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教育滋养师生成长———日照市北京路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 : 2021-11-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精致教育滋养师生成长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纪实
本刊特约通讯员 李 波 张 磊
步入日照市北京路中学,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迎面袭来。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里是无数个少年梦想开始的地方。让人想不到的是,2009年8月,北京路中学建校伊始,一座老楼和几间破旧的平房里仅有53名教师和180名学生。面对人心涣散、纪律松懈的状况,北中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如今的北京路中学已经是拥有三个校区的教育集团(实体),有教学班64个,在校生3500余人,教职工220余人,成为日照新城区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义务教育强校。
“我们的学校可棒啦!”当人们问起北中学子对自己学校的感受,他们总会自信满满地这样回答。学校连续多年夺得全市初中男子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联赛冠军,女子健美操比赛第一名,器乐舞蹈大赛一等奖;两次代表日照市获山东省“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第一、二名;两次代表日照市获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一等奖;“日照农民画”获山东省卓越课程优质课一等奖、全国提名奖。学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12项国家级称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18项省级称号。
置身于北京路中学,是什么让人感动、兴奋、激越、升腾?是什么让人感受着生命的奔涌和学识的厚积薄发?这就是文化与精神!可以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来自学校文化与精神!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唯有“理念驱动,价值引领”才是学校发展的硬核。一所学校的不断发展,要有目标追求,有得力措施,实施内涵发展,文化立校。北京路中学在“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理念引领下,确立了“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办学目标,以“态度决定一切,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为管理理念,坚持文化提升内涵,课程彰显特色,特色打造品牌,实施以“精美、精诚、精细、精品”为核心的精致教育。
精美环境:以优美环境陶冶师生,建设环境文化
校园如诗,校园似画。校园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校园是洋溢着青春的花园。学校根据“以人为本,依规治校,文化引领,和谐发展”的理念,总体规划建设学校环境文化,以校园之美,养师生之情。
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在展现自己的魅力,陪伴师生成长,温馨着整个校园。仲夏的午后,金色的阳光透过葱郁的玉兰枝叶,洒进安静的教室,洒在学生们稚嫩的脸庞上,用最温情的方式伴随学生们读书成长。
学校建筑以蓝色为主色调,象征清新与宁静。每一座楼宇都有自己的名字。兰蕙楼(教学办公楼)语出《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意思是滋兰树慧、润物无声、英才辈出。文心楼(行政办公楼)语出《文心雕龙》“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润心楼(图书楼、报告厅)意思是博览群书、聆听报告、润物无声、滋润心田。校园的墙壁也会说话———“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提醒行人轻声慢步;“尘埃落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告诉学生,坚持就是胜利。走廊当然也要显特色。一楼一个主题,一楼一种境界。诗词长廊、海洋文化长廊、文明校园长廊、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廉政文化长廊,让师生时刻浸润在走廊文化中。同时,学校把师生经典的学习、活动照片装潢悬挂在走廊,用身边的人、自己的事激励引导师生。楼梯两侧还装饰了国内外名校介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立志自强。
墙壁言语,草木含情,石头灵动。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有机结合,使得学校更具魅力。师生们都说,校园早已成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精诚队伍: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打造教师文化
教师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十多年来,北京路中学始终把如何培养发展教师视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学校一手抓党员,一手促教师,通过党建引领,在教师队伍中实施诚德工程、师德工程、兰蕙工程三大工程,培养了一支人格魅力足、专业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党建引领———党员干部模范带头
学校领导班子实行一线工作法,带头值班,带头上课,带头听课,检查业务。从党员先进性教育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党员教师在接受教育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借助两个平台(“灯塔-党建在线”和“学习强国”)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让党员身份亮起来”活动、“庆七一、感党恩”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评选表彰“十佳共产党员”。党员教师志愿服务活动走向常态化,开展了绿色环保、送教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党员进社区等党建系列活动,聚力打造“融党建”特色品牌(党建融入队伍建设、融入德育管理、融入学校文化)。每逢寒暑假,党员教师总是带头走进社区,开展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家访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家长们说,看到老师来了,觉得孩子的未来更有希望了。今年正逢建党100周年,党员教师开展党史学习进社区活动,在学生家门口举行党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党史学习劲头。学校党总支在区党建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介绍,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党建工作示范学校、党建工作品牌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思想领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实施诚德工程。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诚德工程里的师德报告会、师德承诺活动、最美教师评选、榜样教师评选、学生家长评议、制度约束等,最大程度地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形成了关心学生、善于倾听、宽容大度、富有爱心的教师素养。课间十分钟,楼道里有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每天中午,值班教师在餐厅陪餐;上学放学时段,值班领导、教师在校门口迎送学生、疏导交通。迎着朝阳,伴着月光,班主任早来晚走,用温情陪伴着学生。任课教师,假期里义务为学生检查指导作业。校长丁志明说:“我们学校的教师用爱心、细心、耐心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实施温暖工程。学校领导班子落实温暖工程,牢固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尊重关心教师,尽最大可能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教师生日,学校送去温馨的祝福;教师生病,学校领导前去慰问看望;教师有困难,学校领导及时予以帮助。学校为教师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每年组织教师体检,还邀请专家举办“教师心态与教育智慧”培训会。今年三八妇女节,每位女教师收到了学校赠送的洗发水、洗衣液、肥皂、牙膏等实用小礼物。这些细微的人性化的关怀,给了教师家的温暖,也激发了全体教师为学校争光、为学生奉献的激情。
实施兰蕙工程。兰蕙工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的最大的福利。学校以学习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让教师在经典中与大师对话。学校图书阅览室拥有图书10万余册、教育教学刊物近300种,教师可随时借阅。学校还购买了《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的教育理想》等教育书籍,在教师节、寒暑假前送给教师,让教师在学习中涵养气质,提高能力。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征文比赛,激发教师的写作热情。学校每月组织“班主任沙龙”“名师讲坛”,开办“文心道德讲堂”“兰蕙大讲堂”,每周“相约星期二”。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各抒己见,碰撞火花,共享智慧。学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榜样教师通过分享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带动更多的教师逐步提升教育教学综合能力。“青蓝工程”给教师搭建互帮互学的平台,以达到教师队伍“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目标。岗前培训、听课观摩使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为让教师开阔视野,学校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邀请了刘嘉麒、孙云晓、魏书生、李镇西、李晓凡、刘彭芝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级优质课观摩和教育教学研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本校,以此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为每位教师搭建了多样化的展示平台,每学期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教研组研讨课、百名教师大比武等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校长丁志明说:“帮助每一位教师成长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校成立了丁志明名校长工作室,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机遇和平台。目前,学校有省市区级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82人,有25人获省级优质课奖,承担的11项国家省级重点课题已结题,有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
“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的风气已在学校形成;“讲师德、尽职责、勇争先”的敬业精神已成为教师的追求;“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的理念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精诚的教师队伍、可贵的团队精神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在全市行风评议中多年被评为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精细管理: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提升管理文化
德育活动精细化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从两方面设计系列化、精细化德育活动。一是以时间为轴切入。从入学军训到毕业典礼,总体设计初中三年活动,每月有主题,合理安排一年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只有将个人梦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和民族担当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在今年的志愿服务月中,初一级部举行“跳槽市场,爱心捐赠”活动,倡导学生把自己不经常使用的物品拿到学校中售卖,所得款项捐赠给希望小屋。二是以主题为纲统领。合唱节、艺术节、体育节,丰富多彩。“韵律操比赛”“千人大合唱”“新春书画展”“经典诵读比赛”“汉字英雄擂台赛”,年年开展。从初一习惯养成到初三励志教育,从学生自主管理到校外社会实践,从“学习标兵”的评比到“美德少年”的宣传,从法治教育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主题的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增长了学生知识,提高了学生能力,奠定了他们成人成才的基石。学生们纷纷反映,这些德育活动让自己感觉初中生活不仅有学习,还有很多美好记忆。
养成教育精细化
在学生习惯的精细化养成教育上,学校注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坐立行走、课堂纪律、学习常规、礼仪常规等小事和细节入手,对学生进行具体要求。初一新生入学,学校为每一名学生发放《初一入学手册》(配图介绍),包括“学校概况”“学校文化”“常规教育”“军训教育”“安全教育”“开学规划”“学法指导”“交往交流”“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手册内容丰富,要求具体,科学规划教育内容,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本教材《日照市北京路中学礼仪教材》包括形象篇和修养篇,是开展“文明修身工程”的教育读本。二是从班会、课堂入手,促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着重对学生进行“三爱、三节”教育,开展寻找最美教室、最美楼层、最美声音、最美壁报、最美黑板报评选,全方位打造完美教室。坚持管理的三个“一”:每生一个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初中三年的点点滴滴;每月一次优胜班级评比,见证班级发展的足迹;每个年级设立学生会,进行自主管理,锻炼学生的管理才能。具体要求、规范程序、加大考核,促使管理向更细处延伸,实现了六个“无”的管理效果(玻璃无灰尘、墙壁无污渍、桌凳无破损、地面无纸屑、厕所无异味、餐厅无剩饭)。
教学管理精细化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推进教学管理精细化。依托市区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提高课堂效率。确定了“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同年级同学科集体研讨,科学设计作业,让作业“瘦”下来,同时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自己先做,精选练习题。还要求积极探索分层作业,搭配“基本套餐”和“营养套餐”,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力求让优等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努力让有效作业进课堂,重视课堂上的有效练习。学生反映,老师布置的作业像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不是感觉无从下手,而是每次都有收获和成功的体验。学校举办试题命制大赛,要求出题做到考点全面、难易适度。实施精品试题研究计划,让每位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每单元章节每人出一套试题,学校统一汇总,装订成本,让教师们互相学习,并邀请市区教研员参与点评试卷质量。实施青蓝工程,让每一位新教师都有一位优秀老教师手把手指导。举行同课异构活动,课后深入开展评课研讨。为了让集体备课成为常态,开设常态研讨课,每周固定时间研讨,各学科召开集体备课专题会议,明确分工和要求,假期指导学生学习。为了让教研更具实效,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根据本年级、学科的特点,选定自己的教研课题,再把实验课题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落实给骨干教师,由骨干教师各带领部分教师组成一个个实验小组,开展专题实验研究。有时,还把某个子课题分解为若干微型课题。这些课题研究彻底消除了教师对教研的神秘感。许多教师逐步体会到:开展教研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创造性地工作的过程,它可使自己的创造与发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各级部举行学科竞赛,如英语组的单词听写、书写大赛,数学组的计算能力提升大赛等。这些竞赛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备课组长制定了《北京路中学暑假生活指导与建议》,从时间安排到学法指导到生活体验再到假期安全,一应俱全。学校经常召开学生会议,进行学习动员与学法指导。学校开展的古诗考级活动掀起了阅读经典的高潮。为了让评价更加多元,学校每学期举办课堂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听课评教。学生作业的布置、完成和教师的批改每学期都要以“教学成果展评”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请家长代表评价。为了让常规更加严格,学校每学期组织二次业务检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加,在检查中倡导全员参与,相互学习观摩。教师们先周备课,教导处及时审课、公示。各年级实行阶段性单元测试,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教学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沟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学校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精细化的教学管理、系列化的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项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英语口语大赛、青少年创新大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多名学生频频获国家、省级奖项。在管理上,学校提炼出《北京路中学教育思想十条》《北京路中学教学思想十条》,形成了“人人抓教学、科科抓教研、全校抓质量”的浓厚氛围。学校通过规范作业布置、严抓教学常规、潜心研究教法学法,使学生学业水平显著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持续走在全市前列。
精品课程: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形成课程文化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应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策略,切实提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实施水平,结合自身特点,开设卓越课程,帮助学生在课程中成长自己。学校卓越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日益成熟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已有60多个卓越课程纲要通过了日照市教育局审批备案,为卓越课程的全面开设奠定了基础。
学校按照“依托需求,贴近学科,发展特长,张扬个性”的思路,使学校课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可靠保障。首先,发放调查表,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需求,调查教师的专长,调动社会资源。其次,制定课程开发指南,编写《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最后,学生根据自己需求选择课程。课程评价采取汇报表演、成果展示、参加比赛等形式,把学生成果成绩记入个人成长档案。目前,学校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生活技能、身心素质、艺术修养、信息技术、学科竞赛等方面开设了近50门卓越课程,形成了“自选、参与、互动、创新”的新型卓越课程模式。
学校组织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不断提升课程内涵深度,张扬学生个性。物理教师在科技创新理论和作品制作中精心指导学生,作品顺利通过了区、市、省级比赛,连年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信息技术教师指导的创意课程班学生多人获国家级奖,学校获评全国信息学“优秀学校”;英语教师指导英语课程班的学生获全省“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第一名;音乐教师指导音乐课程班的学生获省器乐舞蹈大赛一等奖;体育教师指导的篮球课程班、羽毛球课程班、健美操课程班的学生多次获全市比赛第一名;美术教师指导的剪纸课程班学生的作品《自制礼物谢师恩》,上了新华网,被全国多家报纸转载。
学校根据有朝鲜族、满族等学生的情况,开设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课程,让民族团结思想渗入青少年的心灵。推进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多彩活动,让民族特色走进卓越课程,让手足情温暖民族学生。2015年,学校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2016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
日照农民画是劳动人民自我情感的表达,是对美好生活的留念及向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以传承与发展,学校开发了“日照农民画”课程,让学生感受本地艺术文化魅力,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发展爱好特长。近几年,学校师生创作的农民画作品屡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大众日报》、大众网等媒体对学校的农民画工作坊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也荣获日照市文广新局“突出贡献奖”和全国新教育卓越课程提名奖。学校师生的部分优秀作品被编入人美版美术教材。学校的“日照农民画”课程入选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
学校对校内外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提升课程内涵,汇聚各方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秋季运动会、万米接力赛、跳绳比赛,举行兰蕙诗韵、“翰墨生香”金秋书画大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全面发展。常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经典诵读课程班的学生两次代表日照市获全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一等奖。以创建“诗歌先进单位”为契机,创造性开展诗教活动,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全方位多渠道推进。从校门口到操场的路灯杆上,悬挂着从先秦到唐宋的经典名篇。成立兰蕙诗社,开展诗词写作、培训、采风等活动。兰蕙诗刊记录小诗人成长的足迹。军训课程、礼仪课程、毕业课程成为学生必修的学校课程。毕业课程成为学生美好的留念、永恒的记忆。
为了拓宽课程平台,学校挖掘校外资源,做好协作文章。联系市图书馆、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开展主题活动。走进社区,进入家庭,开展“将爱的教育送往社区”“精心指导,精彩暑假”等活动,在学生学法指导、终身学习、家庭教育、全民阅读、普法学习、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等方面开展教育服务讲座,让学生在活动中完善自我。
卓越课程的实践,使教师从专业化发展、反思性实践等角度开始了新的思考。多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教师张守强的课程“我们的海洋”获市卓越课程一等奖,教师任忍的课程“日照农民画”获得山东省卓越课程优质课一等奖、全国卓越课程提名奖。目前,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20多人,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70多人,省优质课获得者近20人。学校的卓越课程超市科研课题获全国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生刘璐菲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喜欢卓越课程超市,我们找到了喜爱学校的理由,我们都在这里做着飞上蓝天的梦……”北京路中学就是放飞学生梦想的地方。行动就有收获,特色就是品牌!回顾过去,十二年春华秋实、为国育人,助力少年铸就人生理想;十二年奋斗不息、勇往直前,创造初中教育卓越辉煌!展望未来,北京路中学正按照“均衡与发展并重、发展与优质同步、优质与特色共赢”的思路,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山东教育》2021年10月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