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设计“三性”

发布日期 : 2021-11-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毕泗建

语文课堂的设计在保障大多数学生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一部分只满足于文字表层信息梳理和提炼的简单化教学方式,或机械化、程式化的教学步骤,给学生灵魂的塑造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打造富有灵性的语文课堂。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遵循逻辑性原则,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弹性

在保障大多数学生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部分优秀生及后进生要有所兼顾,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度增加梯度或降低目标期望值,让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到伸缩自如,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能力生成的引领,教学目标如果限制过多,就会造成学生个性表达、自主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的状况。教学中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多做几种假设,充分考虑生成性目标产生的可能。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并不一定要做到丝丝入扣、滴水不漏,但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性构想,做到收放自如、灵动弹性。

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理解常常是有差别的,教师要及时关注到这种差异,做到思想上的共鸣共振,与学生展开思维上的碰撞,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的随机情况,对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进行灵活处理,不断调适教学策略。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做到富有弹性、灵活应变。

教学过程的推进要有灵性

部分课堂只满足于文章字面信息的简单化梳理,教学内容设计缺乏立体感,不能够逐层推进,做不到螺旋式上升,缺乏情感的投入,其实是一种负向引领。比如有的老师教学《故都的秋》,在整体感知后,要求学生画出写景的语句并分析文中描写了哪五幅故都秋天的图景,对语言的品位挖掘也很见功夫,如“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后明确北平与南国之秋的不同,可以说这种教学思路的安排是清晰的,但文中传达出的深深的忧郁的心态和生命形态作为文本的硬核,却没有被挖掘出来。

有的老师“擅长”在文学阅读中采用机械化、程式化的教学步骤,使得语文的诗性和富有情感、想象的特点丧失殆尽。公式化的重复、模式化的得分手段操作,使语文课缺失了意蕴,缺失了个体的感悟,不是紧贴文本细细去咀嚼而是大而无当的套路化记背,不是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提升心境、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愉悦而是技能化、功利化的演练,给孩子们灵魂的塑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渲染充满灵动之气的课堂生态,使师生都沉浸于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之中,对美好愿景的无限期待之中,每个学生都全神贯注于教学,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悟性极高,精气神十足。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将会谱写一曲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课堂华章。

教学思路的安排要有逻辑性

部分语文课堂存在重视内容、忽视结构的现象。文本结构是作者匠心独运之体现,作者行文的思路很可能是我们解读文本内容的一把钥匙。将文本的思路和结构遗弃在一旁,教学思路的安排就有可能捉襟见肘,缺乏整体性、逻辑性。从读写关系来看,某些构思巧妙、结构规整的课文,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文本的内容更具借鉴意义、更具有逻辑力量,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可能更多。比如教学苏洵的《六国论》,除了扎扎实实去积累语料,如掌握文言重要实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外,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文本结构上多留意探查,去体悟文章无懈可击的论证结构:文章一开始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两个分论点加以剖析,最后再回扣到论点上“弊在赂秦也”。通过类似的文本训练,学生不断地揣摩、深味、借鉴,假以时日,学生的习作一定会充满审辩的强大逻辑力量。

逻辑性培养是当前语文课堂追求的要义。课堂的架构设计要做到逻辑脉络清晰,课堂的推进要擅长运用逻辑思维,做到小口切入、起点要高、落点要低,灵动与精确齐飞,感性与理性激荡,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辨析问题,最终让学生思维做到深刻缜密,认识具有批判性、全面性。

分析揣摩一篇课文,文本内容(写了什么)、写作原因或目的(为什么写)、创作手法(怎样写的)是我们教学设计常用的逻辑安排,当然也可以从文字(识记优美语段)、文章(结构安排)、文学(手法技巧、情感传达)、文化(文化心理、深层语义)等维度去做学理分析。遵从逻辑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运用逻辑思维设计的课堂活动层次分明,方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把握教学重点,能让学生思维更严谨。《清塘荷韵》行文思路层层深入,很有逻辑性:由楼前有清塘数亩,但空荡荡的好像缺点什么写起,接下去写作者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接着写到两年过去,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然后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心中狂喜,最后写夏日塘荷盛开,绿肥红肥,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循着这条逻辑线索,与此对应,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作者围绕“荷”写了哪些与“荷”相关的事情?答案是:由无荷到种荷再到盼荷然后到赞荷最后赏荷。这样学生探查到潜藏的情感线索,既了解了荷塘之韵,也理解了季先生对生命的礼赞。

由此可见,课堂问题的设计、教学思路的安排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前一个问题为后一个问题做铺垫,后一个问题又是前一个问题的扩展,这样螺旋上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浅层知识经验中生发出富有思辨性的深层知识经验。

 

 

(《山东教育》2021年10月第4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