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阶的当下意义及实践策略
发布日期 : 2024-02-26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傅海伦 杜亚楠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路 倩
一、学习进阶的当下意义
当下,关于学习进阶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学界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从时间维度讲,学习进阶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或较大的时间跨度内进行的;从内容维度讲,学习进阶是围绕学生学习某一主题或概念进行的。也就是说,学习进阶理论强调的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核心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
基于此,学习进阶是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某一学习知识的探究活动而实现的思维进阶过程,它表现为学生通过思维进阶实现对某一理论知识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学习与探究。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本身具有发展性和可分解性。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地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分解为进阶性的若干中间阶段。学习进阶理论认为,学生对核心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多个中间阶段来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实现对知识的不断理解与深度加工,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延伸,并且这种发展变化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单维度线性的。
二、学习进阶的构成要素
进阶起点、进阶终点、进阶维度、成就水平、学业表现和测评六项内容构成了完整的学习进阶。其中进阶起点是指学生在开始某一理论知识学习或实践活动前实际的思维水平。进阶终点是指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经过某一理论知识的探究活动后预期达到的最高思维水平,即学习目标。因此,可以根据新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来确定进阶终点。进阶维度是指某一理论知识或实践活动,研究者通过观察跟踪学生对其掌握情况或者开展程度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内容要求梳理出某知识的核心概念,通过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成就水平是指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现的学习水平,用来描述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阶段,又可以称其为过程水平。学业表现是指处于各过程水平的学生在完成某一理论知识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的探究后能够为最后的测评提供明确指示的一种表现。测评是指跟踪学生在达到预期水平过程中的发展情况,即测量和评价学生对某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或实践活动的探究情况,是检验与完善学习进阶的有效工具。
三、学习进阶的实践策略
依据学习进阶意义和基本观念,可以制订相应的学习进阶的实践策略。
(一)以学习进阶为载体实现知识概念衔接。学习进阶要求学习内容本身具有发展性及可分解性,所以应用学习进阶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寻找这样的“知识概念”,而有的知识概念往往贯穿于数学课程的整个阶段。越是基础的知识概念,其应用范围也越广,对其本质的学习难度也较大。新课标对每节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因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的差异以及教学水平的不同,对于教学中核心概念的理解情况也是不同的。越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越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引出核心概念,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
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情况,明确每个知识概念的进阶规律,找准知识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清楚核心概念的覆盖范围,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期望学生学习后习得的能力发展来分析知识概念进阶的层次,克服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实现知识概念的良好衔接,使得知识框架得到完善和更新,帮助学生从较低的思维水平逐步踏上较高的思维水平。此外,要在对知识概念以及学生能力发展情况充分结合并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建构出二者的协同进阶模型,根据该协同进阶模型进行教学设计。
(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兴趣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受到众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点关注。教师在应用学习进阶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持续的进阶性问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短暂的学习兴趣转化为稳定的个人兴趣提供可能。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而是更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的提升便是在问题情境中逐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时,要注重其可接受性以及挑战性。
情境素材的选择也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可以选择贴近时代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此外,问题的设置要有驱动性和进阶性,使学生能够运用先前所学的知识来主动思考,并且能在问题引导下逐步实现思维上的进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三)精准规划学习任务梯度。学习进阶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爬楼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过程水平都是一级台阶。学习任务是在明确研究对象和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进一步细化,也就是一级级台阶。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设计出进阶化、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或活动,比如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呈现方式,设计不同过程水平的子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实现新旧知识的框架融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化。
(四)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在学习进阶理论中,核心概念是重点。学生对核心概念及其下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围绕核心概念制订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掌握某一核心概念及其可能衍生出的相关下位概念,准确结合课程标准与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的形成、理解和建构过程确定教学目标。其次,要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与核心概念相关的事实材料并提出一系列进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并适时引导,帮助学生体会核心概念的建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核心概念。最后,要围绕核心概念讲解典型习题。由于核心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存在学生遇到烦琐的问题而无法解决,从而导致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寻找相关的习题进行课堂讲解,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任务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喜悦。
(五)健全完善评价标准。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指导工具,也是学习进阶理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测评,可以用来完善和改进进阶模型,改善教学策略。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评价主体角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者。教师要充分挖掘评价资源,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加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认清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发展。从评价内容角度,教师要明确成绩不是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要注重学生参与、合作、情感的培养,改变评价趋于片面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对某个核心概念或主题的探究活动后,让学生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总结知识点,厘清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学习上的小进步、小发展,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要依据学习进阶框架明确“教—学—评”目标,将学生各个过程水平的具体表现作为客观依据,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清楚学生“目前知道什么,需要知道什么”等问题,通过学生回答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评价性问题或试题的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完善评价标准,以此来驱动学生思维和素养的发展。
(《山东教育》2024年1、2月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