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选)教学实录(下)

发布日期 : 2021-04-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复活》(节选)教学实录(下)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北京一零一中学      

五、自由赏析对话或心理描写

师:哪位同学说说,哪一段、哪些句子让你特别有感受?一个同学举手了,两个举手了,总不举手的同学是怎么回事呢?

20:我想说第67段。“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前面我们看到聂赫留朵夫的良心复活了,这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复活来救赎玛丝洛娃,让堕落中的玛丝洛娃也复活。

师:你说得很好。不过“救赎”不能用在玛丝洛娃身上,只能用在聂赫留朵夫自己身上。

21:我想说第43段。玛丝洛娃说:“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最初我读的时候,觉得玛丝洛娃是放下了仇恨,但其实没有真正放下。后面“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心里有怨恨,没有放下,才会有嫌恶;“妖媚”是说她想从聂赫留朵夫身上获得好处;“可怜”却是真的可怜,她的孩子死了,自己被诬告即将去服苦役,她希望能得到同情。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

22:我想说第63段。“喀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聂赫留朵夫对喀秋莎的称呼改成“你”了。结合上文他发现喀秋莎不是原来的天真样子了,他内心的魔鬼浮上心头,现在可谓他良心复活的关键时候。他不再束手束脚,他直接喊出“你”,袒露真心,不再犹豫,真正地想要“复活”。

师:讲得很好。他内心是有矛盾斗争的,但最后善良战胜了魔鬼,这是这个形象让我们感动的地方。玛丝洛娃原来相信他的话吗?

生:不相信。

师:原来不相信,后来相信了。如果你们去看原著,就会知道,玛丝洛娃为什么要钱?她是为了要钱买酒。她想借喝酒来麻醉自己。结果喝醉之后,她又去跟别人打架。聂赫留朵夫劝她不要喝酒,玛丝洛娃很温顺地听了,后来聂赫留朵夫觉得监狱环境太恶劣,动用各种关系把玛丝洛娃调到监狱的医院去当看护,玛丝洛娃也愉快地接受了。玛丝洛娃的狱友受到不公正的审判需要帮忙,玛丝洛娃求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也都帮她办了。小说最后,玛丝洛娃重新爱上了他,但当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求婚时,玛丝洛娃拒绝了,最后和一个被流放的革命者西蒙松结合了。这个结果可能比最初托尔斯泰从朋友那里听说的故事里的结果更符合小说的创作规律、文学的创作规律。我还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一个地方是第57页下半页,有一处写玛丝洛娃心理的文字。找到了吗?有感触吗?谁来说说?

23:我有感触。玛丝洛娃不愿意回忆那段生活,因为太痛苦,但是当年的爱情毕竟是幸福的。残酷因幸福而来,幸福因残酷而失去,折磨着玛丝洛娃,所以她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种种迷雾把痛苦遮住,她现在所想的就是利用他多弄点好处。这段心理描写很细腻,也很感人。

师:说得好。我们为他鼓掌。

(大家鼓掌)

师: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是专属于小说的手法,尽管散文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是作者内心的剖白,不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我们学的是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是作者虚构的。这就是小说文体特点的体现。

六、谈学习收获

师:作为高二的学生,你从小说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教益?

24:聂赫留朵夫动摇的时候,他不断地与心中的魔鬼斗争,判断自己应该怎么办。从中我学会了应该做该做的事,而不是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聂赫留朵夫虽然判断这个女人失去声名了,与她一刀两断会更利于自己,但他仍然按照心中的善念去做该做的事。如果只想着为自己谋利,会丢失良心。

师:聂赫留朵夫帮助玛丝洛娃是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在做这件事情。你知道他这样做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基督教文化。尽管托尔斯泰否定《圣经》,甚至因此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经有五六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最终没有获奖,这是原因之一———但这不意味着他没有受《圣经》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救赎”,而东方文化更多不是这样的观念,所以你们读外国文学要有一定文化背景才能真正读懂。

25:我从聂赫留朵夫自犯错到改错的过程说。从犯错中,我学到不要做一个始乱终弃的人,(师:同学们,为他鼓掌。众鼓掌)从改错中学到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勇于认错。还有,老师你讲的基督教的救赎,在中国可以叫“积德”,就是要不断做善事,让自己少犯错甚至不犯错,这是我今后要努力践行的准则。(鼓掌)

师:中国文化虽然没有“救赎”,但从《论语》开始就有“知耻近乎勇”这一“耻”文化观念,还有“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要注重自我反省,反省之后要改正。学完这篇课文后,如果你是玛丝洛娃,你会不会原谅聂赫留朵夫?我不需要你们回答,请你去思考。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想去读《复活》原著的举手?(全体举手)这是我最想看到的。如果说我这节课能有点效果,就是希望大家课后能认真读原著,写读后感。至于对人生的影响,我现在还很难看到,但我相信一定会有作用的。刚才那位男同学说了,坚决不做始乱终弃的人。在我们中国文学作品中是有描写“始乱终弃”这一现象的,还不止一部,当我们把中西方文化打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爱一个人就要负责,不要去伤害别人,懂了吗?(众答:懂了)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全体学生起立:老师辛苦了!

【课后交流评课】

位世英(山东省威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课堂上程老师问:聂赫留朵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像他这种男人玩弄女性其实在社会上很常见,那为什么他会痛苦和难过?学生的回答:一是他本性善良,玛丝洛娃的遭遇唤醒他的内心,他想赎罪;二是他接受了新思想;三是聂赫留朵夫是虚构人物,作者其实是借这个人物的赎罪来表达自己的创作主张,即道德的自我完善,因此需要他良心发现(这是重点)。第一个回答立足人物形象,第二个立足社会环境,应该说都有道理。第三个,是老师引导出来的一个思路,立足作者创作意图和主张,已经涉及小说创作的角度,但原问题其实是一个小说人物的理解问题,如此回答的思路对头吗?所以我的感觉是,就原问题而言,前两个角度的回答就足够了———虽然第二个角度在文本中没有根据,但结合原著相关情节考虑到社会思想的影响也是有道理的。

而要引出第三个角度的问题,不妨追问一下:这样的贵族形象在生活中并不具有普遍性,作者为什么要把他写进小说?———这才是与作者的创作思想有关吧。

程翔:您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的问题“聂赫留朵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像他这种男人玩弄女性其实在社会上很常见,那为什么他会痛苦和难过”,这与您说的“这样的贵族形象在生活中并不具有普遍性,作者为什么要把他写进小说”其实是一个问题。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单用“善良”是不能彻底解决的。所谓接受“新思想”的解说在小说中也没有明确的根据。相反,小说中大量的人物是些“臭男人”。如果聂赫留朵夫接受的“新思想”是西蒙松等革命者的熏陶、影响,那是可以解说清楚的,但时间上又不吻合。因此小说带来一个天大的问题,就是聂赫留朵夫怎么就忽然良心发现了呢?那些臭男人不是还在玩弄女性吗?为何聂赫留朵夫却良心发现了呢?解释只有一个:作者托尔斯泰让他良心发现的。阅读文学作品,如果不能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去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就无法回答。至于托尔斯泰为什么要这样写,那就涉及托尔斯泰的观点:道德自我完善。这是托翁的人生观、道德观和哲学思想,尽管这一思想是有局限的。相类似的问题如《囚绿记》中“我”明明知道囚绿会让绿死掉,为什么还要囚它?学生不知道要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回答。我在前面 的报告中举的《边城》《祝福》例子也是这样。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从文本中找答案,还要从作者创作意图的角度找答案。

位世英: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从文本本身找到答案的,这时候从作者创作意图角度找答案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思路。这就是课程标准中“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的用意所在。



(《山东教育》2021年3月第1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