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探究策略例谈

发布日期 : 2020-06-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专   林治刚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意蕴丰富,但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常常停留于表面,不愿深入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领会诗词的意蕴呢?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诗词特色,巧妙设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能起到积极作用。

一、从典型意象探究

意象是诗词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歌的意象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在教学时,注意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用心揣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起到启迪思维、以一当十的作用。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后面两句笔意一转,表达了内心沉沉的伤感,缕缕的愁绪,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按常理,诗人意象的选取也应当是低沉灰暗的,但与此相反,诗歌前两句选取的意象却清新明丽,如“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充满勃勃生机,这样合乎情理吗?从看似不太和谐的典型意象处引导学生思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到正是这些意象描绘的怡人美景,引发了诗人异乡漂泊的伤感,景物越美,思乡情越浓,从而使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深沉蕴藉,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从关键字词探究

古诗词创作重视炼字,讲究一字传神,宋代晁补之说:“诗以一字论工拙。”一首好诗,常常与某个字词运用的精妙有关,抓住这些字词,从关键字词处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常常就能步步深入,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通过清新明快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孤独落寞而又不无希望的复杂情绪。诗中“含”字运用巧妙,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站在窗边向外看的,为什么要用‘含’字,用‘望’‘映’字岂不更合理些?”从“含”字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比较探究,学生就能够领会到“含”字运用的妙处。“含”字本义是“含有”,这里有“映照出”“望得清”之意,用“含”字,能够给人以“窗框如画框,雪景如壁画” 之感,使人感到西山千年的“积雪图”,仿佛是镶嵌在窗框中一样,别具特色;“含”字还有“画幅长留天地间”的意思,用“含”字,能够远近交融,将窗内窗外的风景融为一体,创造出静谧优美的意境,而如果换成“望”字,就只能反映出诗人远看的目光动作,不能表现出“窗框似画框”的意思,“映”字也只能写出景物的出现,而不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由此,通过对关键词“含”字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领会到诗歌用字的精妙,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

三、从特殊语意探究

有些诗词某些情感,看似不合情理,却常常在情理之中,教学时,抓住特殊语意处深入探究,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如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首诗的前两句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与丈夫不能相见的境况,后两句忽发奇语“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就会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不难明白诗中女主人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夫婿无信,潮水有信,这不过是她思夫至极的奇想而已,是对丈夫幽怨之情的深刻流露,这近乎痴狂的语言,看似语意上不合常理,却把闺妇对丈夫的幽怨之情表现得生动传神。

四、从典故运用探究

古诗词喜欢借助一些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感,妙用典故,能起到以少胜多、一石二鸟的功效。教学时,从典故使用设疑,启发学生思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里运用了三个典故,这些典故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重要作用。在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说“季鹰归未”?为什么“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树犹如此”有怎样的含义?联系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就能明白诗人运用晋人张翰的“季鹰归未”和三国许氾“求田问舍”的典故,是想表明自己虽然怀念家乡,但绝不像张翰、许汜那样贪图安逸,不思报国,借此不仅抒发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同时也表达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之情;用东晋桓温“树犹如此”的典故是说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借此表达了光阴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三个典故,孤立来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诗人巧妙地将其连为一体,真挚地表达了希望北伐中原,建功立业但又不能施展抱负的痛苦心情,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显然,从这些典故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而且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也有着积极作用。

诗词教学要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深入探究,引领学生不断走进诗词深处,与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采撷到晶莹的浪花,体验到诗词的无穷魅力。

(《山东教育》2020年5月第1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