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讲座 > 正文

身向榆关那畔行

发布日期 : 2019-09-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身向榆关那畔行

——我的教育行走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东校   张利平

 

作者简介

 

张利平,正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东校。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教师远程培训专家、国培专家。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初为人师,不懂教育,做教育只是关乎生存的必需。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悟到,教育,不是单向的输出,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在教育场中,没有哪一个不成为彼此的助力,每一个人都是带着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的使命,共同前行。

 

“无明”之识

 

作为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基本观念。“一起”,是因为师生本是一个共同体,失却哪一个都不能成就“教学”。教与学的同根性,决定了师生的彼此依赖、共存共生。“一起”,蕴含着每一个人都是“无明”之人,因为“无明”,才需求知探索。“三人行必有我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共同学习,就是教学的最佳状态,相互促进即为“一起”的内涵所在。从“无明”到拥有“自知之明”之间的历程,就是成长。

“无明”是一种态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理解教材、理解学生,只能是智慧。教育,不单需要智慧,走进学生心灵深处,需要的是心与心的交融。

32年从教,我深深体悟到,最好的态度是永远对学生保持信赖。

因为信赖,我会将学生的需求置于首位。他们喜欢在实验室上课,于是我重新编辑课程,突出实验的地位,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走进化学、理解化学。初学化学,他们不必知道化学有多重要,不必了解学习化学需要哪些方法,甚至不必在意什么规则(安全除外)。在学生还没进入状态时,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兴趣的指引下不知疲倦地前行。

不知规则和原理的学生,在实验室中是自由的。他们自由地让各种试剂相互反应,沉迷于各种现象中一探究竟。他们兴奋地彼此欣赏自己制取出来的新物质,对化学的玄妙充满探秘欲望。他们不知道各种仪器究竟有何用,但是在使用中竟然将各种仪器运用娴熟。“放纵”状态,成就灵动思维,化学课成为他们走向奥妙深处的能量场。一名只上过一节化学课的学生说:我想让世界上所有的试剂都相互反应一遍,看看究竟能发生什么现象。

因为信赖,学生越来越自主。他们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对我的推荐仅做参考,他们会质疑课本上素材的真实性而要多维度来证伪,他们会相互碰撞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而不在意我是否就在课堂上。对他们来说,教师没有权威性,只是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同路人。

“太上,下知有之”,这是老子对管理者的最高定位,却原来并不难做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赖赢得信赖,也就赢得了明天。

“无明”是一种方法,“无明”的法则是不要轻易“自信”。既然是“教”学生“学”,就要明晰学生“怎么学”“学什么”。要知晓学生的认知规律,深谙学生的成长心理,了解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度,非如此,不能成为“明师”。实践告诉我,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学生信赖的榜样———这是当年自己刚做班主任时给自己立下的信条。

当我面对所有学生说出“我要成为大家的榜样”这句话时,也是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成为学生的榜样,我就每天第一个走进教室,风雨无阻;每天把自己的值日区打扫得最干净,从无懈怠;每天跟学生一样列出一日计划,照章行事日日坚持。我相信,“榜样”不仅仅是学生前行的方向,更是走向未来的力量。身为“榜样”,我在做着我自己,我也用“做好自己”的样子影响着学生。

时至今日我依然坚信,当你希望获得什么时,必须先要让自己拥有什么。希望获得学生的爱,先要拥有爱学生的能力;希望学生积极进取,先要让自己积淀向上的力量;希望学生成为栋梁之材,自己绝不能放弃成就自我的愿望。

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不管出现什么障碍,我和学生一致的观点是:做好自己,我们永远选择希望!

有人问我:为什么一直充满力量?

因为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实在,人生的问题不是困难太多,而是看不到价值。一名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在这个岗位上,是否一直坚持成长而不懈怠,是否具有自强不息的信念而不断自励,是否能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而时刻以“穷则独善其身”的标准来调整自己。

 

“弱水”之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水之道”究竟是什么?

水,是柔弱的,但是老子却认为“柔弱胜刚强”。所以能为此,是因为水虽居“恶”处而不自馁、滋养万物而不炫耀、处低下依然坚韧不拔。水至柔可让石穿,自然不是“羸弱”,而是以柔克刚。水润万物而无所取,非为所得,而是无私奉献。水流千万年,无关地势与气候,皆因执着前方,永不回头。

“弱水”之态,就是奉献之境,是宽容之怀,更是坚守之志。

“奉献”不应该成为被标榜的美德,而是一种必然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能让自己长流不息一直向前的自然状态。早来晚走不是苦劳,用心做教育不是功劳,无私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奉献就是将自己与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并为一体。所以,我学会了不为利禄工作,即便有恶评与阻挡,我也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陶冶心境的良方,我心无悔,只为做更好的教育。

“宽容”从本意上说是指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有容忍之意。的确,身为教师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就会给学生多开一条通道。但若从教育技术层面解读“宽容”,还应该有这样的含义: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资源,让他们有可选择的余地,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需求。“宽容”还指课堂氛围要更加祥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我越来越体会到不苛责、不慢待、不限制的价值。种子的发芽需要时间,宽容的教师要学会期待。我也越来越把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上,而不是以一己之愿,让学生失去自主的机会。没有自主,何来个性?“没有个性,人类的伟大就不存在了”(让·保尔)。

“坚守”就是坚持守卫、坚持守护。孔子韦编三绝,坚守的是对文化的膜拜;杜甫茅屋为秋风破,坚守的是一份终极关怀。教师应该坚守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坚守真正的教育,就要为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而努力。所以,我不会单纯为了让学生获得好成绩而教学,而要让成绩成为他们主动摘取的一个果实。也不会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学生,学生不是为了成为他人而来,但是如果教师能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会循着榜样的路子走。所以,最好的坚守,就是让自己内心纯良、知识渊博、德行高尚,让教育的光芒持久而明亮。

“弱水”之态的理解,让我拥有了安然从容的心态。

在我心中,“优秀生”是以能否自律、能够助人、能够身处逆境而不气馁、头有光环而不自骄为标准的。他们努力学习,但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而是在努力的过程中检验自己是否能够超越自己。“后进生”更需要他人的爱护与帮助,所谓的“后进”只是因为才华尚未展露,每一位老师都可能成为促进他们发生改变的“贵人”。所以对待学生,我更多的是“欣赏”,欣赏之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够自我悦纳。悦纳自我是充满信心的前提,而信心,才是走向未来的保证。

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听了张老师解读“上善若水”,我才感悟到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原以为只要我的成绩好,就能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将来有好的工作。却不知道,这些“好”并不能让自己内心强大,真正的好,是我是否拥有责任心与使命感,是否能够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感受到和谐与幸福。

善待每一个人,其实也是自我善待,更是彼此善待。因为心意交融,共同生存的岁月才充满温暖。这是教育的温度,是师者情怀的展现。

 

关联之径

 

我以为,评价一名教师是否优秀,可以把师德置于首位,可以将是否爱生作为评价标准,甚至在当下,可以将“好成绩”也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一项指标。但是,相比之下,没有哪一项比得上“课程”更能诠释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因为课程是连接师生的桥梁,是从当下走向未来的通道。

长期对课程的研读,让我愈发感受当下过“专”的学校课程已经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过度指向知识层面的课程实施,更加窄化了课程原本的内涵。事实上,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独立存在,因为世界的本质就是万物关联。那么,一门学科如何“关联万物”呢?

身为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现有课程的设置方式,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却应该有自己的发言权。要想建立一门学科“关联万物”的观念,就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其中,让课程散发无处不在的人生智慧,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

就我所教的学科来说,化学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会几个化学符号那样简单,而是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孕育于科学之内的人文精神,“关联万物”,就是通过物化的认知,走向内心的丰满。

比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应该建立“善事利器”的程序观;在物质研究中应该明晰“物以类分”的分类观;在深入探索化学反应机理中,建立与环境的联系观;在分析事物内在本质时应该持有辩证观,等等。格物致知的结果,必然是认识的升华,是“有诸内,行诸外”的智慧的生发。内外关联,上下关联,高低关联,万物关联,才有世界的统一与完整。建立学科“关联万物”的体系,是让学生拥有“广角”的重要依托,大视野造就大思路,培养大写的“人”,当从此行。

针对“辩证观”,我在课堂上主要凸显以下观点:

辩证之理是人最高的智慧,通其理必明其魂。生之魂就是明白阴阳并存,所谓“知其雄,守其雌”是也。所以面对物质用途的分析,诸如新材料、温室效应、酸雨等,都要从优和劣、盛和衰、长和短、正和反等两方面进行研讨,经常性地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自然地学会用两只眼睛看世界。譬如对于自己的生活,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弊端是什么,自己的行为从哪一方面说是积极的,怎样看待其中的不利因素,与同学交往如何扬长避短取自己所需,等等。如此,就会在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辩证地取舍中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就会知道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就要遵循事物存在的自然之道,就会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客观、辩证地认识事物乃至自己的成长。

有人说这是哲学。哲学是什么?是“爱智慧”。从这个角度出发,哪一门学科又不是哲学呢?

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张老师,一直想不清楚您究竟是在教化学还是教人生,但是我们知道您常常震撼着我们的心。如果我们是酚酞,您就是碱,正因为有了您,我们的生命才有了色彩。”

是的,让学生的生命充满色彩,正是“关联万物”理念下课程建设的源头。

 

问学之道

 

我在教学中最关注的是“兴趣”二字。兴趣,是源发于内的动力,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酷刑,是“厌学”的祸端。

曾经,我探索实践过“情境教学”“探究教学”“合作教学”等诸多教学方式,对西方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等多有拜读,也对杜威的“做中学”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进行过对照式实践研究,希冀从中找到解读“兴趣”的法宝。经过长期探索,我发现,最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是“问—学”。

《易经·蒙卦》有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强调的就是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学习是主动求知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的“主动”,源于“需求”,不论是精神需求还是物质需求,都是因为“我想要”。而能够表达学生需求的一种方式就是“问题”,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索,才是发生认知改变、思维形成、真实思考的关键。

如何实施“问—学”教学呢?

经过长期实践,我以为,“问—学”是一种方法,是人们认识未知世界的途径。放到课堂上,“问—学”就是一种流程,有其相对合理的线路流程。起于“问题”的教学,首先要汇集问题,此为问题启动。学生的问题自然是散而杂,需要针对课时目标进行甄选、认定,此为问题聚焦。研究目标已定,需要进行研究、辨析、解决,此为问题探究。探究,自然各有观点,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脉络梳理、要点提炼、规律总结,此为问题归纳。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方法,是新探究的开始,所以,要提供恰当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新一轮的问题质疑,此为问题生发。故而,“问学”的组织线路是:问题启动—问题聚焦—问题探究—问题归纳—问题生发。

比如我在教学《海水制“碱”》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思考题:

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海水“制碱”这节课。这里所说的“碱”,化学式是Na2CO3,通常人们称它为“纯碱”或“苏打”。下面有8个问题,请选择你认为与本课题有关的内容,并按重要性排序________

1.纯碱有什么用?

2.利用海水中的什么原料制取纯碱?反应原理是什么?

3.“制碱”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4.哪位科学家在“制碱”方面贡献最大?他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5.纯碱有哪些重要性质?———想想你学过的知识,你有哪些猜想?

6. Na2CO3”为什么被称为“碱”?———你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

7.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8.你知道的碱有哪些?有哪些重要性质?

请从重要性、最感兴趣、最有挑战性等几个角度选择上述问题中的1个问题深入研究,让自己拥有发言权。你选择的问题是_____

简要写出你的分析研究过程。

上述思考题具有以下作用:首先指明课题是———海水制“碱”,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其次给出纯碱的化学式和俗称,帮助学生解决一个识记性问题,并埋下伏笔问题:根据分类,碳酸钠应该属于盐类,为什么称为“碱”?当学生在对8个问题排序后,有可能首先会提出这一问题。8个问题,都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或许会见仁见智。如果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确定共性的“重要性”,就会聚焦矛盾形成冲突,而这,恰是学生开始走向问题解决、走向建立在内需基础上的学习的前提。况且,学生围绕8个问题的排序问题进行的争论,正是学习目标确定的过程,也是“问题聚焦”。聚焦问题的结果必然是问题探究,随之的问题归纳和问题生发,也就在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的导引下,将学生引向“问—学”这一不间断的过程中,形成问题化教学的闭合线路。

如果学生能享受“问—学”的过程,形成思考的习惯,学习怎么可能是件令人厌倦的事?一个人一生都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不就是教育最大的贡献吗?这是我这几年着力探索“问—学”教学的动力和根源。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从“问”到“思”,是求知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更是人生阅历积累的过程。此为“育人”之本也!

围绕“问—学”,我总结提炼出5个关键词和22个基本教学策略,构成了自己对“问—学”课堂的解读模式。在实践中我体会到,“问—学”不是固化的模式,它是一种教学观念的展现形式。它的根本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是对每一个具有生命特质的人的欣赏。

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做有生命的教育,是我为人师三十余年的感悟,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教育追求。

 

 

(《山东教育》2019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