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接口 大问题

发布日期 : 2010-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广饶县第一中学 孔德双


——谈谈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


  初中和高中作为前后相继的两个学段,无论是在所学历史知识内容的编排上,还是在历史知识体系的传承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初、高中因为其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初、高中历史知识的特点谈起,谈谈解决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方面的办法,正所谓“此岸非彼岸,请量距架桥”。


一、“量距”


  此岸非彼岸,一岸是初中,一岸是高中。我们只有清楚初、高中知识间的差异和断层,才能有的放矢,准确“量距”,进而“架桥”,顺利地将学生领上高中历史的舞台,也就为我们下一步教学工作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那么,我们如何来“量距”呢?


  (一)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差异


  1.课程类型、课程目标的差异。由于课程标准的差异,初中历史课程的多样化、综合化和单科的高中历史课程之间存在着不相对应。在课程目标上,初、高中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达到的内容目标都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应用层次。初中课程标准中识记层次要占到全部目标的一多半,而高中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层次要占到一多半。这种比例的变化,给我们的教与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而这种目标的转变也是我们教学中要努力的。


  2.教材体例、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初中是通史类型的教材,高中是模块专题式的教材。如果通史的知识基础打不好,那么专题模块教学就很困难。专题模块有自己的优点,但也破坏了历史内在的客观逻辑体系,造成了时序上的混乱。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新高中历史课程模块与专题式的设计方式,为使专题内容全面完整,增加了许多初中历史学习主题不曾涉及的内容,这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断层现象。对学生而言,不论是知识积累还是认知能力,学习历史都是力不从心的。


  3.被动记忆与主动探索的差异。初中生往往倾向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高中如果依然是这种方式,可能会造成所掌握的知识没有维度,成绩也不理想。


  (二)初入高中学习面临的问题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建立在对初中历史教学理想化评估之上,所以,高一新生会面临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全面


  初中生看起来兴趣比较多,知识面相对较广,但是,初中教材历史事件叙述简要,非常简化且浅化,相当多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学生只知道有这回事;即便有所叙述,学生也只知大概。总体看,初中学生缺乏高中新教材预设的基础知识。


  2.学习能力不达标


  从初中课标来看,能力要求基本上是识记、了解、理解,虽有处理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但要求比较低。而历史学科的必备能力,如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基于鉴别、鉴赏之上的历史评价能力,以及基于历史理解之上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还有处于核心地位的历史思维能力,初中极少要求,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谨度也都很欠缺。


  3.学习方式不适应


  受传统观念和初中要求的影响,学生的重视度不够,初中学生为考而死记硬背,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记得今年高一刚开学,我在讲到历史学习的预习方法时,下面有些学生小声嘀咕:“历史还用得着预习吗?”一句话让我们听出了初中的学习方式。


二、“架桥”


  既然初、高中在知识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这样的差异。那么,在高一教学阶段,如何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学科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呢?我想要架好这座桥,就要从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核心入手,采取多项措施,圆满完成初高中的过渡。


  (一)“兴趣之桥”: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1.历史之美———感受历史是一种愉悦


  历史是一幅包罗万象的画卷,这幅画卷中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有驼铃丁当,黄沙漫漫,商旅往来的丝绸之路;还有郑和船队劈波斩浪,远下西洋的浩荡画面。有希腊罗马的精美艺术,有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奇观,更有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2.历史之博———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学科


  ①文学与历史:诗人用诗词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如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是一部形象反映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


  ②艺术与历史: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影视等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③生活与历史:服装的变革、交通的发展、居住的改变、饮食的变化等等。


  ④宗教与历史: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反映世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征。


  3.历史之智———读史使人明智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首页上这样说:“历史给人以智慧,谁又愿意拒绝呢?”人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人只能在先辈们留下来的传统基础上“制造”自己的历史,谁又不想以这个基础为跳板,完成辉煌的跨越呢?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用历史的智去感受历史的博,我们就会发现历史的美!历史这么好,我们只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技巧和方式让学生理解,那么,兴趣就顺其自然了。


  (二)“温故之桥”:回顾所学,重新整合


  梳理出历史时间的维度和历史内容的丰富度。记得刚刚又教高一时,我没有急着讲新授课,而是从以上两方面来讲解。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把所讲授的对历史的横向和纵向的梳理当成检查的重点。我认为这是学好高中模块教学模式的基础,没有时间的维度,学生的思想里就没有坐标,而这样打好基础后,无论他们学到哪里,潜意识中都会不自觉地寻找历史的坐标,从而建立一个丰富、立体而又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方法之桥”:渗透历史思维,指导学习方法


  1.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理念比具体更重要,但前提是你要把这种理念或者方法教给学生。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历史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时序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学生对历史纵横两方面的概貌都有一个整体感知和把握。对每一专题,教师都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单元小结,高屋建瓴,形成整体框架。


  2.习惯主宰人生。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新教材信息量大,呈现方式多样,有文字、图片、表格,还配有知识连接和资料卡片,这些预习时都要关注。其次,指导学生听课,做到眼、脑、手、口并用,要认真听课,注意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又是以怎样的思路、方法、步骤来解决问题的。再次,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所谓“趁热打铁”,即为此理。


  综上所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问题确实是小小的接口,大大的问题。初高中的历史学习衔接就像田径场上接力赛的传接棒一样,接不好,输掉比赛。输掉比赛可以再来,而我们的历史学习衔接不好,或许就毁掉了部分孩子的历史兴趣,从而失去历史教育的意义。因此,在这里我认为从初中到高中的“软着陆”是必需的,它也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起点。


  作为教师,反思是我们专业成长、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还要根据高中新生课堂掌握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然后调整教法,跟进指导。在“量距架桥”中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创新中架起一座更加平坦无阻的桥。


(《山东教育》2010年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