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布日期 : 2023-08-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四中学   韩秋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可见,时空观念素养对学生素养发展至关重要,历史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切入点,了解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创新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培养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观念和能力

在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中,理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客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行为和思想,评价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展情况等。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要以时空观念的学习方法为切入点,以此来达成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将学生放置在时空观念的联系中来培养理性思维是极其重要的方式。

例如,统编版《元朝的统治》一课,教师可以将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边疆的管辖内容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元的疆域变化,也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它是中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可见,通过时空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史事,培养学生贯古通今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建构时空的框架中,让历史学习更加有温度。

(二)有助于理解和建构历史时空观体系

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繁多,从古至今遗留下较多的历史事件,如果不掌握建构历史体系的方法,难以从整体上学习历史,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培养有两大特点,一是历史时序性,二是历史空间性。历史时序性就是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时间联系,将不同时段的历史事件进行纵向比较;历史空间性是将同一时间的历史横向比较。但在历史教材中却往往重视时序性,忽视历史的空间性。

例如,统编版《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课,由于学生没有接触世界史,无法认识一五计划和美苏争霸等事件之间的关联,这样历史课堂就缺乏空间上的认知,学生容易产生线性体系。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将时序性和空间性结合,有利于学生串联历史知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明确历史发展主线,理解和建构历史时空观体系。

(三)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新课标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将历史课程与其他知识、技能、方法等结合起来,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将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学科内容进行联系,而这就与培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联系密切。

例如,在学习《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中,学生要认识修建大运河的原因、大运河对以后朝代产生的影响以及从地理空间上大运河对南北经济的作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靠历史知识,更需要通过地图展示当时的历史场景,通过分析地理环境来认识大运河,形成时段上的通史意识,总结出大运河对中华文明的融合发展起到的作用。可见,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主动将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二、基于新课标下培养初中生时空观念的有效策略

(一)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时空表达方法

教师在帮助学生培养时空观念素养时,学生需要知道历史叙述中不同时空观念的表达方式,之后理解不同时空表达方式的作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首先,教师应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多读历史教科书,教科书中历史叙述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方式,学生通过阅读加之教师的系统梳理和讲解,学生可以明确历史分期、时间指向词、地理位置、历史图表等表达方式。如在统编版《明朝的统治》一课中这样写道: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其中,“1368年”“建立明朝”“朱元璋是明太祖”就是三种不同时间的表述。

在明确教科书基本时空表达方式的基础之上,学生需要理解历史表述中表达方式的意义。有的表达不同的历史内涵,有的起强调作用,有的表现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不同的历史意义。例如,甲午中日战争和辛亥革命,采用干支纪年法,虽然甲午年和辛亥年每60年会出现一次,但是从其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出发,两起事件的结果和影响是巨大的,因而用中国特色纪年的方法来命名甲午中日战争和辛亥革命。这样的方式符合中国的国情,容易让人们不易与其他时间混淆,从而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又如“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家。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遭到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的表述中,出现了“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逐渐”“产生”“初步”“此后”等不同的时空关联词语。这些词语准确生动体现出两河流域早期的发展过程。

明白了历史叙述中的不同时空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建构时空观念的同时,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之后可以自主运用恰当的时空表达方式来表述历史事件,以此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运用历史图表构建时空框架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历史地图、时间轴、大事年表等是较为常用的工具,也是历史时序性和空间性的重要表达方式。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减少语言描述,快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对知识一目了然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定位历史事件。以统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为例,学生通过学习,既要知道东晋南朝统治的先后顺序,也要了解这些朝代的共性和差异。由于学习内容涉及五个统治区域、统治时间不同的朝代,因此可以运用历史地图来构建时空框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南朝中宋齐梁陈政权疆域、统治者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朝代基本发展态势,据此帮助学生建立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微观和宏观的时空框架,促进学生准确理解。

除了历史地图外,时间轴也是教学中必备的构建时空框架的方式。如,统编版《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时间跨度170年。教师通过时间轴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绪拉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等事件,引导学生得出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了解到之后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发展下,新式教育最终得到认可和推广的原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在于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来了解近代教育和时代的关系。通过时间轴的方式,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时序感;将历史事件置于大背景下考察历史事件和时代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从长时段、宏观视角来进行历史分析和评价。

(三)置于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建构史事

树立时空观念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在具体的时空联系考察和建构史事,可以明晰历史发展的主线,对历史人物、现象等置于当时的时空条件下作出更为准确的认识。在时空联系中建构史事共有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1.比较分析认识历史连续性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示范指导学生通过图表学习工具进行历史事物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将历史事件置于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中进行考察,从而进一步准确地描述史事。例如,在统编版《探寻新航路》一课,出示1375年的加泰隆地图、托勒密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两幅地图的差别,进而通过迪亚士航行路线证实托勒密地图中的一个错误,之后通过托勒密地图引出哥伦布航行的可行性,引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故事,最后出示新航路开辟后1507年世界地图。本课通过解读不同地图的显性和隐性的历史信息,以此感受探寻新航路的不易,将不同的地图进行比较分析,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是连续的过程,还原了当时历史的特定时空。

2.在时空框架中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的每个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学生无法置身其中感受当时的时代变化,历史的学习也会显得枯燥无聊。如果将一位历史人物的身份转变映射到当时的时空框架中,则会让整节课主题明确,提升学生时空观念。例如,在学习统编版《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时,教师首先介绍孟泰这一人物,他是鞍山解放后第一批发展的产业工人党员之一。他率领工人不分昼夜收集废旧材料建立起 “孟泰仓库”,为鞍钢恢复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让新中国第一座高炉奔腾出钢铁长龙。之后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材料你了解到孟泰是什么职业?他在1948年做了哪些事情?”教师讲述在当时有许多和孟泰一样在平凡岗位上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出示表格提问学生中国社会面临的形势,引出一五计划的学习内容。在讲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出示一则有关孟泰参加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报纸材料。教师讲述孟泰作为一名钢铁工人成为第一届人大代表,从过去被压迫的工人阶级转变为国家的主人,如今有了参政的能力,这体现出新中国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正确的。通过孟泰人物身份的变化,学生了解人物经历与所处时代背景,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的新面貌。

3.在时空结合中考察历史的发展

在历史学习中,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实现时序性和空间性的结合,这样才能准确考察具体历史事件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时空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形成清晰的时间轴,在此基础上分析战争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全面爆发、战略转折和战略决战。之后,通过三次读图环节(战争爆发前后的世界形势图、战时欧洲地图的战线和战役、对比战争前后欧洲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地理空间位置认知,以此了解战争的进程,认识到战争带给世界的影响。教师通过时间轴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发展过程,有利于建立时序性;通过不同时间段地图之间对比,让学生分析史事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在时空结合下认识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及历史思维能力。

时空观念作为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布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需要教师在教学多方面落实培养,引导学生在时空联系下认识历史,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对学生逐步习得关键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教育》2023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