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启心智,授“渔”胜千言
发布日期 : 2020-05-1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 李 萍
作者简介
李萍,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栖霞市名师,烟台市语文学科首批骨干教师,烟台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先后多次获评烟台优质课、山东省电化优质课。多次参与山东省与国家级课题研究,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级课题。2017年执教烟台公开课《用思维导图审题与构思》,2019年参加思维导图官方认证管理师培训并取得英国官方认证管理师证书,同年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成立“李萍思维导图创新教学”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思维导图融入学科教学研究。
回首我二十多年的从教历程,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头脑中萦绕,带着我在语文教学的路上,且行且思。这个问题就是:“教书育人”,除了育人,“教书”究竟教什么?在学科教学上,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学生放下课本、走出校园后仍然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东西呢?
新形势下教育部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规定中尤其提出要注重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确,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尤其重要。所以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学,其目的都应该落脚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我们的传统教学的确存在着重知轻思的弊病。
如何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成为我近些年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接触并学习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并尝试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博赞先生发明的,被称为“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并得到各界知名人士的认可。《泰晤士报》曾对它有过这样的称赞:“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对大脑的开发贡献,就同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对理解整个宇宙所作出的贡献一样伟大。”
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发现,思维导图发散性思维的本质特点及其绘制所需要的提炼、整合、理顺、建模等多元能力,对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有着独特的效力,于是便开始尝试将其融入语文学科教学当中。
去碎片化,系统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传统教学中,无论学生在课堂上听记笔记,还是课后整理笔记,笔记内容常常是以碎片化的知识呈现的,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多年以前,魏书生老师发明了知识树的办法,来帮助学生理顺零碎的知识,形成体系。而思维导图相比较更加有效。
思维导图的绘制,首先需要确立中心主题,然后围绕中心主题确立主分支。这样就帮助学生围绕中心知识点,理顺其知识结构。比如,复习说明文知识,学生在绘制导图时,就需要首先明确说明文知识包括说明文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等几个方面。然后再从不同的主分支,继续细化所包含的知识,自然地将知识进行了理顺、分类。一张完整、详尽的“说明文知识”导图,比知识树结构更清晰、知识更详尽全面。
思维导图的绘制,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无论主分支还是次级分支上,只能呈现最精练的关键词。这就需要学生对知识在深度理解基础上高度概括,这种提取概括的思维能力便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与发展。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后,在课堂听讲中,便能用导图来记笔记,在听讲的过程中,快速完成提炼、概括、分类的思维过程。这种高强度、高活跃度的思维,正是课堂学习中最需要的。
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绘制的学生,还可以逐渐加大难度,由一张图整理一节、一课的知识,到整理一个单元、一本书的内容,使碎片化的知识的体系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与发展。
四步教学,多元训练,提升语文能力
将思维导图融入语文教学,我在多次尝试后创立了“读—绘—议—展”四步阅读教学法,实现广度阅读与深度解读的目标。
第一步,导学激趣,自读文本。教师在深度解读文本后,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抛出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读文本。
第二步,提炼分析,绘制导图。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提炼与分析,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完成个性化导图。比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学生除了以课文为主题,绘制文章的不同结构图之外,还出现诸如月色之美、苏轼其人、苏轼的月亮等等极富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将阅读由课内主动延展到了课外,将对文本的解读自觉由浅层过渡到了深层。
第三步,小组合作,交流修改。主题相同或对某个主题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交流各自的导图设计与想法,展开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修改,重新绘制思维导图。
第四步,展示介绍,取长补短。集中展示,不同主题组派出代表,展示并介绍绘制的导图。在交流的过程中,其他主题组的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或建议,互相学习,丰富对文章的理解。
整个过程中,将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在自读文本、绘制导图、交流修改、展示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提炼概括、归纳整合、条理表达等多种语文能力,同时实现了以课文为点,将学生的阅读推开向面、推向纵深的目标。
发现规律,学科建模,培养迁移能力
每个学科的教学,知识是表象,结构才是本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便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科知识背后的规律与结构,实现建模,完成知识的迁移,化知识为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从不同文体的阅读到不同文体的写作,都是有规律与内在结构可循的。而思维导图,便能将其规律与内在结构完全可视化地呈现给学生。如写景状物抒情散文的阅读,相比较叙事类散文,是学生阅读的一个难点。例如学习《白杨礼赞》,要帮助学生明确此类文章的阅读思路:写作对象—对象特征—思想情感。学生掌握了基本思路,就能够从基本思路入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提炼出重要信息,从而准确解读文章。
再比如学习说明文后,让学生口头介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以“毛笔”为例,绘制思维导图,明确可以从毛笔的起源、发展、形状、材质、种类、用途、意义等方面进行条理介绍后,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学会介绍其他事物。掌握这种结构的学生,相信如果遇到类似以“筷子”为题写一篇说明文的题目时也不会无所适从的。学习议论文单元后,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中,学生也都能够在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后,通过训练做到一分钟画简单思维导图,快速口头作文。
发散思维,多向构思,思维深广发展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呈现思维固化的线性思维特点,线性思维是最缺乏创新力的一种思维。思维导图运用发散性思维的核心原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运用填九宫格与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审题、构思,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了其写作的广度,同时,也使其思路向深度拓展。
学生在写作时线性思维的表现是看到一个作文题目,往往只想到一个切入点或两三个便停止,所以造成每次作文相似作文较多,缺少新意。九宫格构思法,即是让学生将作文题目中的核心词填写在九宫格的中心,然后进行发散,把能由核心词想到的词填写在其他格内,要求必须填满。最初的时候,学生的思路打不开,有难度。但是当学生填写了五个以上时,自己便会产生填满的欲望。而且每填一个关键词,又会成为其思维的新的发散点,慢慢打开思路。九宫格训练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短期内,学生便会由填不满一个九宫格,到向外扩充更多的九宫格,发散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当思路被打开后,学生的视角也变得开阔,同时也会有更有深度的切入点出现。比如,2018年烟台中考作文题《就该这么做》,学生运用九宫格与思维导图,将写作角度从“我”延展到其他人,从人延展到物,从个人延展到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现实生活延展到历史的舞台,从关注自我延展到对集体、国家、民族的关注,无论是思维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得到了拓展。
不仅如此,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流畅,也往往是思路凝滞所致。有了思维导图,想象力被激发,生动的语言便会奔涌。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品析完苏轼笔下的空明月色,我引导学生也来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一下自己眼中的月。最初的时候,学生的思路非常狭窄,除了比喻像一面镜子、像一个大大的玉盘,再也想不出其他的语句了。于是我便以“月”为中心词,和学生一起画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月。学生在启发下,画出以下主分支:形状(圆月、缺月、初月)、月色(朦胧、明亮、若隐若现)、感觉、联想。在此基础上再去创作,学生的思路便一下子被打开了,瞬间涌现出很多生动优美的语句:“月光柔柔的,如丝滑的绸带。”“弯弯的月牙,像妈妈弯弯的眉,温柔含笑地注视着我。”“仰头望月,月色像嫦娥仙女垂下来的裙纱轻轻地抚过我的脸庞。”
图文并茂,兴趣盎然,提升阅读质量
在传统教学中,督促学生课外阅读的常用方式是写读书笔记或者做各种读书卡,学生兴趣索然。机械摘抄,达不到有效促进课外阅读的目的。使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读完一本甚至一个系列的书后,自主选择自己有兴趣、有思考的角度,将自己的发现与收获以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然后再通过班级张贴展示、交流分享等环节来汇报阅读收获。学生们的兴趣浓厚,而且学会了带着思考去读书,不仅实现了海量阅读,而且大大提升了阅读品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就会画出一千种思维导图,这是最能体现个性化阅读的一种方式。比如读《昆虫记》,学生做的思维导图可谓是精彩纷呈。除了选取的感兴趣的不同昆虫之外,还有的从法布尔的角度,从观察的方法、文章的特色、《昆虫记》的魅力、法布尔对昆虫的称呼、跟法布尔学研究、跟法布尔学写作、昆虫巢穴的几何学、昆虫的生存技能、昆虫世界的恩怨情仇等等角度展示自己的读书所得。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科教学中的“鱼”是知识,“渔”是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有“一图胜千言”之效。将思维导图融入学科教学,这条探寻学生思维发展、启智育人的道路,我才刚刚开始走。这条路还很漫长,但我想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惧辛苦与泥泞;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一路行走、一路收获。我将怀揣给予学生最有用、最有力翅膀的梦想,继续坚定地行走在路上!
(《山东教育》2020年4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