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点,构筑地理学习的思维台阶
发布日期 : 2023-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王 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技能、思维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经常会因为对疑难问题的探究找不到思维的切入点,或者在学习思维推理过程中缺少关键环节而导致思维中断,无法完成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如何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把握思维的切入点搭建思维活动中的缺失环节,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在此分享自己的经验。
一、借用旧知,利用同一原理实现由旧到新的过渡
如果学生的思维在解决新知识的时候难以找到思维的新视角,难以形成疑难问题的新突破,教师不要急于对疑难问题进行指导和分析,而是要通过回顾学过的且与新知识在内涵、构成、形成过程以及解决原理方面基本一致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旧知识时获得的方法、途径、思路、经验等策略,来解决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支点是旧知,支点上面是新知,利用的是构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共性知识信息和解决、理解这些信息的视角和途径。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中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学习探究,学生们了解到中东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其中阿拉伯半岛上很多国家干旱,没有河流,而沙特阿拉伯是最大的无流国,于是很多学生都会不由自主产生这样的疑问:阿拉伯半岛几乎被海洋包围,为什么还会干旱呢?因为学生在学习亚洲气候分布以及《印度》《日本》时,了解到海洋对降水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所以出现这样的学习疑问正是认真思考、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且有意锻炼自己思维视野的表现。如果不解决这个看似不在教学要求内的学习疑问,就会影响学生们对季风气候以及相关知识话题的误解和疑惑,扰乱学生对此类知识正常思维活动的落实,严重的会对教师以前的教学产生质疑和不信任感。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印度》这一课有关雨季和旱季形成的过程和原理,学生大脑再现了“印度雨旱两季的形成与风向和风源地有关”这个知识,思路马上被打开,并以此作为新思维活动的切入点:阿拉伯半岛和印度都濒临印度洋,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给印度带来了丰富的降水,这足以说明印度洋的夏季风没有吹向阿拉伯半岛,那么盛行阿拉伯半岛的风就来自相对干旱的大陆,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于是教师适当地引入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这个概念并简单介绍内涵和原理,学生们终于了解了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而且大部分地区没有河流的原因,而且通过对比,学生们强化了对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巧用错题,通过设问引导实现新思路转变
教师在完成一个知识单元或探究环节的教学后,都要通过练习或作业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实现作业的巩固、提高、查漏补缺的功能。学生在做题时之所以会出现“懂而不会”“会而不对”的现象,大多是因为对所学知识的错误认识和思维视角选择出现偏差,学生的思维走进“死胡同”。利用错题作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支点,可以让学生及时矫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否定自己对知识不正确的学习认知,经过拨乱反正,可以清晰地将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展示在自己面前,看到哪些理解和认知是不正确的,学生就可以避开这些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和错误认识,转换到正确的思维轨迹上来,形成正确的思维流程,从而发现知识内涵的真实情况。那么一般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实现新思维转变的引导呢?常用的方式是针对错题采用设问的方式,因为问题引导需要把握设问引思、引导分析、争辩完善、探究小结的策略,设问引思是指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中“发达畜牧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欧洲西部的人们喜食牛羊肉和乳制品是因为( )。
A.欧洲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
B.畜牧业发达
C.牛羊肉和乳制品更有营养,符合那里的人种特征
D.要比其他食品的价格低
教师发现前三项都有人选择,其中选择A的同学更多一些,很显然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不透,认知过于肤浅,而且把自己饮食爱好的片面认知与教材知识联系了起来。于是,教师马上问道:为什么欧洲西部的人们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呢?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到了统一的意见:当地人应该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饮食环境中,而且牛羊肉和乳制品在每天的饮食中所占比例应该很大,才会养成这样的饮食习惯。于是教师继续问道:为什么他们生活中牛羊肉和乳制品所占比例会很高呢?学生们又开始议论了起来,这时候学生的思路终于打开了:那么多的畜牧产品不就是畜牧业发达的表现吗?原来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食用牛羊肉和乳制品,根本原因是畜牧业发达。这时教师在屏幕上播放了网络搜索来的有关牧场牛羊成群的场面以及一家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畜牧产品的视频。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明白了,要实现发达的畜牧业,必须具备两个自然条件:面积广阔的牧场和生长茂盛的多汁牧草,而欧洲西部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提供了这两个必备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纠正了错误,而且对知识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利用生活,实现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过渡
地理问题其实就是生活问题,学生们学习的都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就来自生活,是对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对地理学科而言,教材中的知识抽象难懂,加上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所以学生的学习思维往往会因为地理知识的特点出现阻塞,或出现偏差而形成错误认识。如果转换思维角度,从相关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展开思维活动,学生就可以打开学习思路,从非常熟悉、具体、生动的生活形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途径。所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方式是教学活动,让教学成为最真实的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教学就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摇篮。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聚落”时,学生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难理解,因为学生对教材知识很难形成感性认识,他们对这些知识一般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采取了游学的方式,选择了一处距离学校较近的山村聚落,让这些城里的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和领会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学生沿途亲眼看到了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小溪、麦田、池塘、乡间小路等。虽然很多学生都有旅游的经历,但所游览的一般都是名山大川,真正来到这样的小山村还是第一次。
小山村坐落在公路尽头的山坳里,被大山环抱,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学生们经过询问,知道这条小河的水是村里人唯一的生活用水,房屋大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建筑材料来自当地的黄土和山上茂密的松树,村前是一片面积很广阔的平坦耕地。学生们发现大多数当地人生活比较富足安逸,经过了解得知当地人夏季农闲时候在山上采集野生蘑菇、蕨菜以及各种药材进行销售,山上丰富的资源为他们带来一大笔收入。学生经过半天时间的考察、了解、采访,真实地理解和感受到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水源、资源等相关因素的密切关系,当学生重新研究教材中的知识阐述时,就有了直观、形象、生动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以生活为支点,实现了由教材知识的抽象思维向生活中的具体生动的形象思维的转换,完成了教材中阐述的、新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支点一定要找准。只有找准了支点,才能以此为基础,发现思维活动的新视角,学生们的思维才能上到一个新的台阶,才能形成解决学习问题的新思路。
(《山东教育》2023年3月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