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美的乡村教育———潍坊昌邑市石埠学校校长姜勇访谈
发布日期 : 2021-06-1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做最美的乡村教育
———潍坊昌邑市石埠学校校长姜勇访谈
本刊记者
访谈对象简介
姜勇,现任山东潍坊昌邑市石埠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齐鲁名校长,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潍坊教育功勋人物,潍坊市特级校长。30年来,他用初恋般的情怀,耕耘乡村教育的泥土,探索出一条“家校社共育”的乡村教育的新路子,破解了教育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也因此被誉为乡村教育家。
所任校长的学校实现了连续7年学生零辍学、家长零投诉、满意度100%的办学奇迹,为乡村留住了孩子,留住了希望。学校成了老百姓心中的教育圣地,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个代表团考察学习。
建设美丽乡村,办最美的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有出彩未来,让老百姓都能实现孩子在家门口上名校的心愿,永远是他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问:姜校长,和您第一次见面,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觉告诉我,您是一个有教育梦想、有故事,而且有行动力的人。请您谈一谈您的教育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姜:还是从头说起吧。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从小就热爱体育活动,跑跑跳跳是我的长项。在家乡昌邑仓街初级中学读书的时候,教我们体育的是一个叫李建宾的年轻人,那时他刚刚高中毕业。他跑得快,技术好,跑步、投掷、跳远样样出色,热爱体育的我对李老师崇拜得了不得,对体育更加着迷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初二那年春天我竟然夺得了县运动会1500米比赛的冠军。
升入初三后,正好那年诸城师范设立体育班,专门招收体育生,老师们都鼓励我报考,体育老师更是竭力帮助我。为了提高成绩,我早上4点多钟就起床跑步,晚上上完自习再跑步回家,为实现那个当老师的梦想,年少的我真是拼了。终于,1987年8月,我以优异成绩拿到了诸城师范的录取通知书。我将来可以当老师了!我将来可以当老师了!那一夜我激动得一宿没有睡觉。
学生时代的我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碰到别人有困难就想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同我一样来自农村但家境困难的同学,不帮人家我就不忍心,尽管那时我家的经济状况也不好。
上学期间我还偷偷资助了好几个贫困家庭的儿童,资助的钱都是我勤工俭学得来的。那时星期天我就租辆自行车在诸城农村的大街小巷卖火柴(那时农村都用火柴)。夏天也卖冰棍,自行车载着个冰棍箱子到处吆喝。同学们都称呼我为“卖火柴的小男孩”和“冰棍小哥”。这些汗水换来的微薄收入,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我还组织同学们给亚运会捐了款。共募捐到了480元,我自己捐了50元,共530元,一块儿寄给了亚运会组委会。那年,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了“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从那时候起,我就萌发了毕业后让更多的乡村贫困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
1990年7月,我毕业了,回到了家乡。因为学业成绩优秀,组织上想把我留在县城。我婉拒了组织的好意,写了一份申请,大体意思就是申请到最偏远的乡村学校当老师,为那里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力量。那时就那样单纯,许多人托关系找门子梦寐以求到县城工作,我竟然申请到最偏远的乡村学校工作,这不是傻吗?同学们知道后都说我傻,父母也不理解,好在我做通了他们的工作。就这样,20岁的我,带着组织上的一纸调令,来到了离县城最远的学校———卜庄乡卜庄初级中学。
1990年8月10日上午是我拿着调令报到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也是立秋后最燥热的一天,家里仅有的一辆自行车让父亲骑着赶集卖菜去了,我是一个人跑了两个多小时到的那所学校。没有想到学校的条件那么差,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喝的水都是池塘里的,打上来还漂着虫子。
接待我的老校长叫张德义,背有点驼,头发花白,戴着眼镜,50多岁。他上下打量着我,对我跑步来报到大为赞赏。他欣喜不已的表情我至今难忘,记得当时他忍不住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年轻人,好好干,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一个人。乡村的孩子需要年轻的老师,希望你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希望……”老校长的话意味深长。在和老校长心灵碰撞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离开老校长,我在田间小路上疯了一样地奔跑。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天我却泪流不止,不知道为什么,也说不清楚当时是什么心情。“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记得这是那天自己跟自己叨叨最多的一句话。
回望过去,我一直特别崇拜那个30年前的自己———那个20岁的小青年,在最偏远的乡村开启了一名教师的教育生涯;报到时老校长的话,更像一粒种子悄悄地撒播到我的心里。今天想来,那粒种子就是最初的梦想啊!
刚参加工作,想法很单纯,就是做个好老师。学校缺少年轻人,我教着初二四个班的体育课,还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乡村教师生涯,踏上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路途。
但是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
作为年轻人,我和孩子们没有年龄代沟,总是打成一片,什么话孩子们都愿意跟我讲,自己就是他们的大哥哥。那时候自己的工资差不多都贴补给了家庭困难的孩子。刚毕业那几年,就是回老家也都是跑步,连自行车都不舍得买,一个大小伙子,生活一度很拮据。
那个年代的诱惑也是蛮多的。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商品经济大潮涌动的时期,很多人都下海经商了,挣了不少钱,对我冲击很大,我的内心也在徘徊斗争。很多同学和伙伴有了自己的企业,怂恿我一起干。那时候我也一度心动了,一个月百八十元的工资,确实是寒酸啊!可是看看那些需要我的乡村的孩子,看看那些求知若渴的眼神,我真不舍得他们。思来想去,还是战胜了自己,下定决心要在乡村教育这条路上走下去。因为梦想在召唤着我,我不能放弃!
说真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心里却很甜。孩子们给予我很多很多的快乐。记得刚工作那年元旦,我收到了200多张孩子们送的新年祝福贺卡。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是这份工作的最大意义啊!
“老师,如果当年不是您资助我,一次又一次到我家做父母的工作,我可能就辍学了,我的梦想就破灭了。因为您,我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老师,谢谢您!”这是一个贫困孩子写给我的信。
孩子的梦想不就是我们每个老师的梦想吗?
其实,长期以来,在我的心底还埋藏着一个梦想,今天我可以大声说出来: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乡村教育家,做最美的乡村教育!一辈子为乡村的百姓、乡村的孩子服务,让更多的孩子热爱家乡,记住乡愁,让教育的温暖浸润每个炊烟升起的村落,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问:记得夏伯渝2016年第四次尝试登顶珠峰,出发前,留下了一句名言:“挑战不可能,出发!”听您激情洋溢的介绍,我脑海中突然想到了这句话。因为您也是一个“挑战不可能”的人。前面谈到了您的教育梦想就是“做最美的乡村教育”。您既然确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也就是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挑战自我极限的目标。作为一位普通的乡村学校校长,想实现这个目标,等同于登顶珠峰。请问您在实现这个梦想的长跑中,都经历体验了哪些风风雨雨和甘苦?
姜:说真的,实现这个梦想的路上一直是坎坎坷坷的。在我做校长之前,我担任过多年教导主任和副校长,那时候就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乡村教育模式,一种能够实现“家校社共育”的模式。因为教育孩子不能靠学校老师孤军奋战,必须有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才会成功。我把我的想法提交到学校,也做过一定的实践,但是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我逐渐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更大的服务平台。
2008年7月,昌邑市教育系统组织校长竞聘,公开遴选3名校长,我报了名。经过笔试、面试、综合考察等环节,在37位选手中我脱颖而出。为实现做最美乡村教育的梦想,我又一次申请到偏远落后的乡村学校任职。组织上答应了我的申请,安排我去围子镇宋庄初级中学任校长。
怀揣着梦想,带着激情来做校长,想不到上任当天就被当头泼了冷水。这是一所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学校。学校的设施破旧,教学办公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平房,校园坑洼不平。听老师介绍,学生流失非常严重,教学质量在全市末位徘徊,骨干教师都流向条件好的学校,老百姓对办学非常不满意,投诉不断。如果再这样下去,学校就会面临撤并。面对此情此景,可以说“满头虱子不知道如何拿”,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让我打了个冷战:这里就是实现我的乡村教育梦想的地方吗?
上任那天,正好一个家长带着即将上初一的孩子来转学。我问他为什么要将孩子转走,家长说:“我们村的孩子都走了,学校办得这么差,谁还会把孩子留在这里?”我做着工作不让孩子走,家长撂下一句话:“您是新来的校长,这样吧,如果学校一年内能办出成绩,我就把孩子再转回来。”强留留不住人家,我只好同意孩子转走。那段日子陆陆续续走了不少孩子,我心里不是滋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学校,留住孩子。
但又谈何容易!
为了找到学校办学问题的症结,我夜以继日地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调研了所辖区域的38个村庄,面对面和100多位家长交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和老百姓沟通交流的同时,探索实施了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干部竞聘上岗;推行扁平化管理,副校长和中层直接兼任级部主任、班主任,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避免了过去那种层层传达,最后不能落实的管理局面;教师推行绩效管理……教职员工的活力慢慢调动起来了。
绩效改革让教职工有心气了,干劲大了,学校的生态在慢慢改变。可是家长没有动起来。他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甚至有的家长还经常打骂孩子。学校开个家长会,到会率都不到70%。怎么办?家长不来我们去。学校成立了5个育人团队,利用周末直接将家长会开到了农家院,开到了社区村委,开到了田间地头,面对面和老百姓交流孩子的情况。我和育人团队带着移动投影仪,带着银幕,开始穿梭在乡村的大街小巷,就像小时候村里放电影一样,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也得到了社区村委的大力支持。我们给家长们带去实用的家庭教育课程,带去亲子共成长的课程,同时把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带回来,不断改进学校工作。在社区领导的支持下,学校在38个村庄建立了“新父母学堂”,社区和热心企业帮助配备了桌椅、书橱和多媒体设备,老百姓在空闲时间有了学习的场所,做最美的乡村教育终于有着落了。
“家校社共育”解决了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家校关系好了,老百姓对学校对老师支持了,学校工作就好做了。学校从2011年开始连续7年实现了学生零辍学、家长零投诉、办学满意度100%的办学奇迹,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名校。那个当年我刚任校长时碰到的转走孩子的家长,第二年就把孩子转回了学校,此后再无学生到外面上学。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学校涅槃重生的变化证明,只要充满信心地向前,梦想总能实现,做最美的乡村教育不是梦!
问:您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耕耘,至今已有30年。据我所知,为客观条件所困,很多农村教师希望调往城市,而您,其间有不少机会可以脱离农村,您都选择了放弃。您就没有动摇犹豫过吗?您的家人,特别是您的爱人,就没有别的想法吗?您提出“用初恋般的情怀做教育”“让教育的温暖浸润每个炊烟升起的村落”,初恋确实美,但能步入婚姻殿堂的并不多。而您,不但和农村教育结了“婚”,且即将步入珍珠婚之年,越来越甜蜜。您又是怎样坚守下来的呢?有“秘方”吗?
姜:哪有什么“秘方”,只是因为不想放弃那个“做最美的乡村教育”的梦想!乡村学校的条件确实不如城市,尤其前些年,有不少的老师因为嫌弃乡村学校的工作环境,想方设法地调往城市,致使乡村教育和城市的学校教育严重失衡。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偏远乡村学校工作,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到县城学校做校长,不是不想去,也不止一次在选择的十字路口犹豫过。2012年4月,年迈的父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能自理,母亲去世早,父亲特别需要照顾。我和妻子都在农村学校,每天奔波在路上,工作又不能耽误,辛苦和焦虑自不用说。屋漏偏遭连阴雨,祸不单行,那年秋天妻子在下楼梯的时候摔伤了腿,长达半年不能下床。那时候孩子刚上高中,学业压力和家庭出现的这些变故,让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成绩一落千丈。那是一段对我来说暗无天日的日子,学校又到了工作繁忙的关键时期,白天忙学校,夜晚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妻子,还要安慰照顾孩子。我一度感到要崩溃,妻子的情绪也很差,没有吵过架的我们第一次吵了架。妻子埋怨我:“当什么校长!那么远的学校,遇到事根本没时间照顾家人。让你调回城里,放着好好的条件不来,非得吃那个苦,也不知留恋什么!”妻子说着说着泪流满面。孩子这样,父亲这样,妻子这样,我心里特别特别难受。我也知道妻子心里难过,不止一次我们俩抱头痛哭,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我终于累倒了,住进了医院。医生说:“你这样劳累下去有生命危险,就是铁打的也受不了啊!”住了两天院,打了两天吊针,我不顾医生的劝说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我不能倒下,乡亲们需要我,乡村的孩子们需要我,学校需要我啊!
生活还要继续。妻子的腿逐渐好了,孩子也稳定了,成绩也开始上升,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妻子对我的抱怨也少了,她知道我一根筋,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底,就像当年恋爱时我说的会对她一辈子好一样。妻子经常戏谑地对我说:“我嫁给了你,你‘嫁’给了乡村教育,我算是倒了霉了!”说完她自己也会笑,因为她打心里还是支持我的。“你就是用初恋般的情怀在做教育,和当年爱我的那个劲一样。”妻子说。是啊,“用初恋般的情怀做乡村教育”,妻子说的没错,没有这份爱和执着,还真的不能坚持下去!
经历了那么多生活的风雨,有一个最爱的人陪着,支持你去实现你的梦想,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知道“嫁”给乡村教育,就如同嫁给自己的挚爱,绝不能反悔!我的坚守也深深影响着老师们,在我担任校长的宋庄初中,6年来没有人调往县城,大家都扎根在乡村教育的沃土,用行动践行着教育的梦想!
2018年8月,组织上安排我到了更远的一所乡村学校———石埠学校。这所学校距离县城更远,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经过我和老师们一年多的努力,这所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市末位徘徊的学校,一跃成为同类学校的第二名,近20年来第一次拿到了“昌邑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的牌子,累计300多名学生从外地回流,老百姓对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交口称赞。2019年9月,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做最美的乡村教育”的梦想再次成为现实。
问:据说,为了做大最美乡村教育事业,您还发起成立了“潍坊市中小学乡村校长联盟”。能谈谈“联盟”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吗?
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做好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的校长和老师参与进来。2017年春天,我发起成立了“潍坊市中小学乡村校长联盟”。第一次联盟会议在我校召开,潍坊市领导到校讲话,并发出倡议。联盟的成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现在加入这个联盟的校长已经有176位,遍布潍坊所有县(市、区);其中还有来自青岛、泰安、滨州等潍坊以外地市的12所学校的校长,以及来自辽宁和重庆等省外4所学校的校长。现在联盟还在不断扩大中。校长联盟定期召开会议,通过线下线上的活动,给大家搭建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乡村教育有共性的地方,很多乡村校长都需要一个前进的路标。成立这个联盟后,一方面,我把自己探索的“家校社共育”教育模式分享给大家,同时不断发掘联盟校的管理经验,发掘优秀校长典型,及时地进行推广。3年来,乡村校长联盟共举行大小活动20多次,我应邀到联盟校做讲座70多场。“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办学新模式已经在潍坊的乡村原野上遍地开花。
昌邑市饮马镇山阳小学的陈述清校长告诉我,他的学校只有200多个孩子,地理位置偏远,师资老龄化严重,办学条件也不好,自己一度也很迷茫。自从加入乡村校长联盟后,经过学习和借鉴联盟校的经验,终于找到了治理学校的办法。学校坐落在当地有名的博陆山脚下,博陆山有万亩千年梨园,当地政府进行旅游开发后,建设了民俗馆。陈校长依托当地博陆山特有的文化资源,带领老师们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聘请这方面的地方艺人到校指导。陈校长带头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把考核量化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到过他的学校,变化让人震惊。陈校长激情满怀地告诉我,是联盟校让他增长了见识,找到了乡村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升了治校育人的能力,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上来了。老百姓对学校的满意度高达100%,整个学校师生的面貌焕然一新。青岛十七中的刘乃至校长2018年10月慕名加入联盟,并多次到潍坊乡村学校考察学习,结对了多所对标学校,现在他的学校已成为当地乡村名校,他自己也成了齐鲁名校长。泰安岱岳区大河学校的董成华校长,亲自驱车到潍坊参加乡村校长联盟会议,短短两年就把一所濒临撤并的乡村学校打造成了当地的样板校……
乡村校长联盟的成立,为做大潍坊的最美乡村教育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辐射的区域越来越大,加盟的校长越来越多。在相互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中,大家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坚定了“做最美的乡村教育”的自信。
问:确实,您已经把乡村教育做得很美了。但我知道,您又是一个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路上的人。您肯定又有了更美的乡村教育的蓝图,能否透露一点与读者分享?相信这也是读者的期望。
姜:谈不上什么蓝图,只是自己有几点新的想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就是单亲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的成长环境非常让人揪心。有一个我帮扶的小男孩,爸爸去世了,妈妈跑了,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有一次我去他家送冬天的棉衣,临走时这个小男孩突然给我一个拥抱,并说了一句想起来就想掉泪的话:“校长,我可以叫您一声爸爸吗?”一个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心里是多么渴望爱啊!所以我想在我们石埠学校成立一个“爸爸妈妈协会”,专门给这些单亲家庭孩子和孤儿送去温暖,让他们的童年不再孤单;给每个这样的孩子“配”一个爸爸或妈妈,同时通过“爸爸妈妈协会”,呼吁更多的家长承担责任,夫妻恩爱,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让爱不再缺位。
我还想探索一个城乡互融的教育模式,城里的教师学生和乡下的教师学生结对子,换位体验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将没有严格意义的城乡差别,这种互融的教育模式,对乡村孩子和城里孩子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还想建一个劳动基地,现在已经有了点眉目。这个农场可以供孩子们劳动实践,解决现在的孩子不爱劳动、远离农事、五谷不分、不知道珍惜粮食的通病,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意义,收获快乐。还想挖掘乡村农耕文化,给现代的孩子开设农耕课程,建立一个乡村农耕博物馆,让孩子们记住家乡,记住乡愁,不能忘了本。想法不少,就不一一说了。到时候您来看看吧,百闻不如一见啊!
问:我知道您几乎每天都要为您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写一则简书,是否为广大农村教师也写一则简书相赠?
姜:确实想送给所有乡村教育的同仁一则简书,简书的题目就叫“绿叶对根的情意”吧。
我想说的是,乡村曾经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沃土,也是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变的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是的,乡村学校萎缩,孩子流向城里,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个事实,绝大多数乡村的父母没钱在城里买房子,他们也没有钱送孩子到城里上学,但他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丝毫不比城里人差。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好老师,希望眼前的学校不要撤并,不要消失;他们没有什么奢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家门口有所好学校。谁来满足他们对教育的期望?是我们!是我们这些仍然在坚守乡村教育的人。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暴风雨后的黄昏,在大海的沙滩上,一个小男孩在捡拾那些退潮后滞留在小水洼里的小鱼,然后一条一条扔向大海。有人问小男孩:“那么多小鱼你捡得过来吗?谁又会在乎呢?”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这条小鱼在乎,那条小鱼在乎……”我们乡村学校的老师不就是那个小男孩吗?
我和我们校的老师们到乡村社区开家长会,一位农村妇女拉着我们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女老师的手,深情地对她说:“闺女,多在我们这地方待几年,孩子们喜欢你们这些大学生,我们更是喜欢你们!”泪光闪闪的眸子里满是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有一次一位耄耋老人参加了在他们村委举行的家长会,他拉着我的手说:“校长啊,亏了你和老师们,我的孙子能够在眼前上学,我儿子和儿媳也都能在我眼前,否则我这个老头子就成了孤寡老人了!”说完,老人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老人说得有道理,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城里买房,再加上孩子上学,花的岂是一两个钱?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这是多少乡亲的希望啊!看着老人蹒跚离去的身影,我更坚定了做好最美乡村教育的决心!
“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想起了坚守乡村的老师们。是的,我们的根在这里,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问:最后,再提一个要求。请您讲一个在乡村教育30年的坚守中,最感动您的,也是最美丽的教育故事。
姜:我们做老师和做父母的经常说要爱孩子,但爱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作出表率。我曾亲身感受到一位父亲在他的残疾孩子身上表现出的伟大和坚强,深深打动我的就是那种不离不弃的爱。
那是一个脑瘫的孩子,一刻也离不开人照顾。他爸爸本想把他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可鉴于孩子的状况,没有学校接收。爸爸不想让孩子整天在家,想让他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于是来到我们学校。当他领着蹒跚走路的儿子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犹豫了。这样的孩子在教室大小便怎么办?出了问题怎么办?爸爸可能看出了我的顾虑,对我说:“校长,您放心,我陪孩子上课,一刻也不离开,我当他的拐杖,我做他的同学!”被爸爸坚定的决心打动,我收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从那天起,校园里多了一道风景。每天这位爸爸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领着或者背着自己的儿子来学校上课。学校特意给孩子爸爸也准备了桌椅,这样孩子可以和爸爸同桌,爸爸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同学。爸爸没有因为孩子残疾而嫌弃,而是不离不弃,我们的老师也没有因为班级里多了这样两个“特殊学生”而有一点埋怨,他们只是打趣地说:“校长啊,我们每天都是上公开课啊!”
这位爸爸白天陪伴儿子上学,节假日和晚上便把儿子交给妻子照顾,自己去打零工挣钱养家。就这样,无论多么苦的日子,这位爸爸也不离不弃,他用行动诠释了父爱如山的含义。
后来,在上级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学校建立了一个“残疾儿童康复教室”。教室里配备了康复设施,还有一些孩子游戏玩耍的玩具,同时配备了专职老师,让这样的孩子经常到康复教室进行锻炼,改善身心状况。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每当爸爸和孩子走过我的身边,爸爸总是拉着孩子的手,对孩子说“叫校长”;孩子看着我,努力从嘴里蹦出“校长”两个字,听起来虽然有些别扭生涩,但却是温暖人心的。我几乎要流泪了!这就是教育的力量、爱的力量啊!
对于弱者的态度,是衡量人性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这个故事常常提醒我,有教无类。无论出身于乡村还是城市,无论出身于富贵之家还是弱势群体,每个孩子都有享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我要做的就是播撒更多的爱的种子,让所有的孩子幸福成长!
(《山东教育》2021年5月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