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自己的生命增值

发布日期 : 2010-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寿光市世纪学校 郑立平



  亚里士多德说:“凡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活得更好,为了更好地生活。这就是哲人的智慧,多么精妙的回答呀!而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其职业生命的“活着”,又该是什么呢?是读书孕育着教师的知识、思想、灵魂,让孩子们读书以获得精神生命的营养,则是教师的价值。如此看来,教师职业生命要活得更好,更好地活着,则就是“读书”了。


  确实,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历史遗风早已被残酷的现实鄙弃、掩埋。读书,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如有一位朋友随手携一书卷,大都会成为酒后茶余的笑柄。这样的风气也自然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师队伍中酷爱读书的比例并不高。偶有圈点写画细心研读者,也多是教学参考之类的工具书,就连启智养神的人文书籍也很少,更不用谈什么《教育漫话》《陶行知文集》等教育经典名著了。教书的不爱读书,教学的不爱学习,其实早已成为教育的一种悲哀!


  教师为什么远离了自己最应该亲近的朋友———书,固然有应试教育的误导、职业竞争的压力等许多原因,但是我们教师群体本身对自己职业价值认识和思考的误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也许大家听说过希腊神话故事《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恶魔普洛克路斯忒斯有一张床,他守在路口,见到行人就把他们抓来放在床上量一量,太长就用斧子砍去脚,短了就拉长,以便符合床的标准。结果被他丈量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一命呜呼。它在育人模式和人才标准上能给我们太多的启示,其实,我们很多教师都在用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衡量学生,也在衡量自己。他们喜欢把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机关办公室工作比,羡慕别人工作的清闲,懊恼自己工作的辛苦;喜欢把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体经商比,眼红别人钱挣得容易,慨叹自己工资的低廉———这样比来比去,比高了别人,却卑劣了自己,也就越来越抛弃了一个为师者本能性的良好习惯———读书。他们羡慕别人职位的显赫,却看不到官场的挣扎;羡慕阔佬出手的潇洒,却忽略其创业的艰辛———许多教师就是这样用别人的长处来丈量着自己的短处,在无谓的抱怨和自卑中,一年又一年地熬着,用参加工作时的知识近乎原封不动地熬到了病休、退休。试想:一个人不进步,不发展,你干十年、二十年岂不是如一年甚至一天一样?不妨,我们也可以问一下自己:参加工作好多年了,你认真读过几本书?你的知识是否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扩充?能力是否在日益提高、不断创新和发展?你是否站在那些教育伟人的肩膀上,真正仔细地反思过自己的教育追求?你是否在吸收别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


  历经沧桑的人都深有感触:人生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而生命质量的提升,远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所能给予;特别是对靠知识、思想、精神站立的教师来说,读书无疑是生命增值的最佳途径。教师理应成为文化人,既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只有深刻领悟了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后,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成为有个性、有情感、有文化、有艺术、有创造的老师。因此说,书籍应该成为教师的终身伴侣,也只有读书,才能使教师的思想丰富,使教师的生命更有价值。


  以前,人们常说,教师是文化人,正是因为教师拥有神圣的知识的象征———书,并拥有可贵的读书能力。显然,一旦丧失了读书能力,则教师就失去了为师者起码的职业资格。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每一个有所追求的教师,都要有一天不读书,就像一天不吃饭那样难受的感觉。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每一项措施,几乎都要通过阅读来实现。你听:“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你再听:“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正如有的专家说:“不读书的人,就没有个性化的思想;不读书的人,就没有个性化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做一名人民教师,就是要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


  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全世界最聪明、最富有、最神秘的民族,也是一个视教育如敬神的民族。据研究,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智力成就最高的民族,例如领导世界近现代科学四次伟大革命的科学家就是犹太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革命,爱因斯坦时空运动观的革命,弗洛伊德自我认识的革命,维特根斯坦的美学革命。犹太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并不是这个民族本身的智商有多高,而是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和读书有关。我们经常说,世界的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可是,犹太人的财富又装在哪里呢?前几年一项显示,中国人每年人均读书不到5本,而且多为教辅书,而犹太人则高达65本。读书是犹太民族成功的最主要秘诀之一,犹太人的财富装在自己的脑袋里!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只有读书的人,才能涵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教师有了丰富的人文情怀才能具有博大深厚的爱心;有了爱,我们的生命才能焕发更灿烂的色彩!我们可以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她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班级必然是美丽的班级。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是心怀悲悯的教师,一定是走向优秀的教师。


  读书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还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延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厚度和高度。书,犹如教师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每一天都要像吃饭一样自然地去读书,像看电视一样自然地去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地去读书。

来吧,让我们捧起书,享受书香,向名师看齐,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求,一种生命成长的必需。


(《山东教育》2010年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