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功利化教育培养“空心的孩子”
发布日期 : 2024-06-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 李纪超
“空心病”作为一个植物病害的概念,近来在教育领域屡被引用,“空心的孩子”正成为一个热词。
有教师在网上发文直言:老师不害怕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害怕不肯学习的学生,更不怕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学生,最怕遇到“空心的孩子”。也有家长叹息:为什么自己耗尽了心力,掏心掏肺,最后却培养了一个冷漠的孩子?
有专家学者用“空心”来描述部分当代青少年的一种精神状态,突出表现为个体精神世界的贫瘠和内心的空洞,以及价值观中缺失存在感和意义感。这类人表面和常人无异,但在内心深处却存在种种不适:有的缺乏自我认同,自我存在感缺失,自卑、自闭甚至自我贬低,时时处在讨好的状态;有的感情淡漠,缺乏同理心,就像个“局外人”一样,无法关联身边人的喜怒哀乐;有的失去情绪感知力,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就像在心里包裹了一层膜,隔绝了外界一切。
植物学上的空心,往往起始于幼苗,在成长过程中要么遭遇病虫害,要么出现生长失调,而孩子的“空心”,则往往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教育的失衡,特别是在过度竞争和焦虑叠加状态下,各方都过于偏重显性功利化目标,忽略了身心健康成长对教育的刚需———完整而真实的生活体验、充沛而独立的情感历练、全面而入心的教育引导。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育人评价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问题,谁分数高,谁考入好大学,谁获得高文凭,谁发表论文多,谁获得称号多,谁就是教育成功的代表,而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心理素养、道德品行等方面则被放在附属地位,进而造成教育功能的窄化———把“育人”等同于“育分”。有的学校和家庭把分数定义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成绩好了一好百好,成绩差了一无是处。也有一部分父母总是拿孩子跟别人攀比,所有幸福都是建立在超越别人的基础上,而所有的失落也都来源于“不如人家”。
有人感叹: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空心的孩子”,最终三败俱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一旦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竞争力,势必忽略对孩子情感和社交的培养,导致孩子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技能出现短板,“空心化”也就不足为奇。清华大学社科院原院长彭凯平指出,今天一部分青少年有“四无”表现:对学习无兴趣,对真实世界无兴趣,在现实社会无打交道能力,对生命无兴趣。这是非常值得警醒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事关心灵的事。理想的教育应着眼于增长人的智慧、能力和德性,知性健全、德性完善、悟性充足、志性强健是教育培养的方向。如同一棵幼苗长成大树,其最终目标绝不仅仅是一株达到某个高度的树干,而是具备深扎的根脉、葱盈的叶片、健康的表皮,是一棵健康完整富有活力的树木,既能撑起一片天空,又能笑傲风霜雨雪。然而树木在幼苗阶段一旦出现空心,不但没法成为栋梁之材,甚至连健康长大都成为问题。
教育可以是一块糖,让一个孩子在幸福的国度健康成长。要杜绝“空心”的孩子,就要拒绝“空心”的教育。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无论是党委政府、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坚决扭转功利化、短期化倾向。“目中无人、眼中有分”一定不是教育的样子,要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做目中有人、心向未来的教育,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养分和服务。
党委政府层面要坚持正确教育政绩观,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学校层面要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为每个学生创造生长的意愿,提供兴趣和方法,营造更富人文关怀的环境和氛围;家庭层面要放手让孩子去磨砺,用完整而客观的生活体验赋能成长、充沛情感;社会要树立科学的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跟进完善配套制度措施,多方合力,始终把牢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
(《山东教育》2024年6月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