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点探究方略

发布日期 : 2020-10-1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莒南县第六中学   潘秀芹

美学家宗白华曾言:“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漫,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美学散步》)笔者认为,这空间便是文本中由创作者与读者共同营造的意义空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文本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就是凭借着大量的意义空白,以流转的灵境吞吐着作者的情怀,以无言的姿态接纳着万象读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丽深邃的生命活动场与精神释放地。教学时,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对之加以探究。

一、于文本语义多元处加以探究

语义多元空白是作者在文本中使用类比、借代、双关等表现手法后,其语言所产生的表义层面的不确定性现象。这种语义的含蓄蕴藉与组合碰撞,往往会营造出大量的意义空白供读者去寻觅与发现、体味与填补。

比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二字,就极具语义多元之属性。教学时,笔者曾设法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个体意识、作者的时代意识、作者与读者的共性审美意识等多角度切入,多维度、多层次地去寻找、去追问、去探究“闲人”二字的语义空白。结果,学生在一个发掘不尽的立体的、多元的语意世界里引发了强烈的心灵共振与情感共鸣。

师:这一年,苏轼的年龄应该是———

146岁。

师:按照苏轼的才华与官品,46岁的他应该处于怎样的生存状态?

2:身居高位,为国为民劳心劳力。

师:可他为何称自己与张怀民为“闲人”?

3:他俩都被贬官了,无事可做,悠闲得很。

师:他俩乐意成为这样无事可做的“闲人”吗?

生众:不乐意。

师:既然如此,这“闲人”二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4:自我安慰与自我解嘲。

5:对朝廷的不满与抱怨。

6:一种人生的悲凉之情。

7:有力无处使的无奈。

二、于文本语义模糊处探究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言:“诗善醉,醉中语亦有醒时道不到者。盖其天机之发,不可思议也。”(《艺境·诗概》)“醉中语”的语义,自然是指不甚清晰的甚至是模糊的语义。当然,这种不甚清晰的甚至模糊的语义,是指语言的所指范围的边界具有不确定的属性,而非语言的含混性、概括性与歧义性。艺术具有共性。所以,文言文文本中也常常会出现语义模糊的“醉中语”。

比如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的语义就极具模糊性属性。教学时,笔者曾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外资料去解读与确定这句话的确切语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师:看注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什么意思?(众生回答,从略。)

师: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燕雀”喻指的平凡人,与“鸿鹄”喻指的英雄人物有什么区别?

1:平凡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2:平凡人忙忙碌碌,一事无成。

3:英雄人物志向远大,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来。

4:英雄人物舍己为人。

5:平凡人也有舍身救人的,我们小区的保安陈伯伯就因为抢救一个落水的小学生而身亡了。

师:可见,像“燕雀”喻指的平凡人与“鸿鹄”喻指的英雄人物之间,并无确定的界限。

那么,我们如何确定课文中的“燕雀”与“鸿鹄”的具体指向呢?

6:上文说:“陈涉少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可见,“燕雀”指代与陈涉一道做佣工的人,“鸿鹄”指代陈涉本人。

师:那么,我们又怎样推断陈涉的“鸿鹄之志”呢?

7:下文写他动员农民起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说明他的“鸿鹄之志”就是推翻秦朝暴政,自己做“王”。

三、于文本语义延伸处加以探究

在文言文创作过程中,“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技法,是指用最简练、最朴素的文笔,不加修饰与烘托,描画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采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可以令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系,从而扩大语义的内涵,延伸语义的外延。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是白描的典范之作。教学时,笔者曾采用下列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去延伸景物描写中的不确定性意象,起到了极好的艺术鉴赏效果:

师:(板书:白描)哪位同学说说什么叫“白描”?

1:白描是中国画技中的一种画法,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加修饰与渲染烘托。

师:白描如果运用于文学艺术创造中呢?

1: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艺术形象。

师:这个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动物、自然景物等。请同学们看看课文,文中哪句话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湖心亭的雪景。

生众:“长堤一痕……舟中人两三粒。”

师:为什么说这句话是白描呢?

2:寥寥几笔,文字简约,不加修饰。

师:这个简约的画面,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呢?

3:感觉是一幅似有若无、依稀恍惚的雪景图。

4:感觉是一首梦幻般的雪景诗。

5:感觉“大雪三日”的西湖非常广袤,西湖上的人与景等是何等的渺小。

6:仿佛听到了有很多鱼儿在冰封的湖面下往来嬉戏的声音。

7:似乎看到了画面之外还停泊着金陵客人的船只。

师:假如作者把同学们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景物都一一罗列出来,会产生怎样的审美效果呢?

8:会一览无余。

9:会没有想象的余地。

10:会缺乏回味与余韵。

师:对。如果缺少了这处白描,上述特殊的审美效果便不复存在。可见,作者的目的就在于此:用这寥寥几笔为读者营造一个巨大的空白点,引发读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去延伸与再创作。刚才,同学们既“感受”到了,也“看”到了,还“听”到了画面之中与画面之外的景物,说明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对本文中不确定点的补充与再创作,已经很好地鉴赏了这篇名作。

汉语言原本就具有多义性的特征,再加上文言文语言力求精简凝练以及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白描等艺术手法之缘故,而导致其语义更加呈现出多元性、模糊性、延伸性等特征。

这就为我们引导学生对之加以填补与再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阅读教学时,倘若仅引导学生探究其表层的单一语义,学生不仅不会理解其真正的内蕴与艺术张力,还会造成意义的扭曲和断裂。故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上述途径唤醒其丰富意义,以此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与充分鉴赏文言文文本的丰富内蕴。

(《山东教育》2020年9月第3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