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讲座 > 正文

像种子一样慢慢生长

发布日期 : 2024-08-2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像种子一样慢慢生长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作者简介

李欣,齐鲁名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曾获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她是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和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省级工作坊主持人,主持多项省级、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次执教省级公开课。她的多篇文章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好像是一个比较笨且慢的人,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比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这样的成长速度并无多少可称道之处。与年轻老师交流时,我常说,每个人有不同的成长方式,我属于那种必须使笨劲儿、下慢功夫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扎扎实实地走到了今天,并由此找到了一些站稳讲台的底气和信心。

深耕课堂:

把常态课当作赛课的现场

2018年,我在一次省级会议上执教公开课,参会者众多,整个会场坐得满满当当,连讲台边的角落也挤满了人。课堂完成很顺利,下课后我的徒弟说:“师傅,刚才我身边的一位听课老师问我‘她平时上课也这样吗’?”言下之意是我平时上课也会这样精心准备、呈现出如公开课基本一样的效果吗?我的这位徒弟跟随我学习四年,几乎听了我所有的课,他回答说,“是的,我师傅平时就这么上课”。听完他这番叙述,我想对那位提问的老师说:“你看到的是这一节课,没有看到这背后的无数节课。”每一节展现在人前的公开课,它的根脉深藏于日复一日的常态课。

让每一节常态课都能基本保持公开课的水准,让每一节公开课都是真实常态的呈现,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这个要求起始于我的一次参赛经历。2011年,我作为市级比赛的优胜者被推荐参加山东省教学能手比赛,比赛时间大约在下半年。当时的我已经经过很多赛事历练,但以往赛事都有较为充分的准备时间,也有多次试讲改进的机会,教学能手比赛却不是这样,这项比赛不提前公布参赛课题,选手抽签后只有一天准备时间。因为在外地参赛,抽签后不可能回本地进行试讲。有同行热情提议,要在当地帮我找一所学校试讲,我考虑时间过于仓促,可行性不大。怎么办?我决定,从我的常态课开始,把每一节常态课都作为赛课的现场。我给自己定下几条规矩:每一节课给出半天的备课时间,包括制作课件在内,备课时间不能任意延长,哪怕准备得再糟糕,到点必须上课;上课时必须突出一个亮点,可以是一个典型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次互动活动的组织,可以是一段开场白的设计,可以是一个课件呈现上的巧思;上课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比如自己突然卡壳忘词、学生突然提出质疑甚至故意捣乱,但无论遭遇怎样的情况都必须正面应对,坚持完成,不能返回重来;一节内容会在多个班级讲授,每进行到下一个班级,必须结合学生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决不简单重复,决不把上课变成背词、把学生当成自己熟悉流程的工具。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接下来的每一节课,课堂就是我的赛场,学生就是我的评委,我在紧绷和松弛、喜悦和挫败间不断切换。一个多月以后,比赛时间和地点终于确定,抽签之后,我就像平时上课那样,有序进入备课状态,虽紧张却不慌张。记得当时陪我一起的同行一觉醒来,发现我仍然端坐桌前,吃惊地说:“你没有睡觉吗?”我却答非所问:“我恨不得马上就去上课。”那是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迫不及待想要和学生交流。这种感觉延续到了我后来的常态课教学中,每当这种感觉来临,我就知道我准备好了。

现在想来,当时的举动虽源于一种比较功利化的目的,却给了我超越功利的收获。正是因为那段时间的自我训练,我的胆子大了不少,我不再迷信反复试讲,而是逼着自己找到更为纯粹的状态,全神贯注感受课堂的内在节奏和学生的内心变化。既做好充分预设,又可以随时清空、调整,我的课堂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我真正认识到常态课也应该有公开课的水准,如果说优质课、公开课是记录成长的关键节点,那么常态课便是使成长得以实现的重要根基。离开了常态课的磨炼,教师成长将失去土壤。

反复追问:

课是上给谁的?

从参加工作的第12年开始,我好像推开了幸运之窗,接连有机会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赛事。凭借着自己的一股冲劲,加上教研员的保驾护航,我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因此有了很多机会,被邀请提供市级、省级展示课,外出讲学等等,大多数情况下都有较为精彩的展示,也能得到与会者的肯定与赞誉。此类活动带给我的感觉就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能够有更大的平台锻炼和展示自己,“被人看到”总是幸福的,且这种“看到”一般还伴随着他人真诚的鼓励和赞美;但另一方面,对于自认为已经多少有点名气的我来说,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课上得不甚理想,即使他人当面不提,自己也会陷入自我质疑。所以,备课时我脑海中常会出现一个场景:假如上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听课老师会说“原来也不过如此”。2019年,我再次接到为省级会议提供展示课的任务,与我同台展示的,还有其他几位优秀的同行。备课过程中,我始终有一种“会不会被别人比下去”的隐忧,我知道,这种隐忧源自内心的虚荣,我羞于启齿,无法向别人倾诉。我忽然想起给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打电话,想听听他的意见。电话拨通,儿子在听完我复杂的“内心戏”后说:“你想得太多了!上课就是上课,你只要专心备好课就可以,不要考虑别人怎么说。”儿子的回答虽然简单,但一下子提醒了我,课是上给谁的?是上给学生的还是上给听课老师的?是用来展示教师有多么优秀的还是用来还原学生学习过程的?惭愧!工作了那么久,我竟然差一点忘记上课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自然本真的交流,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被转移到会场上,它始终朝向学生,而不是朝向评委或者听众。记得那次上完课,我在分享授课感受时说,我们有时会追求精彩的课堂,但什么是精彩?用精彩来定位课堂,是否意味着潜意识里已经把课堂作为一种展示比较的工具?如果只想着如何“精彩”,备课时的重点往往放在材料要更能夺人眼球、活动形式要更加新颖、课件要更加精美、语言要更精雕细琢,凡此种种,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需要了吗?

后来做了教研组长,在辅导年轻老师参加赛课的过程中,我常常提醒他们:“不要有太多顾虑,不要光想着评委是否能接受,要始终想着学生,思考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有什么需要,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设置什么情境和活动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这不仅是在提醒他们,更是在反复提醒自己。

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说:“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眼里有“人”就是课堂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常识。但是,这个“人”是谁?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一再追问、反复确认,在不断追问与回答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这个“人”是学生,不是教师,更不是师生以外的任何其他人。课是上给学生的,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想着学生的需要,体会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有成长,这才是上课的初心。

凝练主张:

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2008年,我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位初中段选手参加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赛课结束时,学生和老师集体给我掌声,学生纷纷走上前来让我在他们的课本上签名,要求加我为QQ好友。这次比赛我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当时看来,在全国赛事中拿奖是很高的荣誉,我也确实非常高兴。但这份高兴并没有冲昏我的头脑,我很清醒。这节优质课的设计思路,前后数易其稿,经过市教研员、省教研员倾力打造,而我幸运地摘得了果实。假如换成另外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实施这个教学设计,结果也会很理想。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自知是非常重要的。我庆幸自己能一直保持着正确的自我认知。一位教师要想走得远,必须对教育教学有独到的主张。在我看来,能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理性的升华,比拿了多少荣誉证书更重要。

从我萌生这样的意识,到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这个过程很难,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观察、实践、琢磨,下慢功夫,一步也不能少走,一点儿也节省不得。这期间有一个重要契机,让我对自己的课堂从碎片化认知提升到整体梳理。这个契机就是我进入第四期齐鲁名师培养工程后的课题研修经历,我至今仍清楚记得当时的开题论证会。我初始提报的选题不理想,导师们的批评客观中肯,但也是毫不留情,建议我全盘推倒,重新选题。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遭遇如此严厉的批评。会后,我鼓起勇气求教我的导师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振光教授。刘教授提醒我:“你能获得全国一等奖、省教学能手,课堂上一定有过人之处,这个过人之处是什么?把它找出来,它就是你的研究方向。”在刘教授的提醒下,我把自己最擅长、最有感觉、研究最多的对话式教学作为研究核心,针对对话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实践应用,系统分析对话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特点,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有真实对话、有思维含量、有文化美感的对话课堂风格。

有真实对话的课堂。教育必须是一个“真”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真实地面对自己、真诚地面对学生。真实地面对自己强调的是老师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审视与锤炼,教育学生之前先教育自己。任何人的道德成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道德成长过程中也会经历摇摆、产生困惑,这种源于自身真实经历的成长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会变成一种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进入我的课堂。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我不是带着一本教材走进课堂,而是带着我的全部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走进课堂。真诚地面对学生强调的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真正把学生作为对话的主体,相信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这是教师上课最基本的态度。我会用真诚的态度去感染和带动学生,我想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见,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被倾听,你的回答就代表你心中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为了猜出标准答案。真实对话是道德与法治课走进学生心里的重要前提。

有思维含量的课堂。思政课,当凸显思想的力量,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思政课,应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感悟思想的力量。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尤其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力求借助典型情境,设置具有思考性、探究性、关联性、拓展性的问题,充分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与文本的对话,创设较为开阔的思维空间,拓展思维的张力,让课堂具备思维的纵深感。课堂教学需要按照时间序列横向推进,更需要进行认知的纵向提升和思维的纵向深入。这种向高处、向深处的纵向运动,考验着教师是否具备指导学生的能力。课堂真正的吸引力不是教师迎合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后,学生忽然感叹:“对!我怎么没想到!”面对课堂,我们要努力做思考者,带着思考,走进教学内容,与自己相遇,与学生相遇。

有文化美感的课堂。这种文化美感是由教师的语言特色、教材内容本身的文化意蕴、师生间和谐互动等要素共同形成的整体氛围。我有阅读的习惯,文学作品读得多,且特别爱看文学批评,每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文学批评作品结合到一起,自觉趣味无穷。现在想来,这种阅读打造了我对生活的敏感,丰富了我的观察力、感受力和理解力,最终进入了我的课堂。讲《家的意味》时,听学生说着与爸爸妈妈的故事,温馨的氛围中我内心忽然一阵酸楚,我对学生说:“你们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们,你们的父母那样年轻,我的父母已是垂垂暮年。”语音未落,泪已潸然。在北京旅游,我无意中来到地坛,当时恰是日暮,想到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所写“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见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讲《磨砺坚强意志》时,学生提到作家史铁生,我与学生说起那次去地坛时的心情,推荐他们读《我与地坛》。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学生和我分享他们读后对磨砺意志的感悟。

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在教学中做教育。师生间通过真诚的、持续的、深入的对话,实现心灵对心灵的触动、思想与思想的交融。入选齐鲁名师培养工程期间,我系统梳理了自己多年来对于对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形成《对话式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思考,让课堂教学有了分量》《用观察带动观察,用思考启发思考》等多篇文章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这时,我才真正找到了让自己站稳课堂的底气,稍稍担得住我有幸获得的名师培养工程人选的荣誉。

对我来说,成长不是一种精心的预设,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课堂中渐渐生成的。走过的每一步,最终都塑造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就好像一颗种子,它不徐不疾,慢慢生长,渐渐地,长成了自己最自然美好的模样。

 

(《山东教育》2024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