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乡土研学案例探究

发布日期 : 2020-10-1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乡土研学案例探究

    ———以日照市岚山区实验中学开展乡土研学为例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实验中学   成雪宇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新兴的一门必修课程,研学旅行不同于以往的分科实践教学。其学科综合的范畴非常宽广,需要各学科教学和教研力量共同协作,突破课堂教学及分科教学的局限,实现多学科融合。以实践检验理论,全面培育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培育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创新思维、健康生活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而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但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农村学校的家长只认可学生成绩,对于拿出专门时间外出研学,很难认可,甚至会排斥。上级主管部门,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更是三令五申,严控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如何改变家长观念,将研与学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社会和家长认可,是我们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让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研学活动中,我们将乡土研学的内容直接与中考知识点结合,改变家长以为的研学就是旅游的错误观念,将基地研学与课标对接,进行知识链接,通过精挑研学基地,精选学习内容,实现研与学统一。

如去日照岚山巨峰———北方绿茶基地研学,我们就与初中地理课程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物课程中的《繁殖》章节知识点对接,精编一些达标训练习题。里面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外出研学必须掌握的安全及环保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达标训练。并且根据学生达标情况,分批次带领学生出去,通过实地研学,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做到研学与升学有效结合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获得家长的认可,提升社会的认可度。

乡土研学的内容很多,活动方式也多样,有山爬山,有海下海,还可以品茶、体验农耕、远足等等。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多学科进行联合。学校通过研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岚山城区,岚山头、虎山、安东卫近海的学校,可以组织沿海岸线走一下。岚山海岸线共25公里,风光各异,如虎山松虎湾部分,北起顺风阳光海洋牧场,南到东潘渔港,政府投资7亿元,进行桩基通道、新建护岸、岸线修复、沙滩回填等,实现退渔还海。我们可以借远足之际,联系农业的因地制宜,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知识点,进行链接拓展,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帮助学生认识我们周围生活环境,主动参与,学以致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研学中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增强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20194月,我在日照市地理研讨会上作了《“山海相依美,茶韵栗香情”———基于岚山区自然人文地理资源主题式研学旅行构想》报告发言。之后一年时间,我与同事一起,行走在岚山的山水之间,从海到山,到农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让构想成真。

其中,《波涌千年石,山海画廊情———岚山多岛海研学+远足方案》是我们乡土研学的第一个案例。

下面就以此为例,简述我们是如何依托乡土资源,开展乡土研学的。

一、选择研学基地

岚山山海相依,人文和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可供选择的基地很多,有“黄海九寨沟”之称的嶝山;有日照绿茶基地———百里绿茶长廊,有佛家圣地阿掖山,有孔子东游圣公庙……我们最终选择了多岛海研学基地作为我校的乡土研学旅行课程开展的第一站。

多岛海研学基地,就位于我们学校南侧不足五公里处,是国家3A级景区。该景区具有我国唯一的海上摩崖石刻,是国内不可多见的南向临海岸线,以水为灵魂,以岛为载体,环水为岛,多岛连海,塑造多层次的滨水景观。

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宜人,空气湿润清新,沙滩宽阔洁净,海水清澈透明,阳光明媚灿烂,是最能代表岚山“蓝天、碧海、金沙滩”特色的景区。虽然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孩子都去过多岛海,但他们对于多岛海的一些自然、人文知识却并不了解。我们选择此基地研学,其一就是方便,因为近,省去了交通费用,同时距离适中,还可以开展远足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其二,多岛海风景区包括湿地公园、航模飞机场、基岩海岸、沙质海滩、渔船码头等等,这里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知识综合性强,非常适合多学科联合,开展得当,完全可以达成旅行研学的主题目标。

二、制定研学实施流程

确定了研学基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制定研学流程,为下一步研学的具体实施做好准备。

(一)选择研学路线。提前走线,反复论证,确定研学具体路线,考虑每一个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每个研学点上的知识链接。

(二)进行问卷调查。征询家长及教师意见,根据反馈,反复修改;学生通过家委会报名参与(原则上全部参加,因身体原因,可以申请不参加),同时从家长中征集志愿者。

(三)组织编写研学旅行达标测试题,对学生进行知识及安全培训并检测;根据学生和参加教师及家长情况,进行科学分组分工。

(四)组织编写研学手册,进行研学方案的编写及认证。

(五)研学过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内容;注意突发性问题的处理;沿途学生发现的新问题,要注意收集,及时讲解、总结。

(六)活动结束后,收集反馈意见,重新完善研学方案。

(七)成果汇总展示。

三、研学手册编写注意事项

好的研学旅行从《研学手册》开始。手册既可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又可以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材料和各种温馨提示、应急情况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成为记录学生成长足迹的别具特色的纪念物。从行前准备与设计(课题设想、课题预计成果)到每天要记录的内容(包括课题进展情况、当天发生的主要事件、今日景观、整体评述等)以及个人感想都在其中,可以说研学旅行开始到结束,研学手册贯穿其中。

为了编写研学手册,我们前后准备了近一个月时间,反复走线,不断修改,最终才成稿。

我们的研学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储备。知识储备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研学基地考察目标知识链接;一部分则是研学课程中涉及的课标内容链接。

(二)安全与纪律。针对本次研学制定的安全应急预案,尽可能包括我们能想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在后面附带学生、家长及教师承诺。

(三)研学团队分工。具体到每一个参与活动的教师的联系电话及分工任务。

(四)研学路线及时间安排。具体地点以及每个地点的集合时间。

(五)研学主题内容。主题内容的设计是《研学手册》中的难点,涉及研学的主要内容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大的主题内容下,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许多小主题内容。如湿地公园,我们会设计让学生测量海拔、手绘地图的活动;多岛海,我们有让学生踏浪、挖蛤蜊、奔跑比赛等活动,以此来锻炼学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学生自身评定及基础分析。研学手册人手一份,包括研学前检测及平时表现,自我评定及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认定。一方面帮助带队老师对学生尽快了解,另一方面,督促学生针对自身问题,查漏补缺。

(七)物资准备。召开小组会议,由学生自己讨论,教师补充,罗列研学所需物资,并进行准备。

(八)研学成果展现。形式相对灵活,可以是照片,也可以体验成果。

(九)研学评价。主要从时间观念、学习专注度、纪律意识、文明礼仪、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分为自评、小组评、带队教师评。

(十)研学总结。研学后的反思,对于整个研学有哪些收获、存在什么问题及如何整改等各个方面总结,要求参与教师与学生一起写总结。

作为一门新的实践课程,研学旅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但研学旅行的实施,又最具有差异性。受经济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地区异地研学很难开展,乡土研学更切合实际。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从深挖地方研学资源这方面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地创设开放的课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让学生实现研学旅行需要达成的目标。

(《山东教育》2020年9月第3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