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应用初探

发布日期 : 2024-08-2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德润初级中学   陈莹莹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是针对学习内容和目标,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融入一个特定的“生活化”历史情境中。学生设身处地地参与到探究历史的实践活动中,使得书本知识变得更加鲜活生动,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内心。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编演历史剧,身临其境演历史

通过跨越时空,重现历史,拉近学生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初一学生学习历史最先接触的是中国古代史,由于时间久远,学生学起来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以符合学生感性思维和心理特征的方式呈现教学。如,我在教授《秦统一中国》一课时,编排了“梦回大秦”历史剧,设定秦始皇、秦朝官员,被灭六国的书生、农民、商人、士兵等人物角色,选取秦朝的一处集市和秦朝宫城内两处场景并来回切换。集市上各角色的语言和行为交流,反映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面临的社会问题,秦始皇针对问题制定的各项措施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次历史剧的编排,不仅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还培养了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渐渐理解了历史并不遥远,是过去的现实,历史是生活化的,不是书本化的。

二、举办故事会,我口我心讲历史

通过故事讲史,发人深思,树牢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有很多历史故事家喻户晓,如尊王攘夷、问鼎中原、退避三舍、一鸣惊人、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围绕这一历史特点,笔者通过组织“春秋战国故事会”演讲比赛,让这些历史故事从学生的口中讲出,使历史知识融入他们的理解和看法,锻炼了学生独立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水平。这一做法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当时历史的感受,学生对祖国统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三、开展社会调查,感同身受听历史

听身边人说过去,家里人讲先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好方法。

中国现代史从时间上距离现在较近,家中的长辈很多是历史的亲历者或见证者,笔者给学生在假期内安排了以“听故事,学历史”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作业。比如,以“我家的老照片”“我家的老物件”“我的家乡”“我的前辈们”“我家的家风”等为主题进行采访和交流,利用网络搜寻、实地考察、档案馆查阅资料等方式探寻老字号、老村落、老街巷、历史名人、著名建筑。通过假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PPT、小论文、报告、美篇、视频展示了学生们的作业成果,呈现了一个个历史故事,记录和思考家庭、家乡、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学生们课外独立搜集历史素材,自主分析其中潜在的历史知识与内涵,培养了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提升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四、开展“我是小讲师”活动,融会贯通教历史

师生共同备课,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在开始学习世界历史时,每个班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既有世界历史知识储备很充足的学生,他们经常围着老师问各种问题,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到一战和二战,从彼得大帝到赫鲁晓夫;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世界历史知识离自己生活太远,知之甚少,从而对学习世界历史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世界历史更丰富多彩,我组织几个知识储备丰富的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开展“我是小讲师”活动,由他们来担任小讲师,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介绍世界历史,在互相感染和熏陶中提升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到任务后,“小讲师”们非常兴奋,每天都会拿着搜集的通俗易懂的新素材来找我备课,录制微课让我审核。经过我对课件的审核把关,“小讲师”终于上岗了。由于经过了多次练习,又是自己喜欢的知识,所以他们讲起来思路清晰,语言生动且符合生活。一节课下来,“师”生互动自然流畅,历史课堂俨然成了一次访谈节目,下课后的“小讲师”像明星一样,前呼后拥,班级里时常弥漫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开展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素养。

很多家长和学生原来都觉得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记人名、记年代、记事件,但历史的“生活化”教学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赋予历史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使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和听说感悟历史。这样就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起来,彻底改变了家长和学生最初的认知,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文明的自信与认同,激发了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的信念。经过历史剧、故事会,人与人的交流、事与地的探访,这些“生活化”了的历史在学生心中积累、联动、升华,逐渐变得厚重有感,历史在这里变得更有温度。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让书本里的历史知识变得更真实鲜活,更生动有力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笔者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

附: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课例分享

以七上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为例。

(一)学习目标“生活化”

1.通过观察图片、地图等,了解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原始生产生活基本史实,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初步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分小组合作交流“半坡人的一天”和“河姆渡人的一天”,对比分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异同,认识地理环境对农耕文化的影响,提升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分析原始农耕生活对文明社会的影响,感悟劳动在创造人类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人类,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1.复习导入“生活化”: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和山顶洞人同时期的人,你会依靠什么生存下来?这样的生活会有什么后果?怎么解决呢?

学生充分讨论结果:野外采集、捕捉猎物;食物来源不充足,人们居无定所,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学生集中讨论解决问题:过定居的农耕生活。

2.学习内容“生活化”

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指导两组学生根据地图和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找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活上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

①居住的房屋不同;②主要农作物不同。

影响因素———自然环境。长江流域雨水充沛,相对炎热、多雨,房屋要防潮防水,干栏式房屋可以做到;这种气候又适合水稻的生长;黄河流域相对寒冷、少雨,半穴式房屋可以保温;而粟这种作物耐干旱。

(三)课后“生活化”实践活动

周末或者节假日,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陕西西安和浙江余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重新审视本节课内容,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想法。

 

(《山东教育》2024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