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六个关键词

发布日期 : 2010-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泰安市第一中学 毕泗建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堂好的问题教学课。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文本、走进文本,在文本探索中激发兴趣,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有效提问是指语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应答,而且这种回应或应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教学状态呈现出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态势,从而提高课堂效益。下面就让我们点击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六个关键词。


一、指向性


  课堂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问后,学生却答不上来。这并不是学生不能作答,而是问题提得不明确,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因此犹豫不决。教师的提问用词是要在准确、明确这两个层面用心推敲的。如果提问用词不能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就难以收到理想的答问效果。


  比方说,在介绍作者时,教师常这样设问:


  “你了解作者的什么?”


  “什么”这个词用得泛化,使学生的思维散漫得没有边际,一时不好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作答。假如在设问后列举一些角度,“请同学们谈谈你了解到的作者,如生活、思想、创作……”学生自然就可以选择自己能驾驭的角度去归纳,而不至于无话可说。


  再比方说,教师提问:“这篇散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散文有什么不同?”由于这一问题的用词缺少了必要的限定成分,以前学过很多散文,和哪些比较,从哪一个角度比较,学生理不出头绪,只能选择沉默。因此,语文教师要回避随意性强的问题,注意每一个设问的用词,让学生由沉默走向思考,走向表达。


二、连珠炮


  由于课堂提问都是口头的,所以问题如果太复杂,学生就难以听清记清,更无法准确回答,这种提问就是无效的。如教《胡同文化》时,有位教师提问道:“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它在语言上、构思上、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四个问题组成的,这种连珠炮似的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很难一下子组织好语言来回答。所以,教师提问时,每个问题应该集中于一点,使用尽量少的字眼来表述。


  事实上,语文教师可以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发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教师可以围绕“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这个中心问题,设置以下问题为思考的阶梯:①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的什么进行描写的?(肖像描写)②这是什么样的神情?(羞愧的神情)③她为谁感到羞愧?(为死去的儿子。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感到“羞愧”)④她的儿子夏瑜是为革命而死的,应该感到骄傲,她为什么羞愧?(不理解儿子的革命行动)⑤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这说明了什么?(点明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通过这样的引导,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考能力加强、思考步步深入,积极性得到发挥。


  从另一方面看,要使学生做好接受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想预备,教师必须要有停顿,要给以充分的时间等候学生回答。教师可以采用“好,让我们仔细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或“请试着给下面这个问题一个具体的答案”等说法,以提醒学生对问题注意。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再有一定的停顿,以便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停顿时间较短,表明问题简单,要求迅速地做出回答;停顿的时间较长,表明问题比较复杂,要求仔细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


三、主问题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而传统的如“鸡零狗碎”式的提问,不便于学生把握阅读要领,不能对问题有提纲挈领的认识,学生思维缺乏连贯性、整体性。主问题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方面设计问题。问题具有综合性,少而精,涵盖面广,能精炼教学过程,有效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具有思辨性,它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能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有利于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有些课文,如果我们能够提出一两个牵牛鼻子式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一下子被激活。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宁鸿彬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提了两个主问题。①师:读完课文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______的皇帝。当学生围绕这一问题,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宁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②“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情节。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这堂课的精彩之处正来自于这两个简单而实用的设问。一节课仅仅用两个问题,便领起了整个课堂,生出万般精彩。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牵引之下激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还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也可以让学生完成:你认为作者写出了______的荷塘月色,所填之词要能体现文中景物的特征。这种开放的样式,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可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它会促使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文本,找到相关语句,得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琢磨词句、浓缩提炼的语文素养。


四、倾听者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回答)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倾听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的疑难或思想的偏差,适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和步骤;倾听中,可以发现和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通过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和信心。对学生表达中出现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而要满怀期望地鼓励,富有机智地启发引导。教师有效的倾听往往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等,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有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


  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讲到洞天美景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作者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美景中呢?”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而是要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就像……”我接过话茬:“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象,这也就是所谓‘残缺美’吧,是吗?”那个学生显得很兴奋,“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又一个学生说:“我认为作者自己太喜欢这幅画了,他怕自己入画惊动了神仙,破坏了美丽。”我接着说:“就像冬天的一个早上,你推开门准备去上学,却发现满地是一尘不染的白雪,你站在门口,实在不忍心挪动双脚去破坏那洁白,是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有效的倾听,善于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并作出及时的回应,说出学生不知如何说的话,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回答。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没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是很难想象的。


五、个性化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指导学生的回答,对提问进行适当的分配。一方面,教师必须细心观察班级里谁在积极参与活动,谁对参与活动不感兴趣,对不愿参与的要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不善于表达思想的学生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先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不断地给予鼓励和帮助,使他们逐渐地赶上去。要想使问题得到合理的分配,教师还必须学会控制学生的回答。对于不愿意参加的学生,在提问时应将注意力对准他们,即有所指向地望着某个学生,但并不一定让他回答问题,主要是促使其对问题进行思考。有些时候,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常不置可否,无评价和反馈,一句“请坐”就打发了。实际上,学生有所表现之后,教师紧接着必须作出相应的、适宜的及时反馈。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热情,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矫正和强化。假如教师对正确答案不能肯定和表扬,对错误的回答不能提示和帮助,就很难指导好学生。


六、导引者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学生,则迫不及待地请其他学生出马,更有甚者,干脆由老师自己说出正确答案。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他们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语文教师作为导引者,要注意这几个问题:对于因思考不深入、视野狭窄、概念错误或不完全而导致的错误应答,要通过引导使其明确哪里错了及为何错了,从而改善应答;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或从多方面来考虑问题,通过左思右想把应答与已学事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问题重点突出;促使学生明确应答的根据,通过再思考修正答案的意义;促使学生根据别人的回答谈自己的想法,说明他的思考与他人想法的异同,对别人的应答进行修正和补充。正如戴伯韬所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如,一位教师在讲《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时,有学生质疑:文章中有妻子唱眠歌,荷塘四周还有蝉声和蛙声,看来荷塘并不安静。老师针对学生的这一质疑设置了以下问题:“你们星期天游公园时,常听到路旁树林中的蝉鸣吗?反过来说,能听见蝉声和蛙声,说明这里的环境怎么样呢?”“眠歌,一般速度慢,吟唱时声音要特别轻。慢而轻的眠歌也听得见,说明这里的环境怎么样呢?”当老师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荷塘幽静的特点。这些问题,语言上指向明确,顺序上安排合理,内容上选择恰当。因此,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和诱导下,消除了疑惑,学到了知识,领会到了文章写法的高妙之处。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


(《山东教育》2010年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