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发布日期 : 2010-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燕


——由一节地理复习课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高中区域地理复习课,课题是“东南亚”。通过研究这堂课,引起了我对课堂教学中有效性问题的思考,深深感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所听复习课简况


  教师在屏幕上投出“读图识记”的要求后便开始了本节课的授课行动。教师引领着学生看着地图册,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与河流、气候四个方面逐一开始讲解。老师从上课到下课,一直不停地讲,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一点点地落实着零散的知识。教师对教材内容只是最传统的知识讲解和落实,没有挖掘,没有延伸,更没有拓展。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毫无兴致地看着图册、划着教材、填写着老师下发的表格。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手忙脚乱,气氛沉闷窒息,课堂毫无生机和活力。


二、当前课堂中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普遍问题


  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影响它的因素众多,有课堂内的,也有课堂外的;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就课堂内的因素来说,综观这节复习课和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1.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导致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几乎占据整个课堂,教师都以讲的多为最大的满足,不关注学生的感受。试想,一天七节课,每位老师都如此灌输,让学生情何以堪,如何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这样的状态如何谈“效率”?本节复习课中,教师的“满堂灌”行为,导致了部分学生昏昏欲睡。我曾经做过一项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高一年级学生,1768人),其中在“课堂上的学习专注程度”一项中回答“认真”的只占22%,“偶尔开小差”的67%,“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的9.7%;在“课堂上你的思维状态”一项中回答“总是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的55.9%,“偶尔思考”的36%,“只是听,很少去思考”的7%。这样的结果应该说“课堂教学是低效的”。


  2.教师讲授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


  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简单直接,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很少关注新课程所需知识的衔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教学内容丧失了挑战性,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复习课从内容上说仅仅是对学生初中所学内容的普通讲解,没有从高二学生所储备的相关知识和具有的能力出发处理教材,也没有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出发安排课堂教学,导致了学生学习没有兴奋点,课堂缺失了闪光点。


  3.教师教学设计中预设问题多,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生成性问题少,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降低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要么是师生探讨的问题过于简单;要么就是事实性问题,学生阅读教科书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不是”来提问,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这就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也就影响了学习效果。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亦步亦趋地完成填空式的回答。课堂是完全预设好的,执行得没有丝毫偏差。对于这样一堂课,我产生了以下的疑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复习区域地理?这堂课只是把初中地理又上了一遍,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有没有新鲜感?高中地理的知识和现有的学生的思维水平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有多大的帮助?这节课的内容有多少是不需要教师去讲的,知识是学生已知的或自己复习就可以恢复记忆的?本节课的设计中,是否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问题?这一区域的学习难点是什么,学生能否发现并得到解决?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可能上出高效率的课。


  4.教师教学中资料堆积多,深入挖掘少


  要激发学生思维,要拓展学生视野,就要给学生提供教材以外的材料,尤其是来源于生活或社会的素材,提出有深度或值得探究的问题。现在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已经能有意识地提供材料,但许多教师仍不甚明白其用途,不能深刻挖掘材料,处理不彻底,只是蜻蜓点水,一闪而过,课堂上大量材料的堆积让学生眼花缭乱。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关键行为


  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很多,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样学,会不会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1.把教学目的的知情权还给学生


  教师的教学有目的,同样学生的学习也有目的,目的明确、任务清晰无疑能够提高学习的成效。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不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的。不少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就是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比如“培养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这样的表述就是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只要教师按照“学生识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目标就算达成,至于学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教师并没有关注,所以在本节课中始终是教师在领着学生读图。没有目标的指引,学生在听课中全凭教师的讲解来判断重点,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在讲授某一内容时,要明确告诉学生这个内容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内容会以什么方式呈现,有什么意义等问题。这样,学生在听课和学习时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指向,也便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本节复习课中,教师应该首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而且让学生清楚应站在高中的角度复习初中的区域地理。学生了解了这些学习目标,学习起来就有了任务引领,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自然也就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2.把问题探究权还给学生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是有限的,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课堂学习中,而问题探究教学方式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任何教育教学涉及的事情不是解决问题就是准备解决问题,如果跳过问题解释的阶段,直接把事实和方法传给学生,却不给学生提问和自己探讨的机会,学生或许能记住所教的东西,却不能充分理解也不会实际应用。我们提倡“问题解决”的课堂模式,或称为“问题导学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供情境,设计复杂、具有挑战性或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通过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来进行学习。


  如在本节复习课中,教师在讲解重要的地理位置时,让学生探究一下“克拉地峡”对东南亚的重要性,进而探讨该位置为什么会越来越重要。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涉及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涉及中国、日本石油进口的海上生命线,涉及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石油管道运输的论证等等,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关注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把自主学习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学习中学生应当享有充足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来保证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教师应该把一节课时间科学地进行功能划分:教师用来预设性讲授多少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多少时间,训练用多少时间,回答学生的疑问用多少时间等等。很显然,教师用于讲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越少,学习就越容易感到疲惫和无趣。而且,长此以往,还容易让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懒得动手、懒得动脑、懒得思考和争论,只等着老师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本节复习课中,许多基本知识是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如把河流、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找出来,然后填写相关表格,无需教师讲解。


  4.把学生的发言权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表面上看,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从本质上看,是留给学生思考、探究、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提高。这种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教学方式,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独霸课堂的形式,还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价值。学生一旦成为课堂的主人,他就会关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同时角色的不断转变,也能够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学生一味地听教师的讲解,往往缺乏新鲜感,但是如果换成学生的表达、陈述和分析,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学生分析得精彩,能赢得同学的喝彩,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其他同学都具有激励的作用;如果他分析的有错误,教师也能有的放矢地去纠正和讲解。


  在我所教的高二年级有一位男生,对哲学、历史、政治非常爱好,还颇有研究,在讲区域地理时,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用15分钟的时间,为同学们讲解一下“朝鲜半岛问题”。我给他两天的准备时间,结果他做了20多张ppt文件,用了30分钟的时间从地理、历史、政治的角度给同学们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当讲课结束的时候,全体同学情不自禁地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和啧啧称赞。这种尝试对我启发很大,于是我把各大洲的概述分给了不同的学生。有的学生没有得到课题,主动要求讲“国家”。学生的视野很宽,也不受课标的限制,认为什么重要、对什么有兴趣,就讲什么,而且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他们利用地图、卫星图片、文字资料、电影等各种资料,给同学们上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大餐课。这已不单纯是地理课了。学生的讲课是没有什么课程标准制约的,但是教师不能不想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抓好落实,我采取的方式是每一个区域的内容学生讲一节,我讲一节或两节,同时还配发了学案。授课的学生课后写了收获和感悟,他们的文章被选登在我们的校报上。


  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一种敢于和积极发表见解、善于发现问题并一追到底对问题绝不含糊的学习风气,而且敢于向教师挑战,对教材的学习和题目的训练,许多学生都跑到了教师的前头。学生的这种学习品质和学习的热情就是教学有效性的最好体现。


  课堂的主人是教师还是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却是永恒的真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应当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更应该践行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因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才会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学生感受到学习之乐趣,成长之幸福,这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这才是我们孜孜追求的有效而且高效的课堂教学。


(《山东教育》2010年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