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教育的完整与幸福

发布日期 : 2022-11-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奔向教育的完整与幸福

——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开展“完整教育”实验侧记

本刊特约通讯员   张桂玲


“教育,不能单纯追求分数,而要向着教育的完整与幸福的方向一直走。”

“‘完整’,就是人格健全、精神高雅、自主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核心,以“完整人教育成就完整学生”,这是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的办学追求,也是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绪儒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从20179月建校至今,是张绪儒与这所新建学校日进日新、共赴成长的5年,也是他带领师生向着“完整”的方向不断出发、一路奔跑的5年。

而今,尤其令张绪儒开心的是,正如他所追求的,“成绩是全面育人的自然结果”,5年来,在综合考核、教学评价、家长满意度、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该校一直在全区乃至全市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走向“完整”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他们为之奋进并因之幸福的点滴印记。


 

“完整教育”提供空间和时间

 

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的建成,堪称“大手笔”。学校从201710月底破土动工,到20189月建成启用,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

“可以说,这是一所因需而生的学校。”张绪儒告诉记者,为解决驻地12所高校教工子女和片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济南市委、市政府,长清区委、区政府和济南城建集团倾力推出这项民心工程,以此着力打造“西部教育”新高地。

从学校动工开始,一边借校办学,一边跑新学校建筑工地,张绪儒忙得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从校园整体布局到景观风格设计,从绿化美化到设施配备,他都亲自参与其中。从动工、竣工到投入使用,当漂亮大气的校园矗立在面前,他在满怀兴奋与激动之余,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担负的,是市区两级领导沉甸甸的厚望与重托,和大学城片区内一个个家庭的憧憬与期盼。

新学校、新教师、新起点,需要新谋划、新思路、新作为。此前已有20多年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张绪儒深知,顶层设计犹如指南针和风向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走向。因此,他首先思考的就是三个问题: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抵达?

“我理想中的学校,是师生相互尊重,一起创造幸福、感受幸福、传递幸福的乐园,是师生共育共生的完整场。”经过与学校班子成员及教师一轮轮的研讨和头脑风暴,“完整人教育成就完整学生”的办学理念也呼之而出。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审视学生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双脚在这个世界上站立起来,成为和谐发展的‘完整人’”,基于此,学校把育人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完整人”。

尤其让张绪儒高兴的是,在一场场思想碰撞与交融中,基于“完整”的学校发展愿景、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多元共融的“完整人文化”,努力创建“做完整人教育”的学校,培养“内心充盈、人格健全、自主创新、精神高雅”的学生,使校园充满和谐、共进、尊重、共生的幸福氛围。

———“以生命发展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实现育人价值的融合。”即基于培养“完整学生”,围绕“完整人教育校本化的体系建构、学校文化系统、课程系统、课堂系统、教师成长系统、育心工程、完整人教育校本化的显性评价”等问题开展系列课题研究。

张绪儒认为,文化治校就是通过建构、培植师生共同认同的文化元素,以此统领学校管理运作,让学校文化成为镌刻在每位师生成长历程上的动力基因和品格基因。

在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朝向“完整”的文化体现在哪里?

答案,往往藏在细节中。

在这里,学生们的晚自习似乎与其他寄宿制学校大有不同。学生每晚都有40分钟的时间观看《新闻联播》、练习书法、轮流演讲;每天都有50分钟的阅读课,45分钟的课余活动时间。最有意思的是,学校还特别设定了5分钟的发呆时间,让学生放空心灵。每个周末,学校都不会给学生留任何作业,并让学生周一返校,让学生有时间陪伴父母一起走亲访友,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人性。

在张绪儒看来,要想让学生“内心充盈”,阅读是必由之路。学校将整层楼开辟为图书馆,6万多册图书随时向学生开放;教学区、金色大厅书籍开架借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构建起健康、丰盈的阅读生态圈。———这就是学校的“六心”工程,即从时间维度看,课上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课间让学生的心“乐起来”,周末让学生的心“实起来”;从空间维度看,读书让学生的心“雅起来”,实践让学生的心“厚起来”,陪伴让学生的心“暖起来”。

“研学,可以实现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探究中成长,从而走向人格的健全。”张绪儒告诉记者,长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和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目前长清大学城有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12所高校,也为学校课程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教学资源。围绕“五育融合”与创新精神的培育,一系列的研学课程也应运而生:

走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励志+”研学,走进山东交通学院———“全课程”研学,走进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观卓越技能,创多彩人生”研学,“鲁韵齐风一脉承”———园博园研学等。

向着教育的“完整”出发,就需要给予学生完整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自在、自发地成长。张绪儒认为:“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一种时时处处都在影响和塑造着你的力量。”

而这,或许也正是教育要走向“完整”的核心力量。

 

“完整教育”视域下《论语》课程这样做

 

《论语》怎样教?怎样学?

透过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刘璐的《义利之取》课程片段,或可窥其一二。

师:同学们,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公利成大义”,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视频中的哪些人、哪些事让你感动。

生: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是谁,要是敢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我们就跟他们血战到底”,我想到了我们这节课所学的“见危授命”。当国家有难时,无数革命战士为了国家的生死存亡,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与敌人血战。我还想到了中印边境的戍边战士陈祥榕,他的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人动容。

师:这种为了祖国和平大业牺牲自己生命的壮举,更是一种大义。

生:现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我们中国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种行为,更体现了我们国家坚持人民至上,“公利成大义”的义利观。

……

学校副校长董丽丽告诉记者,全学段《论语》课程共81个课时。每周五,由教师带领学生研习,加深学生对《论语》的理解。学校依托一贯制办学优势,对《论语》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小学段,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突出积累;初中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突出认同;高中段,以增强文化自信为重点,突出思辨。刘璐老师这节课的课型定位为《论语》感悟课,采用学校《论语》“446”实施策略备课上课———

四个原则: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内容理解与价值认同相结合、内涵阐释与形式创新相结合、历史元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个途径:多样诵读入其境、内容解读明其义、内涵阐释悟其道、价值认同得其神。

六种课型:诵读型、解读型、感悟型、演讲型、表演型、辩论型。教师重点引领学生在品读经典中与自己的生命对话,沿着先贤指引的智慧方向探索实现自我、关怀他人、担当责任。

“八年级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且八年级学生在之前学习《论语》和文言文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教师刘璐说,“因此,根据八年级《论语》课程的学习进度,本节课从《论语·宪问篇》中,选取其中三章,与学生共同探讨面对‘义’和‘利’时,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为什么要开设《论语》课程?作为一名资深的优秀数学教师,张绪儒对优秀传统文化,对《论语》课程的价值有着深刻的洞见与体悟———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源头和思想宝库,用其构建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论语》校本课程实施体系,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渗入学生心灵。”

“《论语》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怡情养性,促进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正己宽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明礼行仁,成就道德人格;有利于学生自省、克己、力行、养正,成就‘知耻、明礼、行仁’的君子人格,实现学校‘内心充盈、人格健全、自主创新、精神高雅’的育人目标,与学校‘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融合,立学与立身、立心融合,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整合’的‘完整人文化’协调一致,是对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

师资力量如何解决?学校采取了专兼结合、跨学科教师整合、与高校专业团队融合的方式,并藉由深化项目化、主题式研究不断密切师生与文化经典的关系。

“当然,完整的课程体系,离不开有力的评价保障。”张绪儒告诉记者,“顺应学生天性,创新评价方式很关键。”如,通过闯关活动、写心得体会、画《论语》故事、唱经典咏流传、创意诵读及现场辩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对《论语》的理解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论语》给予学生的是什么?学生赵文涛在自己的随笔《我谈〈论语〉中的“礼”》一文中这样写道:

“在我们的论语教室,有许多精致而舒适的蒲团,上课时我们可以放松地坐在蒲团上,或听讲,或讨论……每次,都会让我想到古人跪坐之礼,细细想来,这是对老师的尊敬,是对知识的尊敬。那种虔诚之心,从这样一个坐礼中即展现出来。当然,新时代,礼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延展和新的表现形式,作为一名大学城实验学校的学生,其实系好每一枚扣子,鞠好每一个躬,端好每一碗粥,上好每一堂课,这就是礼……”

 

“三动”课堂引发学习走向“完整”之路

 

贯通式的《论语》课程,只是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的九大校本课程之一。与其并行的,还有钢琴课程、行健课程、升国旗德育课程、一贯式实验课程、劳动美课程、科技课程、研学课程……而穿起这九大校本课程的一条主线,就是指向“完整”的素养。

“能入选首批‘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验基地’,也是对我们所秉持的课程观的一种认可。”张绪儒说,“育人目标决定课程体系,学生差异决定课程指向,课堂理念决定课程实施,课堂变革决定课程效果。”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层级化、三级课程一体化”的课程原则,张绪儒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三动”课堂理念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为契机再次提升学校课程建设力。

“学校课程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完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方法。”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战场。通往育人目标的捷径,关键在课堂之“现场”。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张绪儒带领全校骨干教师开启了一场“三动”课堂的探索。他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打磨出了“三动”课堂基本样态,即围绕学生主观意识的“积极主动”“动态学习场”的营造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动”,形成进一步深化以思维流量为核心、以要素组合为特征的课堂模型。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三动”课堂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让教师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迅速上手?

量表是简便、易行的课堂观察测量工具之一。张绪儒告诉记者,“三动”课堂理念的量表开发,可以有效解决经验教研、零散教研、功利化教研的弊端,充分发挥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带来的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教学功能、管理功能。目前,在张绪儒的带领下,学校骨干教师团队开发出了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常规量表群28个,其中学校教学观评课量表、教师维度观评课量表、学生维度观评课量表3个;“三动”课堂理念维度分解观评课量表6个;“三动”课堂理念学科核心素养量表群18个;“三动”课堂教学观评记录1个。

“三动”课堂理念的量表,着重以简单、可操作的核心数据为支撑进行课堂观察,强调在课堂中师生的行为数据收集,并对“量表群”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对课堂进行定量分析,最后达成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精准化教学与学校“教—学—评一致化”的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开发绘制基于服务学段、学科量化需求的“量表群”,为课堂观察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数据关联分析,实现对课堂的专项“体检”,指导课堂改良提升。

量表怎么用?如何在课堂里发挥作用?

以数学教师孙增凯执教的九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一课为例。

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活动及方法为:提前设计并下发自主学习材料———“英雄帖”,想达到的效果是,引导学生经历“作图找点、分类讨论、逐一计算、规范过程、尝试新法”的过程,自主解决问题并建构经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的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参与,获得提高。学生活动及状态是:可借助自主学习材料的提示,或自己查资料,搜集未完成的自主学习资料进行探究。

在构建动场环节,教师设计了“华山论剑”的情境导入,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剖析,以提升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在前期自主学习中准备得比较充分的学生,或者对某一问题探究得比较好的学生积极展示,教师借此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纵观整堂课,量表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三动”理念贯穿始终,引发了学生一次次的“思维风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也由此成为可能。从动态学习场的营造角度来看,“英雄帖”从问题解决的逻辑顺序出发,设计了有梯度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和合作探究进行有效学习,再经过课上学习,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和提高;从“思维动”的角度来看,问题解决设计上引导学生先作图找点,让问题变得直观,再根据点的特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合理选择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概括出每一种的方法依据,进行深度思考。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指导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需要从点点滴滴入手,而课堂,无疑是主阵地之一。张绪儒认为,动起来的课堂,让每一次学习都能成为伴随着期待和思考的探索之旅,是最好的“催化剂”。

 

“完整”深处的风景:“对学生足够好”

 

“学校,应是师生共同缔造幸福,感受幸福,传递幸福的乐园。”这是张绪儒理想中,一所好学校应该有的样子。

幸福从何而来?

或许,从道德与法治教师刁振祥送给学生“一包开心果”的故事中,便可看见幸福的一种样态———对学生足够好。

在刁振祥班里,有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引起了他的关注。这个学生经常跟他说的话是:“老师,我怕。”当时刁振祥就很疑惑,一个大小伙子,有什么可怕的?这个学生说他在学校没有朋友,回到家更害怕独自一人面对那个空空的大房子。“当时我并没有多想,只是问他,孩子你觉得咱班谁看起来比较有眼缘,谁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于是我私下里便让这几个学生主动靠近他,主动和他交朋友。”刁振祥回忆说。后来,刁振祥在其他学生那里得知,由于家庭的特殊原因,这个学生是在母亲的独自抚育下于两年前从生活了十几年的天津来到了长清。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在换了新环境后愈加自我封闭。

怎样才能帮助这个学生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有一天,刁振祥忽然萌发了一个灵感,用纸袋包了一包开心果,用胶带封好。他告诉这个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随时来找我谈心,当然你也可以打开吃一粒,也许它能给予你一点快乐起来的力量!”

没想到,学生沉默了半晌,用坚定又温润的眼神看着刁振祥,动情地说道:“老师,您给的开心果我现在不会吃,以后也不会吃。我会一直留着它,每当不开心时,孤独时,我会看着它想起您跟我说过的话,我要用我的毅力战胜我遇到的困难。因为您告诉过我,没有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有老师在。”

“原来,学生什么都懂,只是暂时封闭的世界让他痛苦不堪。从那以后,学生看我的眼光变得温暖了;对我说话的语气温柔了;对我封闭的内心打开了。我知道他已经越过了那道坎,他对我充满了信任和爱。”那一刻,刁振祥心头涌上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为人师的幸福。

一包“开心果”,打开了一个学生的心灵。这也让刁振祥更加坚信,教师只有对学生足够好,并能真正走进和触动学生的心灵,教育才会真正发生。而像这样的故事,在更多师生之间,似乎每天都在校园里上演着。

教师翟威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开学初,有一次晚饭时间,一男生与一女生在食堂发生了肢体冲撞,此女生不依不饶。我虽反复劝说,效果却不大。没想到,在第二节自习下课后,这个女生找到我说:‘老师,对不起,您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给您添麻烦呢,这件事我听您的安排。’”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峰回路转了呢?就是因为饭桌上的几块肉。开学初,我尤其侧重照顾班里的女同学,只要发现谁碗里没菜、没肉,我肯定会把自己碗里的给她。可以说,这块肉弥补了我处理问题技术的不足。原来对学生足够好的能量如此之大!”

“成长是最好的福利”,对于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的教师们来说,“对学生足够好”的动力,来自学校的各项激励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良好成长氛围。

“只有‘完整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完整人教育。”张绪儒说,为此,学校特别重视教师培养,从思政贯通、心灵丰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着眼于“教师成长的四大工程”:师德修炼工程、业务比拼工程、读书工程、多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探索“融合育师”路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业境界和生命状态,为完整人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引领教师“坚守一颗初心、练就一身本领、承担一项任务、帮扶一名学生”。

以多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为例。学校实行多层级、多维度导师制立体培养方式,结合培养对象的专业、志趣爱好、成长愿景等,利用省市区各级专家资源,为每位培养对象量身定做,配备适宜的专业导师(含教学和班级管理)、生活导师(含志趣和爱好等)、心灵导师(内心充盈和精神成长)。以项目研究为抓手,突出协同性过程评价。教师集群发展,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名师—市级名师—齐鲁名校长、名师”的梯队格局。初中语文学科组成功入围“济南市学科教研示范学校创建”,2名教师荣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30多名教师荣获区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在区域教学研究中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而这些,只是序章。

“从‘完整’出发,向‘完整’而去,奔赴教育的幸福之路,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的努力,终将会推动我们不断向着这一理想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谈及未来,张绪儒充满了信心。

 

 

 

(《山东教育》202211月第3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