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智”与“慧”

发布日期 : 2020-10-1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      

“智”与“慧”是不同的范畴,“智”若通达,方称为“慧”。语文教育如何走出误区,转“智”成“慧”,是对现代教育制度的觉醒和反思,需要遵循教育归真、至善、共美、圆融四原则。在“慧语文”教学实践中,做到明道通法、摒弃纷繁、体悟慧能、面向未来,让教育走向澄明之境。

一、“智”“慧”之辨

“智”与“慧”在许多场合多以一个词语联结起来应用,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不离不弃。西方文化传统没有东方所推崇的“慧”,其著作翻译成中文时,多以“智”代替“慧”的意蕴,或以“智慧”统称。从语义分析,英文Smart多指“小聪明”,intelligent则指“智力、理解力”,wisdom多译为“智慧、睿智”,其对应意蕴实有层次之分。但由于习惯与认知原因,把“智”与“慧”当成整体,终究没有细分。

其实,“智”与“慧”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细究其汉字造字,它们意义差别很大。“智”(知)甲骨文为,“干”为木制武器;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弓箭;中间“口”为谈论,表示谈兵论战,其本义是谈论作战谋略。到了西周青铜器上的金文写为,即在甲骨文字基础上加了一个“日”,组成“知、日”,意为每天知识的累积。多以“智力、才智、机智”组成词语,成语中有“急中生智”,三国时期刘备自谦“智术浅短”(见陈寿《三国志·隆中对》),可见其与“术”有关。“慧”篆文为用(手)持(帚)扫除(心)中之欲,本义是拂去俗尘、清心净虑、洞察真相、明心见性。“慧”与用心体会、内心丰富相关,多以“慧根、慧眼、慧光、慧种”组成词语,成语中有“静极生慧”,可见其与“道”有关。

……

尽管有差别,但中国文化传统总把“智”与“慧”联系一起。“智”也有“烛照”“智性”意义,也可指“通达事理”“明智有远见”。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里的“明”有“明了、通达”之意。因此,我们将一些能看破世相、遵循大道之人称为“大智慧”,可见“智”与“慧”有相通之处。

到汉初,贾谊才第一次对“智慧”作出明确的界定:“深知祸福谓之知, 反知谓愚;亟见窕察谓之慧,反慧谓童(蒙昧)。”(见贾谊《新书·道术》)。这里“智”与“愚”对立,把趋福避祸作为区分要旨;“慧”与“昧”对立,把“亟见”(迅捷获见)、“窕察”(细察)的品质作为告别蒙昧的要领。

“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多以“知”出现。许慎《说文解字》中并没有收集“智”字,它像古代许多文化典籍一样,以“知”代替“智”意义。《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面的“知”解释为“明白、知道”,后面的“知”应是“智”,解释为“明智”。可见,“智”多与今天所说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们所说的“智育”,成为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泛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有时亦单指开发智力的教育。智育更高的追求就是要“善于用我们的慧眼从事物的一切关系的中心观察它们的能力”。智育也有其主观能动性,只有把物化了的智力成果(客观知识体系)同主观的慧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结合,育人目标才算臻于完善。

“智育”发展的阶段性和主观能动性特征,必然促使人们去深化、追寻更高层次之“慧”。“智”的渐进会产生“慧”,坚持“量智”的累积,秉承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会产生“性智”。佛家说“照见名智,解了称慧”。将内心的浮躁、奢欲、成见、思维定式统统摒弃,内心豁然,直达真相,“慧”就会顿生了。“慧”已生存,“智”当随之。

可见,“智”若通达,方称为“慧”。“智者”不一定有慧,“慧者”却包含有智。“慧”是比“智”更为高级的一层认知。

二、转“智”成“慧”

当前部分地方的教育有一个误区,即注重知识的培养,却缺乏德行的熏陶,这造成许多弊端,培养了一些有“智”而缺“慧”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利令智昏”,在片面追求知识及升学率喧嚣背后,我们看到了急功近利。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说:“在古代学校里,教学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则降低了目标,教授的只是知识。从神圣的智慧沦落为知识,标志着多少世纪以来教育的失败。”怀特海是罗素的老师,他同蒙台梭利、罗素、杜威同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运动重要人物。他对现代教育制度的觉醒值得我们反思。其实,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智慧教育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灵魂,但这一灵魂在后来的西方教育史上被忽视和中断了。而我们的现代教育体系正是从五四运动后引进西方现代教育制度。这种仅仅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作为教育的最高追求,而没有意识到智慧教育的缺失,确实是现代教育最大的不幸。

为了科学辨析智能,掌握认知规律,当代西方学界不断发展智能理论。最著名的当属罗布特·斯腾伯格的三元智能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前者赢得心理学界的赞誉,后者备受教育界宠爱。斯腾伯格从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角度,分智能为分析性智能、实用性智能、创造性智能。分析性智能是识别、界定问题并寻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实用性智能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执行这些解决方案的能力;创造性智能是产生新奇、有用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加德纳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逻辑数理、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等八种特定认知领域的智能。斯腾伯格提出的创造性智能也好,加德纳的逻辑、自省、观察智能亦罢,如果从汉语语境、语义分析,严格来说应该属于中国传统中“慧”的层面。虽然他们归结为智能范畴,但也揭示了从“智”到“慧”阶段渐进,成为当前心理学、教育学值得借鉴的重要理论。

其实,从人本心去寻求内省、超越,更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儒家追寻“正心”,他们提倡只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才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崇尚“静心”,《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便是要有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自然”亦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佛家讲究“明心”,《法华经·方便品》:“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明的“心”就是平常心、虚空心,是人的本心。慧能禅师说“本性是佛”“依止善知识”“得正见”“在生活中修行”,人人都有成佛的发心。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我们现在教的学生,他们将来要为社会做贡献,如果只是面对今天的社会需要去培养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反思当前有些地方的教育现象:课程枯燥乏味,远离生活实际;尽管课堂气氛热烈,但空洞说教,心灵缺少震撼;思维零碎散乱,认识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我们知道,知识只是构建个体存在的一种解释系统。今天的网络智能已作为人类“外脑”代替了人脑“量智”。在信息时代,人的价值优势并不只是体现在既有的知识,而是以计算机所缺乏的非逻辑思维和整体“性智”所创新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传承、学会创造,促进全面发展呢?我们要善于处理好“智”与“慧”关系,坚持如下四个教育原则,做到转“智”成“慧”。

(一)在返璞自然中归真。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遵循教育本心,秉承生本、师本,追求教育本然,在返璞中归真。只有保持了真诚的本性,真实地表现生活,真情表达自我,课堂才有生态,教育才能归真。

(二)在明德中止于至善。《大学·中庸》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显然,至善成为教育最高、最后的目标。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先生几年前写了一本书,书名为《教育如天,语文是地》,形象提示了语文与育人的关系。立德树人,育人至善,应成为语文教育最高的精神追求。没有育人的教学是空泛的,应高起点地规划学科课程,不让课堂发生遗憾,同时把育人放在广阔天地中。只有秉承育人正统,化“智”育“德”,健全人格,才能让学生放飞心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在生命体悟中共美。文学之美让人空灵,经典熏陶使人聪慧。慧性育人坚持生命的全程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存在,不是作为知识的收容器、学习的机器。教育最美的风景就是人本身,要注重培育学生审美情趣,体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为终身发展奠基。

(四)在知行合一中圆融。慧性的知行观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的“知”,尤其应当有实践的“行”。明代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育人意识的自觉,又重视道德的实践。慧教育是行动,又是情怀;是理念,又是实践。语文教育应与文学相结合、与育人相结合、与生命成长相结合、与言语实践相结合。最终使学生形成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与世界接轨,让慧创造价值,使课堂走向圆融。

教育本质不是擅长“加工”,而是善于“发现”。要鼓励学生创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主体发展及适性学习需求,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有修养的文明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人、身心健康的幸福人,于心灵洞见中点燃转“智”成“慧”的生命之光。

三、澄明之境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将文学艺术的边界突围到了大道运作的“化境”。教育也能像文学艺术那样突入终极境域,创建出一个活生生的源初涌动的自然之境,照亮出一方澄明之域。这种澄明之境指引着一代代的语文人对教育之慧的不断探寻。

中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是根植于人们心灵深处的生命教育,也就是根植于人类原始本心的慧教育,其张扬了道由心悟的传统。“慧语文”就是教师注重日常专业发展和思想修炼,成为慧师;在教学上能够实施高效的方法,做到慧教;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和美好的发展体验,得到慧学。在阅读中寻求慧,在写作中彰显慧,在实践中创生慧。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好思维品质、较深创造潜能的人才。它包含如下四方面要义。

(一)明道通法。哲学家冯契《智慧说》提到:“智,法用也;慧,明道也。天下智者莫出法用,天下慧根尽在道中。智者明法,慧者通道。道生法,慧生智。慧足千百智,道足万法生。”所谓明道通法,就是要在阅读中寻求慧,在写作中彰显慧,在听、说、读、写中创生慧。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从规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做到传其道、启其慧,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以“信、达、雅、融”为旨归:“信”是观照生活、呈现思想,表达出事物的真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做到“实”;“达”是关联归类,阐释价值,思路清晰,词句达意,通顺明白,做到“明”;“雅”是亮出底色、展现真我,文字与内容统一,自我超我,做到“美”;“融”是观点致胜,创意表达,以读促写,跨界整合,做到“新”。

(二)摒弃纷繁。一切都清楚明白,去掉虚妄,即是慧。慧是在做减法,从繁华、热闹中去繁就简,把握问题本质,辨伪存真。我们在对话经典中,钩玄提要,定性悟道。坚持经典传统文化诵读,在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中,我们编写了《正读论语》《孟子选读》《经典诵读》《古代小说选读》《古代散文选读》《古代诗歌选读》《我们的四书五经》《海陆丰戏曲文化》等校本系列教材,做到精其言,明其理。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把握学科规律,认清实质。

(三)体悟慧能。慧能就是对规律的洞察和对生命的体认。500多年前,明朝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所说的道,就是致良知,其途径就是明心和净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生命的体认,建设美好心灵品质。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说“诗文美者,命意必善”,语文教育就是铸魂与雕龙的事业。要引导学生在一篇篇优美诗文中,体悟生命存在,把自己的鲜活的生命投注到特定的文字规则里去尝试、体验与感悟,促成文字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同时觉醒。从“我注六经”中根据其他典籍提供的知识追寻经书本义,到“六经注我”,用经书里的思想、慧性,来诠释自己的生命,打通壁垒、融会贯通。

(四)面向未来。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但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绝大多数知识内容,都是21世纪之前的知识,很需要先进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很需要有超前意识,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做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很需要突破课堂边界,延展教学时空,让先进技术的智慧融入传统的言语“习得”当中,构建情境,协同学习,让语文走向生活,让课堂走向开放。

愿我们的语文教育走向圆融、澄明之境!

(《山东教育》2020年9月第3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