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较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中人物形象研究例析

发布日期 : 2021-09-13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毕慧婷

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的代表进入学生的视野。对于大部分高一学生而言,将如此巨著通读完成已经较为困难,更何谈“研讨”?然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任务群,并对学习目标与内容作了明确厘定。

通过研读课标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分析是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笔者认为,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研究,不失为助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

一、巧借他山石,比较阅读名家评论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研究专著、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众多学者意见也不尽相同,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不妨先锁定人物的一个动作、细节、语言来进行鉴赏,鉴赏之前,则可借助名家评论来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如针对贾府中较为复杂的人物———王熙凤,在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中,王熙凤探望病中的闺蜜秦可卿,“两人低低地说了许多衷肠话儿”,临走时凤姐“不觉得又眼圈一红”,在离开秦可卿的病房之后,作者插入了一段非常详尽的景物描写: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凤姐儿正自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

面对同样的描写,不同的评论者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毕飞宇先生在《小说课》中认为“一步步行来赞赏”这句话不合逻辑,王熙凤这样的女人“使人怕”。按照常理,在离开闺蜜的病房之后,王熙凤的心情一定无比沉痛,然而凤姐儿缓步入园,看到的却是园子里奢华、美好的景致,由此毕飞宇得出结论:“王熙凤这个女人有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公众面前,她的心中‘装满了所有的人’……到了私底下,她的心中空无一人,无论是闺蜜还是和她调情的下流鬼(指贾瑞),她都没有放在心上。”

而蒋勋先生在《蒋勋说红楼梦》中则认为此段景物描写是王熙凤“关于心情的空镜头”,由于刚离开秦可卿的病房,内心的哀伤还在,她看到了满目凄凉。河流、山脉、小桥、虫鸣……这些王熙凤平常感觉不到的东西,在这一刻她全部感觉到了,这都在暗示王熙凤内心的节奏在慢下来,蒋勋认为“这是王熙凤心情的写照……是她自己荒凉感伤的内心的衬托”。

在课堂上抛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王熙凤究竟是“绝情派”还是“多情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或同或异或独辟蹊径,学生通过认真品读、联系前后文等方式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通过对评论的对比阅读,除了能够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人物形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岂不妙哉!

二、妙缀前后文,比较分析人物不同侧面

《红楼梦》可谓鸿篇巨制,但并非每个人物在每一章回中都会出现。对此,也有学者认为《红楼梦》完全可以当成短篇小说来读。针对这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行文特点,可以采取将同一人物出现的不同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的方法,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该如何开篇讲述这一庞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位“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村妇———刘姥姥。刘姥姥虽不属于大观园,但她的“三进三出荣国府”却作为线索贯穿了整部小说。

作者浓墨重彩描写刘姥姥的“三进三出”,一进荣国府出现在第六回,二进荣国府出现在第三十九—第四十二回,三进荣国府出现在续本第一一三回。

将此六回视为整体,课堂之上,让学生先精读,再思考,继之以讨论,非但能够加深对于刘姥姥的理解,而且也可将宝玉、凤姐、妙玉等人的性格特点从侧面窥得一斑,更有甚者,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刘姥姥其人及其于结构、主旨、叙事角度的特殊意义”(见冯其庸著《八家评批〈红楼梦〉》)。

刘姥姥“一进”带着外孙板儿,肩负助家人渡难关、求生存的重任赴荣府“打秋风”。读者看到了一位“见识短浅”的乡里老妪到富贵人家的光景,“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的乱晃”(第六回)。这些无不表现了刘姥姥的粗劣,让人心生鄙夷与嫌弃。但是刘姥姥在临行之前对狗儿所说的“倒还是舍着我这副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第六回),又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勇敢坚毅、灵活求变、见识通达。

刘姥姥“二进”带着乡下地里的瓜果蔬菜来“孝敬姑奶奶、姑娘们”,报“一进”时二十两银子的恩。机缘巧合,在贾母邀请之下游玩大观园。游玩过程中,她用“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得过他”“不防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第四十回)等语言、动作出尽洋相,给荣府带来无尽的欢乐与生命力,虽被林黛玉戏称为“母蝗虫”,却让我们看到了她故意作怪,不惜营造土、蠢、笨的形象下的豁达与幽默。之后凤姐儿和鸳鸯说“姥姥别恼”,刘姥姥答“我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可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也可看出刘姥姥绝非她表现出来的那般不堪,反而智慧、豁达、善解人意。

刘姥姥“三进”看到的王熙凤“骨瘦如柴,神情恍惚”,病重之际将巧姐托付给刘姥姥。与之前相比,王熙凤不再是高傲威严,摆谱显阔,而是不耻求助于刘姥姥,从中可以看出王熙凤性格的发展变化、多个侧面和不同色调,从而使王熙凤形象更加丰满。

“三进三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非同一般的智慧老者,但这一丰富的人物形象须得通过前后情节的对比才可逐渐显现。除此之外,还可将刘姥姥与贾母、刘姥姥与贾雨村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横亘古与今,比较多媒介表达方式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孔绍虔将《红楼梦》改编为戏曲《葬花》,首开《红楼梦》改编先河。在之后的不同时代,《红楼梦》被改编为戏曲、话剧、歌舞剧、影视剧等多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文字搬上舞台、将卷面变为画面,可以让观众的感受更为直接,对于情感的理解更为准确到位。

同时,我们也应深知,任何一种改编都注入了编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对于能够辅助理解原著的改编,不妨直观呈现给学生。

我们以传播范围最广的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为例展开论述。87版电视剧《红楼梦》共36集,编剧选取了原著前80回中的精彩情节,根据当时的“红学”研究成果对后40回进行了续写,力求再现曹雪芹的精神世界。

电视剧第二集《宝黛钗初会荣庆堂》改编自原著第三、四回。原著中的描写为:“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王夫人忙带了媳妇女儿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来。”“合家俱厮见了,忙又治席接风。”通过描写可以看出,原著给出的是远景人物群像,并无精雕细刻,多个情节一笔带过。

电视剧中对这一情节的处理却加入了人物特写。宝钗到来时,先是大观园中姐妹们一拥而来欢笑嬉闹;次后宝玉眉眼含笑,不由自主迈步向前;此时镜头聚焦于黛玉,只见黛玉眉宇之间失落的神色;宝玉牵起黛玉的手,黛玉抽离,宝玉再次握住黛玉的手,牵着她一起来到宝钗身边;宝钗从容地对二人微笑;三人站在一起,相互凝视。

这一情节在原著中未曾涉及,却揭示了主要人物及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为后文三人的情感发展埋下伏笔。

除去对比原著与改编电视剧的异同之处,还可鼓励学生借助舞台剧、微电影等多媒体手段对原著进行大胆改编,既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又可加深对于原著的理解与把握。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教学中一大难点,正因如此,我们才需不懈寻找跨越难关的破解之道。笔者认为,综合运用多种比较阅读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深入把握人物形象,深刻把握文本主旨,从而推动完成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

(《山东教育》2021年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