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讲座 > 正文

我的语文教学追求:“简”而“真”

发布日期 : 2023-05-0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   崔丽梅

作者简介

 

崔丽梅,潍坊广文中学语文教师,齐鲁名师,第二届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合作导师,潍坊市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工作坊主持人,潍坊市青年教改先锋,潍坊市青年岗位能手。她曾荣获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育艺术杯”课堂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电化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一等奖,潍坊市初中语文课堂大赛一等奖,主持的课题“‘跟课文学写作’作文系列研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小课题,在期刊报纸上发表学术文章几十篇。

 

教重在“简”。

《说文解字》曰:“简,牒也。”本义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但是尺幅有度,书写有限,于是“简”字又引申出“挑选”的意思;挑选意味着很多内容被省略,又引申出“省略”之意。《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荀子·儒效》:“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圣哲先贤告诉我们,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都有着极其简练精要的本质。语文教学千头万绪,教师更需要做到“简”。这种“简”不是直白单一,而是“冗繁削尽留精瘦”的萃取,是月落寒潭般的顿悟,是在经历挑选、省略之后保留下来的结构明晰、简洁凝练的状态。

“简”为学“真”。

《庄子·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左民安在《细说汉字》中认为“真”的金文本义为“珍贵”,后被借作“真假”之“真”,引申为“真实”“实在”。体现在语文学习中,“真”主要体现在成果化、素养化。学生真阅读、真思考,形成可视化的学习成果,巩固学习内容,方便反思评价;学生真表达、真运用,实现知识的理解、联系和迁移,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可以说,“简”从教出发,“真”立足于学;“简”外化于形,“真”内化于心;“简”重在少教精教;“真”力求真学致用;“简”教是手段,“简”教是引导,“真”学是过程,“真”用是结果。

举例阐释,“简”而“真”的思想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备课步骤简明清晰,有条不紊

学习单元整体备课规划主要经过以下几步:对课标、析特质、知学情、理概念、定目标、明任务。对课标———对照新课标,进行目标层层分解,分解到学年、学段和单元。析特质———据篇观类,把握同一类体裁的特质,明确学习任务群、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据类观篇,把握这一篇文章的特质,明晰每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作用。知学情———发放学习单,组织单元自学课,教师了解学情,把握学生过去发展区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理概念———理清单元学习核心概念,实现教学方向的聚焦。定目标———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并确定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单元目标举一反三式,通过教读课文实现所有目标,再阅读其他文章迁移运用;第二种,单元目标一一迁移式,每一个目标都借助多篇课文的学习来实现;第三种,单元目标活动层递式,通过进阶式活动逐项落实目标。明任务———制订集中明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晰学习实现任务的各个学习阶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尝试诗歌、小小说的写作”。由新课标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要求可以看出分体归类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在明晰文体的基础上开展阅读和写作,教师在遵循文体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培养学生遵循文体特点开展阅读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在阅读了大量同一文体的作品之后,才能逐渐辨识这类文体的文体特征以及阅读方法。

因此,以形成不同文体的阅读手册为大任务,学生人手一册,自己制作样式,自拟题目,初中三年不断完善成册,共分为“小说册”“散文册”“诗歌册”“戏剧册”“议论文册”“说明文册”“应用文册”“古诗文册”八种,每一册下面又分小册。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就是很好的典范,应充分发挥其例子的作用,引导学生准确辨识文体类别,并认识这一类文体的特点,反哺自己的阅读和写作。

形成“散文册”阅读手册重点是在初二阶段,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收录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散文,分别是写人记事散文、托物言志散文、议论性散文和写景抒情散文。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由一篇知一类,让学生了解这一类散文的特点。

以完成议论性散文阅读手册这一任务为例。这一单元的议论性散文是《散文二篇》,分别是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和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这两篇文章具有议论性散文的鲜明特点,为了让学生学会辨别迁移,再补充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的《人生》等多篇文章,构建学习单元。本单元文章都是议论性散文,又都是关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因此以“人怎样度过人生”为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根据对课标、析特质、知学情,确定单元核心概念为:“阅读议论性散文,要透过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的结构和形象生动、饱含情感的语言,发掘观点,并体悟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为:“一是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结构,把握议论性散文的行文思路;二是通过反复诵读和品味语句,体会议论性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三是理解作者关于生命的感悟和博大深邃的情怀,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领悟议论性散文深刻的思想内涵。”采用“单元目标举一反三式”这一类型达成目标,分为“教读—扩读—比读”三个学习阶段。教读阶段以教师引导为主,以经典课文为示范,学习阅读议论性散文的方法;扩读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阅读方法;比读阶段以学生探究为主,归纳总结并迁移运用。

备课步骤虽“简”却“真”。这种“真”来自对课标的深入解读和落实,来自对教材纷繁内容的大量分解、组合、分析与提炼,更来自对学情的精准分析和诊断。

二、课堂提问简约精粹,恰到好处

设置契合大概念和学情的主问题,领起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其充分投入到阅读、讨论、探究中,让学生真学。主问题的设置,有效避免碎问碎答和围绕低质量的问题讨论而浪费课堂时间等现象。围绕目标,主问题的提出应遵循“三式”策略: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设计策略。启发式策略,基于脚手架的原理,借助教学支架提出主问题帮助学生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互动式策略,提出的主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外化表达,出声思考,激发多元化交流。探究式策略,提出的主问题可以让学生换一种方式学习,如变读为写、画、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积极探索。

学情不同,主问题探究呈现方式也会不同,探究出九种不同模型:主问支架型、主问情境型、主问选择型、主问冲突型、主问转化型、主问比较型、主问学用型、主问生成型、主问统整型。

例如在教读阶段,以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为例展开学法实践,教材选入的这篇文章,是罗素95岁时完成的《罗素自传》的序言。这是一篇短文,囊括了罗素对漫长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一篇美文,字里行间隐藏着罗素深邃博大的情感。因此把本文作为典型例子引领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把握结构、品味语言、体悟思想。每个活动都以主问题领起。

第一个活动,运用启发式策略提出主问题:请同学们用深沉舒缓的语气读课文,读完之后,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梳理文章结构。这一主问题属于主问支架型,老师提供梳理思路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第一步,提取每段的中心句;第二步,划分层次,概说层意;第三步,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厘清文章思路。在支架的帮助下,学生思考讨论便可以分析出本文结构特点:开篇点题,总分照应,层层递进,井然有序。

第二个活动,运用互动式策略提出主问题:结合词句,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这一主问题属于主问选择型,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受深刻的词句各抒己见。比如有学生发现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个特点是说理鲜明、论述周密。本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三大追求展开论述,字里行间充满理性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一)准确运用衔接词语,将句子、段落紧密结合,增强了逻辑性。如第二段“首先”“其次”“最后”从三个方面由主到次分别阐明。第三段“以同样的热情”巧妙承接,第四段一个“但是”把读者的目光转向“同情心”。(二)运用“三”的思维写文、构段,富有层次性。全文有三大追求,详细阐述了寻求爱情的三个原因、寻求知识的三个目标和对三类人物的关注。还有学生发现了语言表达的另一个特点:形象表达、饱含情感。如作者用“飓风”一词,通过这种大风暴的壮观与威力比喻这三大感情对“我”的巨大吸引力与影响力,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执着和巨大的激情。以第三段为例,耄耋之年的罗素已经是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却用“希望了解”“希望知道”“试图理解”“然而并不多”这些谦虚的字眼,表达出自己一生对知识饱含着的孩童般的惊喜与热情。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发现了本文不仅意蕴深刻,说理清晰,而且具有生动形象、饱含激情的特点。

第三个活动,运用探究式策略,选取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主问题:既然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感受到痛苦,为什么结尾还写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这一主问题属于主问冲突型,极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反复朗读第四段,并结合查找的资料,最终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罗素除了爱情和知识带给他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人民疾苦担在肩头这种大担当带来的大快乐。正如罗素在《快乐哲学》中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若能将个人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激流深刻地交融在一起,便能欢畅地享受人生至高无上的欢乐。”学生受此启发,联想到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以苍生为己任,将道义担在肩头,还举了很多例子,如屈原、孟子、范仲淹、顾炎武等。经过这样的探究交流,学生意识到珍爱生命应在更高层次上收获幸福与快乐。

在扩读阶段,开展拓展阅读,运用探究式策略提出主问学用型的问题:运用学到的这三种方法自读多篇文章,总结这类散文的特点。

通过学以致用,学生们很快总结出这类散文的特点,有的发现具有议论文的属性,都有点明中心或揭示话题的标题,都有逐层展开、深入剖析的思路,都运用多种论述方法,以精辟的语言启发读者,体现人生导向的意义。有学生发现这类散文具有散文的属性,都形散而神不散,话题集中,但论说内容广泛,都大量使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富有感染力,情感表达都很充分。

在比读阶段,运用互动式策略提出主问比较型的问题:对比以前学过的散文和议论文,发现这种散文类型独特之处,并完成专属推介手册。通过对比以前学过的散文,学生们发现以前的散文都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这类散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理为目的。比如同样表达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紫藤萝瀑布》重点对紫藤萝进行不厌其烦的细致描写,而这类散文却围绕观点展开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说理,严谨有序。还有学生对比以前学过的议论文,发现这两篇散文只是具有议论文的框架,内在还是散文的属性。比如学过的《纪念白求恩》,为了号召人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文章简洁凝练地概述他的主要事迹,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议论文语言更具概括性,结构更具逻辑性,写作也更偏向实用性。而这类散文不是让读者获得理性的概念,而是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阐明观点,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

综合所有意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议论性散文的专属推介手册,并总结出阅读此类散文的方法,充分理解本任务群的大概念。

课堂提问虽“简”却“真”,这种真表现在看似简洁明了的主问题,却承载着丰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静下来,展开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表现在让学生沉下来,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训练得到最大的效果;表现在让学生动起来,唤醒对文字的敏感,激发出深刻的表达,积极探索,孜孜以求。

三、学习活动简洁高效,便捷易行

这是从学出发的进行“简”教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开展“发布任务———自主学习———精读运用———扩读提升”的学习活动,利于学生实现知识建构和素养提升。“发布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对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开展自主阅读、思考的过程;“精读运用”就是师生共同围绕经典文章开展问题探究、方法学习等实践活动;“扩读提升”是拓展阅读,总结提升的过程,是对大概念进行迁移运用的过程,也是对知识体系科学化建构的过程。这一学习活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过程,也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过程。

在这一流程中,学情分析、依体而行、问题意识、美读熏陶、评价反馈五要素贯穿始终,形成一个循环交互的过程。学情分析,教师基于起点学情进行教学设计,结合过程学情进行实施调整,以结果学情为依据开展教学改进活动。依体而行,就是在遵循文体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读写活动。问题意识就是教学中始终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疑问。

美读熏陶,即借助不同方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当学生共同关注《我为什么而活着》第四段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读出抑扬,“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语调昂扬,读出拥有爱情和知识的幸福和欢乐,“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语调低沉下来,感受到作者心情的沉痛。再读出重音,“痛苦”“呼号”“饥饿”“负担”“无助”“孤寂”“贫穷”“痛苦”等形容词需要重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因为人类的不幸而感到痛心疾首。接着读出缓急,“儿童”“受害者”“老人”,读这三类人时语速加快,如同一幕幕画面在眼前呈现,目不忍睹,读到“整个世界”时,慢下来,一字一顿,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广博的胸怀和责任意识。通过一遍遍朗读,学生们渐渐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传达的不仅仅是无奈,更是渴望救民于水火的良知和责任感。

在评价反馈方面,不仅要重视教师和同伴评价,也要重视学生个人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例如每完成一个阶段,学生根据评价量表开展自我反思、评价,组员分别评价、反馈,教师及时收取并评价,及时了解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如果说评价量表侧重于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评价,那么有选择的作业则体现了对语言表达和情感思想的评价:结合这些关于生命的文章,以“我的一生应这样度过”为题,录制2分钟演讲小视频,说说自己的人生感悟,或摘录或仿写文中优美的句子,或写一首小诗。通过这一作业评价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学习活动虽“简”却“真”,这种真表现在精准施教,为学而教,唤醒学生内动力;表现在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点燃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热情;更表现在学习评价简便精准,便于操作,易于掌握,拒绝琐碎拖沓、流于形式。

以简求真,任重道远,我将坚持这一追求,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不断探索,不断耕耘。

 

 

 

(《山东教育》20235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