈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时、针对性的观察与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特别是在《信息系统的集成》这一单元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数据分析手段收集学习数据,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硬件配置、软件安装、网络架构理解及信息系统设计等各环节的掌握情况,从而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攻克难点,强化优势,实现教学效果的新突破。
在《信息系统的集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使用智能学习管理系统为每位学生创设了虚拟机环境,让他们在其中模拟实现信息系统的搭建,系统自动记录学生操作日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配置硬件参数、安装操作系统、设定网络协议、集成数据库系统等步骤中的具体表现,实时获取学生的操作数据和错误信息,及时进行个性化反馈,指导学生修正错误,优化操作流程。同时,教师定期组织项目研讨会,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信息系统集成成果,并进行小组互评。在研讨会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各个项目的优缺点,深度剖析出现的共性问题,对个性问题给出一对一的建议,并结合书面作业、期中和期末测试等传统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精确评估,对理解不透彻的概念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复习。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教师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展望未来,期待大单元教学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引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中,共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进步,为培养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山东教育》2024年10月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