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打造特色多元优质均衡的县域普通高中

发布日期 : 2024-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三足鼎立”划片招生   错位发展优质服务

荣成打造特色多元优质均衡的县域普通高中

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近年来,荣成市在深化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中,探索实施了“1+2+4”多元化育人新模式。“1”是指“以学生为本”;“2”是指围绕“当前成长”与“未来成才”两个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4”是指聚力在资源保障、特色创建、队伍优化和内涵发展四个领域创新突破,全力打造特色多元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域普通高中。

聚焦优质均衡,在资源供给上精准用力

硬件建设是均衡发展的保障。一是优化教育布局调整。2015年以来,荣成市投资近10亿元,组织实施了解决大班额问题工程,将原来6所小而散的高中,按照县域北、中、南地理位置,整合为3所。荣成一中、荣成二中、荣成三中3所高中全部新建搬迁,全市不设重点高中,生源规模大体相当,师资供给均衡配置,经费保障同一标准,为高中划片招生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落实划片招生政策。严格落实两个50%的招生录取政策,中考成绩占50%,学校办学质量占50%,将中考指标100%分配到初中,动态调整学校录取分数,实行划片招生。在整个录取过程中,坚持相对就近入学,严格控制班额,网上公开透明,推动了初中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形成良性竞争,有效缓解了家长对中考入学的焦虑。三是全面推进智慧教育。2015年,荣成市组织实施了“信息化三年建设规划”,搭建了智慧教育平台;2019年以来,与有关企业对接,在智慧教室、精品朗读和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加强合作,探索实行了5G大数据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新模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了高中网络课程教研、备课、巡课“一体化”发展,在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层面落实“一体化”评价机制。

聚焦错位发展,在强科培优上主动发力

特色建设是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关键。一是围绕“为什么”的问题,坚持高端问诊。2019年,荣成成立教育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分析荣成高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各高中邀请专家入校,为学校多样化发展把脉问诊,指点迷津。二是围绕“是什么”的问题,坚持跟岗培训。2019年起,荣成组织开展了“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3所高中对标上海、北京等品牌学校,把跟岗培训作为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一招。外出跟岗培训提升了教师的细节观察能力、辩证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也为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围绕“怎么办”的问题,坚持错位发展。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荣成二中探索实施了人文特色高中建设,创建为首批省级高中语文学科基地、省级特色高中,带动政治、历史“大文科”全面发展。荣成一中打造了以音乐学科为引领,体育、美术学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特色高中建设模式,创建为省级音乐学科基地,学生艺体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荣成三中创新高中素养培育新途径,以物化生学科为基础,成立了科创实验班,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品牌高中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特色多样化发展,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聚焦优质服务,在队伍建设上增强动力

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三所高中都实施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优化现代高中发展策略。一是针对“队伍不精”的问题,全员交流轮岗。坚持顶层互动带动,明确规定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干满6年的中层以上干部要轮岗交流。坚持刚性政策推动,严格落实市委“定编、定岗、定责”原则,将高中超编教师分流到初中和小学,促进高中教师珍惜高中工作岗位,提升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针对“干劲不足”的问题,实行职称能上能下。能上,近3年来,通过推行职称特岗计划,全市共统筹了150名教师不受学校名额限制晋级上一级职称,44名教师越级竞聘成功;能下,通过规范百分考核、科学设置竞聘程序等举措,全市落聘51名教师,有效破解了职称“一聘定终身”的弊端。三是针对“水平不高”的问题,全员精准培训。2020年,荣成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市教师成长学院,围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中层贯彻执行力和教师发展原动力,以关注差异、提供订单式服务的方式,落实教师全员精准培训200多批次、6万多人次,全面提升了教师综合业务素养。近3年来,全市共培育了11名齐鲁名师、名校长,15名威海名师、名校长。

聚焦内涵发展,在教研科研上实处着力

聚焦教科研是教育发展的主责主业。一是以教研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人岗相适、专业拔尖”的原则。近两年,全部配齐了高中教研员、师训员,并构建了教研人员“能上能下”机制,对达不到学年预定目标的,由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定退出。在作用发挥上,构建了教研员“3+2”工作机制(每周3天在学校上班,2天回中心工作),每一位驻校教研员每周至少上1节公开课,完成6节听评课,与在校教师一起备课、研课,指导打磨优质案例,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带动学校一体发展。二是以改革成果转化为引领,着眼解决课题申报假创新、无效创新的问题。荣成市启动了3轮“小革小新”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小成果、小经验,近3年共推动136项教育教学微成果转化应用。研究出台了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健全了教学成果培育、奖励、推广、应用的“闭环式”管理机制,组织颁发了6期永怀教育奖、2期永怀乡村教师奖,鼓励高中教师聚焦教研,改革创新、谋求突破。三是以合作融合共建为依托,推动3所高中探索构建高校与高中“双高”联合育人协作新机制。先后对接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8所高校,在生涯规划指导、实验资源利用等方面协调共建120多场次,提升了县域高中的办学水平。

 

(《山东教育》20245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