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科研回归本真

发布日期 : 2010-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泗水县泉林镇初级中学 刘相金

目前,某些学校为了提高自身声誉,打造学校品牌,教师们也为了评职晋级,千方百计在课题研究上做文章。学校各类课题应有尽有,下到校级,上至国家级,不是“……研究”,就是“……教育”,金牌匾额挂了一大片,闪闪发光,好一派科研繁荣的景象。再看学校的研究机构,从课题组长到研究成员,从专家顾问到后勤保障,人员众多,职务名细,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牌子弄齐了,架子搭好了,科研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先是隆重的开题仪式,媒体助威,政要出席,专家挂帅,大都一番首战必胜的决心。接着是按部就班的阶段研究,干实事的人少,“科研骨干分子”可就大显神威了,现成的相关成果是有的,照搬出来换个说法也就是“独到见解”了。若此方不灵,再上网查找,兄弟学校多多交流,回来后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妙笔当然可以生花。临近结题,便开个“理论作坊”,一面整理文山稿海,一面推敲结题报告的逻辑结构,紧接着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结题这天终于熬到了,这是收获的季节,照例是录像、采访、作长篇结题报告,给与会者人手一册,并请求赐教。

处处出镜出彩,时时风光无限。如此教育科研,水平可谓“高”矣!学校形象得到提升,参与研究的教师也就是学者型、研究型人才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哪有那么神奇,只不过给学校镀镀金、给自己打打基础罢了。”一位教师如是说。

好一个镀金!正因这一目的,领导才如此重视社会效应,如此在乎理论成果。也因为镀金的缘故,学校教育研究的急功近利暴露无遗。研究力求一步到位,然后则戛然而止、不闻不问、高枕无忧。

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了教育科研这把遮阳大伞做幌子,某些学校为“多快好省”找到了出路。研究课题的确立不重视学校实际与师生的需要;研究之中不重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内部资源的整合;研究成果不重视指导价值和操作时效。研究结束,除了对研究的排场、架势记忆犹新之外,学校品位、师生素质又有何提高呢?

由此看来,如此教育科研并非可以包治百病,而且这种虚无研究的结果与学校发展的初衷更是背道而驰的。那么,造成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形式主义泛滥、模仿抄袭之风盛行的原因何在呢?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唯名利是图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无疑给教育科研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就学校而言,其本身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某些领导认识浅薄,盲目轻率,缺乏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教育科研理念,或以出政绩为首要目的,自然没有踏踏实实搞学问、循序渐进抓发展的思想,更谈不上立足长远,打教育科研持久战了。另一方面,制度的脆弱从客观上促成了教育科研的“大跃进”。长期以来,学校没有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配套制度,对课题的申请、审批、落实、评估缺少规范、指导和督导,以致研究外强中干、华而不实。

如此研究该刹车了!教育研究的核心目的必须是为教师的专业化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否则将失去其内在意义。唯有改革方能触及本质,让教育科研回归本真。

首先,要有机整合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正确把握学校研究的重心,立足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学校提出研究课题要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课题不在大小,而重在能解决问题;教师参与研究要伴随实际教学过程,同时要讲究参与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小到案例分析、教学策略的优化,大到省市级课题,全校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参与;要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时效性,研究必须经历反思—问题—学习—设计—行动—调整—再实践的科学过程。当然,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还需要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人人乐于研究、勤于研究的和谐氛围。

其次,健全教育科研配套制度,建立课题研究的管理机构,制定适合校情的课题管理制度,校长牵头,教科室负责落实,一线教师选择参与,以保障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课题评估也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既要看理论依据,考虑其科学价值,又要注重学校的教学反馈,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检验研究的实效。

当前,我国新一论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用教育科研吹响课程改革的号角,并反过来促进课程改革的有序进行,这本无可厚非。但不可盲目跟风,一味效仿,而应该深思熟虑,因地制宜,以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山东教育》20109月第2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