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协同育人最大同心圆———滨州市开展家校社共育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 : 2023-09-2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画出协同育人最大同心圆
———滨州市开展家校社共育的探索与实践
本刊记者 范宗武
在黄河三角洲腹地,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滨州,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宋代名相、文学家范仲淹,清代帝师杜受田、金石学家吴式芬出生或成长在这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滨州是著名的渤海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2023年5月,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的召开把人们的目光聚集到滨州。2016年、2017年,滨州市曾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家长节”。2018年起,“中国家长节”更名为“中国家长大会”,相继在北京市海淀区、湖北省五峰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举办了五届。在第五届中国家长大会上,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讲话中指出:“由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专家团队引领、教师示范先行、家长全员参与的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已经形成了共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年,中国家长大会载着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的盛誉归来。以后,中国家长大会将落户滨州,每年举办一届。2023年8月,滨州市教育局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介绍。中国家长大会为何对滨州情有独钟?家校社共育的滨州模式如何在这片教育热土上开花、结果?记者在采访中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补齐家校社共育的“短板”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而落实责任的关键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致辞中倡议,“要紧跟时代大势,大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学校、家庭、社会要更加注重协同育人,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家校社共育是社会经济、家长文化素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要求。随着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的提升,全社会愈加关注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理念的滞后、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的薄弱、家庭教育研究和引领缺乏日益成为滨州现代优质教育构建中的“短板”。
早在2012年,滨州市滨城区就开始了家校社共育的探索,曾组织万名家长走进校园参加对学校教育质量的问卷“大考”。2014年,滨州市全面探索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2015年,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家校共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家长教育、教师培训、学生成长、公民教育“四大工程”。2016年,滨州市妇联、教育局、文明办、民政局等7部门制定出台了《滨州市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各部门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滨州市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继出台了《滨州市家庭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滨州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滨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成立滨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为滨州市开展家校社共育提供了顶层设计。2018年,滨州被评为全国首批“家校社共育示范区”。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今年1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的出台,更坚定了滨州市开展家校社共育探索和实践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滨州市在市和县两级构建起家校社共育的组织领导架构,成立了滨州市家校社共育和家长教育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关工委、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开展家校社共育;成立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展家庭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进家庭“六进”活动,构建全覆盖家庭教育网络;设置家长教育专门经费,建设校外家庭教育基地,举办家长节,设立社区家庭服务站,开通网上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堂。
在滨州市滨城区六中专门为家长学校校长设立的办公室里,家长学校的校长王秀芳和副校长吕梅侃侃而谈,向记者介绍起新近为家长们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王秀芳和吕梅是滨城区六中两位热心的学生家长,一位是石油战线的退休职工,一位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他们俩义务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组织带领全校学生家长为家校社共育贡献力量。滨城区六中校长魏建泉说:“我们滨城区六中教学质量名列滨城区前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配有一所好家长学校,有两位好家长学校校长。”
滨城区教体局局长韩新民向记者介绍说:“滨城区像整个滨州市一样,教育部门抓家校社共育,主要建立了两个阵地,在每所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据了解,滨州市400余所中小学全部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学校里形成了家庭教育骨干专家队伍、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有意愿有特长的优秀家长队伍三支“师资队伍”,为所有家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教育部门组建家长学校,不仅有“师资队伍”,还编有学习教材。滨城区六中副校长苏文鹏向记者展示了滨城区教育局编写的教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这本教材免费发放给滨城区每一位学生家长。作为当年的编写者,苏文鹏说:“编写这本教材的团队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线德育主任、班主任组成。我们把学生在成长关键节点遇到的典型问题梳理出来,以心理成长规律为导航、以教育理念作引领、以专家支招或一线教师的有效策略作为教育突破点,为无助、困惑的家长们指点迷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专家引领如春风拂万家
2019年12月17日,滨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会议厅里气氛热烈。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寇虎平、时任滨州市委副书记张凯共同为中国儿童中心在滨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的“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试点基地”揭牌。以此基地设立为契机,滨州市吸纳22名全国、全省专家建立家庭教育专家智库,为家庭教育政策制定、课程开发、队伍建设等提供专业指导咨询。与此同时,2019年12月4日,滨州市妇联、滨州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家庭教育志愿者,广泛吸纳热心家庭教育的教师、儿童工作者、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教子有方好父母”等加入。经过招聘,全市建立了39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总队,各县市区建立分队。滨州市还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有计划地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确保市县妇联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4月开始与社会力量合作,引进专家力量,至今已组织公益培训23期186场次,举办33次公益沙龙,培训家长、学生超过65万人次。滨州市阳信县通过严格遴选,组建了由“首席专家”“专家”“讲师”“志愿者”四个层次、130余人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团队,深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就家长急需指导的主题内容,面向全县所有家长开展“全覆盖”式的巡回报告宣讲,参与各学校幼儿园的家长讲堂讲座,指导家长学会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为了保障专家的指导覆盖到每个家庭,除通过各级家长学校实施指导外,滨州市还在市、县(市区)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各镇(街道)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实现家庭教育专家指导的全覆盖。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明实践站所等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城市社区建校(指导服务点)率达98%,村(社区)建校(指导服务点)率达93%。
专家引领的方式可谓百花齐放。阳信县针对学生家长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设立“家庭教育个案咨询辅导中心”,对家长开展“小班化”培训,通过讲座指导、个案咨询、交流分享、问题研讨、对策施救等方式进行精准指导。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家长读书会8个,吸纳会员2000余人,经常性开展活动,让专家在活动开展中实施指导。博兴县实验中学组织“星级家庭学习联盟”,通过“星级家长”评选,形成多层面辐射带动与示范引领的家庭教育联盟。
滨州市还建立“太阳·伞”“e家亲”“爱家讲堂”“家·优站”等网上平台,录制家庭教育指导短视频,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传播正确家教理念和科学家教知识;开展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促进家长深度参与和学习,提升指导服务的互动性、有效性、便捷性。家庭教育网站开设以来,更新各类微课216期,点击量达30余万次。实施“智慧父母课程”点单式配送,遴选家庭教育优质课,免费配送到基层。除了专家指导外,滨州市还以榜样的力量示范带动家庭教育的提升,共推选出最美家庭、教子有方家庭等典型7000余个,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教师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
在惠民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家长会上,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成了“家长教育指导师”。一年级的家长会上出现“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专题,六年级的家长会则有“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专题。这是学校对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的结果。教师是家校社共育的主力军。为了将教师队伍培养成精通家庭教育、可为每位学生家长示范的骨干,滨州市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除发挥教师在日常家校社共育中的示范作用外,滨州市还以教师为主体,经优中选优和专家培训,组建市县两级“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宣讲团,开展宣讲1000余场,对家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开展巡回宣讲和专题训导,促成家校社高效互动。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马学锋介绍:“学校定期组织秦皇河大讲堂,让教师为家长们开讲座,传授家教方法。家长们学得很认真,都想利用这样的机会好好充电。”周末加班的家长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不放心,学校及时推出了秦淮社区周末自习室活动,由学校的教师组织孩子写作业、读书、开展科技小体验。教师在这里成为家校社共育的组织者。
家访是教师先行示范、促进家校共育的重要形式。邹平市梁邹小学建立了“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全面参与、访全体学生”的家访工作机制。学校家长群体绝大部分是企业职工,部分家长的工作时间不好掌握,学校便采取电话访、微信访、上门访等多种形式,实现家访的全覆盖。
家长会是教师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技巧的重要平台。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是一所民办寄宿制学校。校长白连涛向记者介绍说:“学生家长之所以送孩子来寄宿,就是因为工作忙无暇照顾,但家庭教育不可缺失。学校针对学生家长忙的特点,注意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内驱力。按照学生存在问题的不同类型,将家长分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分别通知召开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报告会。这样,学生家长参会就有积极性,提高了家长会的效率,节省了家长的时间。”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园长李国红向记者说:“家长对学校建立起信任,是教师示范带动家长开展家校共育的基础。实验幼儿园坚持开放办园,鼓励家长向幼儿园提意见,监督、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用‘一切为了孩子’的真诚,和幼儿家长的心连在一起。”每届幼儿入园前的家长会,教师们都耐心、细致地向幼儿家长介绍幼儿入园的注意事项和教育技巧,让幼儿家长感到把孩子送到这里放心。2017年,在“家校社共育暨家长教育服务工程”助推下,该园被评为全国家校社共育示范园。李国红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家长节,并作为幼教界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凝聚起磅礴的教育力量
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对多个;在家庭,家长对学生是多个对一个。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家长参与到家校社共育的事业中来,就能凝聚起磅礴的教育力量。滨州市抓住家校社共育中家长这个关键群体,大力实施“家长成长工程”,发动家长深度融入家校社共育格局。突出“全员化”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利用家校联系微信群、定期家访、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普及科学育人理念,惠及40多万家庭。突出“精准化”服务家长需求,对家长的个性化咨询、多样性需求,通过讲座指导、个案咨询、交流分享、对策施救等方式精准指导。
在滨州市家长培训中,有一批热心的社会人士义务奉献。滨州市滨城区六中家长学校校长王秀芳有计划地举办“智慧父母(种子家长)”培训项目,开设“智慧父母家庭教育工作坊”,针对自愿报名的家长进行高端家庭教育培训,有700余名家长参加系统培训。王秀芳还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38场,3000多名家长参加学习;举办了29期六中家长“手拉手,守初心,育未来”公益沙龙,有近1000名学生家长参加。滨州学院教授、家庭教育专家陈秀珍义务为滨州学院附属小学开设家庭教育沙龙,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家长。
家长一旦掌握了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结合后,便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在家长委员会的协助下,充分发挥家长中蕴藏的教育潜力。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各自发挥特长,经常自发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工厂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如“清明哀思祭英魂革命教育”“旁听法院审理、感受法律威严神圣”“学消防、体验生活增本领”“走进滨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实践活动。滨州市滨城区六中每学期都有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餐厅、教室、宿舍和操场实地体验、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中家长委员会组织了家长讲师团。讲师团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面向家长和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有心理专家家长讲授青春期的女生生理心理变化;有医生家长做春季预防传染病知识分享;有眼科专家家长教学生们如何科学用眼;有扎根农村的党员家长和学生们分享共建滨州的美好愿景。
“在家校社共育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主导、凝聚作用,要在学校、家长和社会之间搭建起桥梁,帮助解决共育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在滨州市北镇街道玉龙湖社区,年轻的社区书记王佳这样对记者说。在城市,社区党组织是家校社共育的最基层柱石。玉龙湖社区和玉龙湖小学同步开设了“对话社区书记室”和“对话校长室”。作为基层家长,对社区教育资源有何需求,可直接到“对话社区书记室”;对学校有需要了解的情况,可直接到“对话校长室”。2018年,玉龙湖小学新校区启用前,在玉龙湖社区的主导下,滨州交警大队和学校实地调研了新校区路段的交通流量和易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决定在学校校门前尽快安装减速带、震动带、限速标志等安全设施,确保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玉龙湖社区剧院式的会议堂成了开展家长培训的园地;社区投资百万元建立的科技馆成了孩子们放学后接受科学教育的场所。玉龙湖社区的场景是滨州市家校社共育蓬勃开展的缩影,在这里,家庭、社区、学校在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下凝聚成一股生机勃勃的教育力量。
在农村,村委会是凝聚家校社共育力量的平台。在邹平市,“七点伴读”是由各村委会主导,利用村委会的场地和资源,与黛溪中学和各级家委会共同开展的一项家校社共育活动。黛溪中学所属片区是城乡接合部,生源有来自黛溪办事处各协议村的农村孩子,也有外来务工和经商者的子女。学生家长平时忙于工作,顾不上或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于是,在村委会的组织下,各家庭中的孩子们在晚上七点自愿到村委会会议厅集中自习,主要进行课业复习、作业巩固。同学间独立作业,适度交流,互助提高。“七点伴读”还开设了村支书讲村史、家乡能人讲创业故事、家长课堂等板块,增加了适度的课外阅读、优秀影片观影及赏析、综合实践、亲子互动等多项活动,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家长学校拓展了教育资源。学校通过对126名“七点伴读”学生问卷调查、追踪,发现他们在学习效果、人际交往、情绪状态和亲子关系方面都有较好的改善和发展。
在滨州这块教育的热土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兴办教育的热情。当年的“普九”攻坚战中,这里的人们就创造出了感人的事迹。而今,为了创办滨州现代优质教育,人们又一次把宏伟的力量聚集,唱响了家校社共育的新篇章,画出了协同育人最大同心圆。时任滨州市委副书记梁金光在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上代表滨州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打造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学习交流平台和地标性活动品牌,在家长教育课程开发、家长教育主题小镇建设、‘家庭教育机器人’项目、家长大数据中心规划等多个维度上开拓创新,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事业上构建新机制、贡献新智慧、打造新高地,努力实现‘办成办好全国一流教育’的教育梦想。”这一承诺说出了人们对滨州市家校社共育美好未来的期待!
(《山东教育》2023年9月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