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

发布日期 : 2010-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青岛市第三十九中学 陈凤梅

新课改给了我们全新的教材,也要求我们掌握全新的教学理念,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来诠释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了实现角色转换,我们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我们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到位,导致我们课堂的某一些环节还不够完美,甚至有些设计及活动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效率的低下就意味着师生在课堂45分钟内做了很多无用功。通过平时的课堂实践,通过听课评课,我总结了下面几种无效劳动:

一、拖泥带水的导入

多媒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使我们可以预先把导入内容设计成ppt,这本来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但是,很多老师别出心裁,把导入设计得天花乱坠,老师导入得不亦乐乎,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导入真的与本课的教学关系密切吗?真的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吗?这值得好好研究。

一个老师这样设计My First Ride on a Trainreading and vocabulary的导入:她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很多交通工具,然后就交通工具的用途和学生做了交流。当我们都期待着她转入正题的时候,她却这样问: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By bus? By Train?...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乱哄哄地回答问题。这位老师又绕了好几个弯,才很费劲地绕到旅行上,此时时间已过去了10分钟。另一个老师的设计是:先在大屏幕上打出澳大利亚优美的风光图片,有课文中提到的深红色的土壤、沙漠、农场、澳大利亚的袋鼠以及贝克剧场等等,当时学生都很兴奋。这位老师本来可以快捷地进入正题,但她却围绕着袋鼠和贝克剧场谈论了半天,致使课堂前松后紧。还有的老师在导入的时候让学生参与,但是有的老师在操作的时候忘记了主次,使得导入时间过长而且毫无必要。比如Book 2 Module3 Music一课,一个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的曲子,学生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中,很快产生了了解这些音乐家的愿望,这个时候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主题上去。但是,老师接着让预先准备好的学生上台演奏一些乐曲,此时时间已经过去7分钟。导入本来可以结束了,但这位老师却突发奇想,让班里喜欢唱歌的学生唱歌,学生觉得好玩,纷纷踊跃参加。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导致他的课堂内容无法完成。

我们知道导入很重要,有效的导入一定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我们主张精心设计每一次课堂导入。我们的导入原则应该是短、简、精、活、趣、启、联,即用时“短”,内容“简”,语言“精”,“活”跃课堂,激发兴“趣”,“启”动学生,承上“启”下,前后关“联”。

二、面面俱到的讲解

新课改以来,不少老师抱怨课时少,任务多,每天忙乱无序的教学工作让他们失去了职业幸福感。听课中,我们最强烈地感受到了老师的辛苦:讲解所有的生词,罗列所有的短语,强调每一个知识点,网络所有重点句式,梳理每一项语法,监督学生记下所有的笔记……这些做法使得学生对于学习望而生畏,老师则因为教学疲于奔命,总之一个字:“累”。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用课本去教”(use the textbook to teach),而不是仅仅去“教课本”(teach the textbook)。这种变革要求我们教师走出“课本就是圣经”的误区,同时也要求学生走出“教师就是圣人”的误区。教师应当培养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学生则应该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教师应当有勇气和能力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改编、拓展、调整、整合,完成自我发展;学生应当在老师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实现自我调控,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从教材和师生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面面俱到的讲解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一个好的老师,为了创设高效课堂,会让学生放手一搏。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他会坚持两个“凡是”,一个“即使”:凡是学生通过自学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坚决不讲,凡是经过学生讨论能解决的难题坚决不讲,即使要讲的也要精讲,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面面俱到的讲解在这个意义上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

三、无关痛痒的活动

新课改给老师们输入的信号是:“改”。新课程不是强调“学习过程”和“体验参与”吗?不是要求我们进行“任务型教学”吗?不是推崇“互动学习”和“合作探究”吗?不是要“创新”吗?那么我们安排学生表演对话、创作小品、编课本剧。其实这些都很好,都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问题是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课堂上做?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讲课活动中,老师们争先恐后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或载歌载舞,或情景模拟,或模仿歌星,或表演名人,不一而足。他们认为这些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但是,很多内容的处理不需要这种形式,比如My New Teachers,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Three Composers。对于高中生来说,思维活跃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一部分学生表演,大部分是看客,热闹是有了,收益在哪里?况且,学生的表演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提倡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但是,我们是不是应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我上这节课是不是认真研究了教材?教材内容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展示?是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起点在哪里?落实到什么程度?设计什么样的活动才是真实有效的?使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我上课是不是去掉了一些功利色彩而把课上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会摒弃那些无关痛痒的无效活动,就会从教材、学生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情况出发实现高效课堂。

四、索然无味的评价

在一次听课中,我听到最多的是Very good和对学生所回答问题的重复,这种评价和学生的期待相差甚远。例如,在一堂课上,一位老师让学生们讨论: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like the best?一个学生的回答非常完美:I like a teacher who is both strict with us in our study and kind to us in our life, and I like a teacher who is both our teacher in our study and our friend in our life.回答完以后,这个学生兴冲冲地期待老师与他进一步交流,结果这位老师只说了一个词“good”。我想这个学生一定因老师的吝啬而失望,而这位老师则错过了一次通过和学生交流而升华主题的绝好的机会。我们知道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需要教育者目中有“人”,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如果我们的评价不是针对孩子,不是对他的所作所为做出适合他的评价,那么,我们就忽略了教育的内涵。如果我们的评价不能起到引导、点拨、启发、激励学生的作用,那么,我们的评价就是无效的。

当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用到很多种评价方式,用到不同的评价方法,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评价,我们应坚持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启发引导、鼓舞激励的原则。只有当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及学生需求来进行评价的时候,评价才会像春夜喜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此外,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其他一些无效劳动,比如反复机械的高难度、大容量的训练,重复枯燥的单词记忆练习,缺乏创新的写作训练等等。这些无效劳动已经耗去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和热情,致使学生不会看书、不会学习、不会研究,导致老师无暇看书、无暇学习、无暇研究。我们应该想想办法了,睿智一点,实际一点,创新一点,高效一点,这样教师会受益无穷,而学生则受益终生。

我想这样描述我们理想的课堂:我们要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为自己的每一个进步而振奋;我们精心准备的课堂,不是为了去讲解无数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思考无数个为什么;我们苦心寻求的教学方法,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多么伟大,而是为了给学生以大量的参与课堂和表达自我的机会;我们用心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是为了展现我们丰富的语言,而是给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山东教育》20109月第2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