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赐予教师“如履薄冰”的专利

发布日期 : 2010-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文登市第二中学 谭金芸

 

“教师,必须以如履薄冰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这句话以优雅的姿态出现在某刊物上,原来是某校提炼的教师人生格言。“如履薄冰”这个词和这个词带给人的第一感觉,作为教师恐怕是早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但它能得到如此隆重的推出,还是让人在初夏的季节里真实地领略到一股特殊的寒气:教师,不是号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你的事业,不是号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吗?你的职业,不是号称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吗?梦中的你,应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应该是童心永驻、神采飞扬,应该是个性迸发、大胆开拓……当你和“如履薄冰”联姻,你的形象何其卑微,你的处境何其艰难,你的未来何其凶险,“乐在其中”的教育理想何其遥远!

怀着对“如履薄冰”的特殊敬意,我查过好几次成语字典,希望能找到它让众人推崇的原因。但它的意思亘古不变,即“如在薄冰上行走一般。比喻存在戒心、行事极为谨慎。”而且它总是与“如临深渊”同时出现。怎么分析,它都是危险的信号,并不是人们所乐意主动接见的。记得小时候曾见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伙伴跑到看似结了厚冰的河面上玩,结果“扑通”一声掉进冰窟窿的惊险镜头。所以,我猜想但凡有点生活经验的人如果不是为了作秀出名或因为有万无一失的保驾护航而进行的创意冒险,他决不会主动去享受“如履薄冰”的“快感”。但凡正常的人,即使有一定的游泳技术,如果被推上了薄冰,并且要一生冰上走,这个人会幸福得感激涕零吗?精神脆弱些的,说不定还会诱发个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什么的。的确,如果真能达到乐于牺牲的视死如归的境界,或拥有跳入冰中如“鱼翔浅底”的了得功夫,或许可以对薄冰淡淡地说:“没什么,我不怕。”但对众多旱鸭子来说,他们既不想将命运付诸一线薄冰,又无法置己身于冰外,触到冰上,苟且生存,且不知下一脚下去等待他的命运是什么,这会是怎样一种感觉!走起路来,何谈潇洒,何谈风度,连自然的本色都丧失殆尽!必然是战战兢兢,蹑手蹑脚,瞻前顾后,惴惴不安,心有余悸,即使谨小慎微,也可能朝不保夕。教师屹立于薄冰的“沃土”上,循规蹈矩、唯唯诺诺,何谈对教育的热爱,何谈开辟教育的新视野,何谈步入教育的新境界,何谈享受人性化管理的幸福感!

一定是某权威人士恩赐教师“如履薄冰”的专利,决不会是某校心血来潮的“原创”。当今社会,凡事都要讲究名人效应,学校言论对此“趋之若鹜”也就见怪不怪了。上网一查,确是与某名教授有关。人家的原句是:“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但后面还有一句贴心窝子的话:“教师就是教师,他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更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看来这位名人确实是行家,他既能从理想的最高尺度把握教师的定位,又能体谅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起码需求。更可贵的是,他的前半句受到了仰慕者的青睐,被争相转载、复制、扩充……因此,一些教师更确切地拥有了教育的新领地——薄冰万顷。

这位教授的本意可能只是为了警醒广大教师明确自身职业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采取的教育策略不能鲁莽,应谨慎斟酌,不要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应引领学生走向崇高。因为,学生的成才、成人确实与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息息相关,就像我们常说的“教师的一句话,也许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这是教授所想,也一定是一个热爱教育的教师所想。但众所周知,学生成为“伟人”或“罪人”的几率都较低,大多成为平凡的生产者或建设者;他之所以成为伟人或罪人的原因往往很复杂,社会风云与家庭背景等都是潜在的不可低估的影响因素;如果摒弃所有,把责任的五行大山全压到教师身上,教师又不是孙悟空,有观音的明助和如来的暗帮,区区肉体何堪重压!当今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也更需要创新型教育,就更需要解放教师——不知倡导“如履薄冰”的心态对教师的才情是一种释放,一种束缚,还是一种禁锢?

看到一篇《如履薄冰当校长》的文章,引起我的兴趣。它能不能让我豁然开朗,找到“如履薄冰”的新解呢?文章写的是一位农村校长为了阻止生源大肆流失、学校不被砍掉而小心翼翼地和教师们一起挨家挨户做家长的工作等等。最终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特色有了提高,学校仍傲立于农村一隅,教师们的默默奉献让这位整天“如履薄冰”的校长感到了幸福。我们可以想象,这位校长和他的教师们在摇摇欲坠的困窘中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会有多少真情和尊严在流逝……他们虔诚的外表遮掩着一颗流泪的心。“如履薄冰当校长”,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流落在穷途末路上期望绝处逢生的“绝招”与“狠招”。

其实,即使不提“如履薄冰”,不少教师也早就是“如履薄冰”了。只不过“如履薄冰”的呼声一高,甚至堂而皇之地步入大雅之堂,就让有些敏感的人觉察到好像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刀横在面前,刀刃直戳戳向上,让人产生唯恐避之不及的逃避与恐惧心理。多年前有人笑谈:走在街上一眼就能认出谁是教师。秘诀是:面黄肌瘦者、神采黯淡者、表情冷漠者、形象谦卑者、打扮古板者、身姿伛偻者、腋下夹包者、步履匆匆者必为教师也。言辞确实有些夸张,但由此也确实看出教师的职业很难带给教师什么荣光,给人更多的反而是倦怠。且不说职称评聘、岗位竞争让教师头上笼罩着下岗落聘的阴影,风起云涌的新课程改革和层出不穷的课题实验都要求教师“出类拔萃”样样精通,纷至沓来的检查评比精彩纷呈,名目繁多的培训学习摩肩接踵,也不必说教育环境的全方位封闭造成教师的自我封闭,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严峻挑战,问题学生的日益增多,社会舆论的负面冲撞,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单单从家长对学校的“一点要求”看,教师就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当今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好了,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也提高了。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也就是最适宜于自己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当然就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是地球上授课最有艺术性、育人最有方法的最优秀的教师。很多家长在潜意识中认为,孩子交给学校了,学校就必须让孩子向最好的方面发展;如果孩子出了什么差错,一定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首先把责任全部归咎到教师身上。精明的家长可以允许自己管不住孩子,但不能原谅老师有一点疏漏。譬如是教师的话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或是教师的方法不当让孩子产生逆反,或是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存有偏见等等,如果孩子在学校出了一点点意外,就有家长对教师兴师问罪。曾听说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在运动会赛跑时跌倒受伤而要求学校赔偿,原因很简单:如果学校不开运动会,学生就不会受伤。很多事听起来是笑话,但真正遇到了就笑不出来了,无形中感到教师工作的外延是无止境的,他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无极限的。面对部分挑剔尖刻的眼光,面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高要求,确实有人会真切地感到“如履薄冰”。有人戏谈:教师比保姆都难干哪!

教师们钟情于自己平凡的工作,他们是敬业的一族,是争强好胜的一族,也是肯于自我加压的一族。他们是优秀人群的聚集,所以,他们之间的竞争原本就很激烈。他们需要的不是怎样加压,而是如何解压。因为,他们也渴望有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也需要有一方展示个性与才艺的舞台。干一行爱一行,对服务对象尊重,对事业有一份敬畏之情是应该的;但万物都有它的自然规律:一份从容,就会拥有一份难得的智慧;一份坦然,就会萌生一份恬淡的幸福;一份激情,就会点燃一片求知的火焰。既然早已不倡导教师做“自焚”的蜡烛,总是期望教师和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合作、共同成长,那又何必热情洋溢地送他一块冰冷无情而又写满“危机”的薄冰呢?

是谁赐予教师“如履薄冰”的专利?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还要说:敬请收回!别让教师的心太凉!教师的心结了冰,教育的阵地也就成了南极荒原,又怎么能缔造出姹紫嫣红的教育之春!

 

(《山东教育》201010月第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