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活动专题有效训练实践探索
发布日期 : 2021-05-0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 孔 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语言表达与交流”方面规定:“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王荣生教授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是最有实际意义的,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最为灵动的教学领域”。但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的教学实际,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常处于“无人理会”的荒芜状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的冷点、盲点。而相当一部分学习基础薄弱、表达能力较差的高中生处在“不会说、不敢说、胡乱说”的恶性循环中,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声音低小,缺乏自信,缺少勇气。这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亟待提高。
要培养学生较高的口语交际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达成。科学、活泼、规范、有序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势在必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需要”“学习技能”为核心,以学生的未来生存与发展为立足点,以“公共场合表达自我”为主要方式,每周固定一节课和一个晨读的时间,安排学生按学号顺序每人用3—5分钟的时间轮流展示自我,每个学期每名学生最少有4次的展示机会。经过3个学期的有步骤、有梯度、循序渐进开展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一、激发兴趣,通过浅易训练,唤醒学生“我敢说”的意识
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盘活学生的大脑,让其用心思考;启开学生的嘴,让其开口说话”,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有话可说的内容,确定生活化、趣味化、实用化的专题,唤醒学生我能说、我敢说的表达意识,激起学生的表现欲。
在口语训练的起步阶段,让学生“敢说”很关键。在活动开展之前,笔者就与学生制定“人人都要秀”的规则,让学生明白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的活动,要端正态度并认真对待。同时鼓励学生克服内心的羞怯,要敢于站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不论说多说少,说对说错,不论是脱稿还是读稿,只要“敢张开嘴就是胜利”。笔者就从学生爱看的优秀的影视剧入手进行说话训练,先后举行“我最喜爱的一部电影”“我最爱读的一本书”“我最欣赏的一位名人”的推介活动,由学生介绍作品内容、人物事迹,并说明推介理由,然后笔者从肯定表扬的角度进行简要点评并提出建议,以鼓励学生继续“勇敢地说下去”。大部分学生在展示之初采用读稿的形式,表现得比较紧张、生涩,但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展示自我的次数增多,且信心随之增强,学生逐步可以借助PPT课件,进行半脱稿表达,展现出比较从容、轻松的姿态。这样浅易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愿意参加,不再惧怕“说话”。
二、样例引领,通过模仿训练,授予学生“我会说”的技巧
开设口语交际活动,还要发挥样例的引领作用。学生在消除了心理胆怯的障碍之后,就会越来越勇敢地在众人面前表达自我。此时,笔者就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样例,通过列举、展示出的典型例子为学生提供可学习与模仿的参照物。这样不仅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使学生在对样例的研习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技巧,而且还有较好的迁移效果,并有助于点燃学生表达、展示自我的热情。
笔者精选一些名人诵读、演讲的样例供学生模仿学习:以央视节目《朗读者》为样例,带领学生举行“听我来读”的朗诵会,使学生在模仿中注意到诵读的语速、声调、节奏等问题,意识到配有适切背景音乐的朗读更有感染力。以《我是演说家》为样例,学生在观看中就发现了一些演讲的门道,如要脱稿讲,要有激情,要保持和观众的眼神交流和互动等等。笔者借此进一步举行“听我来说”的演讲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演讲内容,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向“演讲家”靠拢。以《开讲啦》为样例,开展“听我来讲”的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讲曾经发生过的、与自己生活经验联系紧密的真实故事,也包括学生讲述自己(即反思自己)生活中有缺憾的、不成功的交际经历。学生演讲完之后,还要让学生相互评价,给予建议。这样既能锻炼演讲的学生,也能让听演讲的学生更专心。学生乐于在模仿中学习表达,在互评中享受交流互动的过程。
三、创设情境,通过专题训练,维持学生“我愿说”的热情
为了提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主动性,笔者尝试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使学生产生想说、要说、不说不快之感,增强学习的持续动力。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此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时,从语言的实用性出发,借助具体内容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训练学生能从容自如、理性地表达观点。模拟面试就是一种能让学生积累面试经验的实战活动,由此设置“亮出你自己”专题训练活动:首先让学生了解面试类型,把握面试答题的规划性、逻辑性,然后让学生撰写陈述稿,接着组建面试活动团队,分配学生角色(受测者、考官),考官就受测者“自我陈述”内容提问,并为每位受测者以10分制打分。时事评论则是一种让学生在社会万象中学会理性表达的实战活动。由此设置“独家视角”的专题训练活动:活动前,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了解新闻动态,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时评文章,让学生掌握时评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对某些新闻事件的看法,并倾听、辨别同学的见解和看法,补充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全面;就某一新闻事件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辩论。这种活动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包容的心态去关注社会万象,并学会透过事件追寻原因,成为一名冷静的、公正的热心观察者。通过反复的实践与训练,学生发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会影响周围的人时,理性表达成为一种习惯时,就会生发出自豪感,也变得越来越愿说。
以上口语交际的专题训练活动,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规律,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随意性向计划性、零散性向系统性转变,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文能力,掌握一种“看得见”的“实用性”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教学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的训练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细心捕捉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切入点,利用好各种资源,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不断探讨研究,才能摸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山东教育》2021年4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