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项目化阅读助推整本书阅读

发布日期 : 2020-06-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用项目化阅读助推整本书阅读

    ———以《谈文学》整本书阅读课型为例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邵长城

《谈文学》是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作品属于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本书多为经典篇目,适合高中生阅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其中篇目《咬文嚼字》入选人教版教材,《文学的趣味》入选职教版中职语文教材,足见《谈文学》对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18个学习任务群中指出:指导有这方面追求的学生阅读学术论著,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述方式,尝试写作小论文。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应该超越知识的传递,走向问题的探究,在具体任务、具体情境之中达成素养形成的目标。

笔者以《谈文学》整本书阅读为例,通过整本书阅读探究为基本的思路,以解决学生阅读兴趣问题、概念例解为主要任务,以读写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化书籍的阅读探索。

一、任务驱动:梳理脉络,把握核心概念

(一)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谈文学》整本书,列出问题、核心概念

本书是一本微型论文集,按照一定的体系加以编排,但是体系又相对较散,所以对全书的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非常重要。

鉴于此,笔者设置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就是:画出本书内容的思维导图,以便明晰本书内容;列出自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书中的核心概念,明确细读任务,引导学生“读书贵有疑”,初步激发阅读兴趣。

(二)通过阅读把握章节编撰结构和本书的思路脉络

《谈文学》就是一本随笔集子,但是也有其自己的体系,通过梳理思维导图不难得出,本书所谈的话题可分为三大类:鉴赏、写作、翻译。

这样学生可以整体把握全书,不至于陷入阅读理论书籍的“本领恐慌”,可以更有信心地阅读。

以前五章为例,本书前五篇文章可归入“鉴赏”类。第一篇谈论文学对人生的作用。第二篇列举出欣赏文学要具备的先天条件,创作文学要培养的后天能力。接下来三篇的主题是“趣味”。

所谓趣味,即根据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而形成的个人偏好。读者循着趣味按图索骥,作者若抛开趣味强赋新词,笔下写的心中不爱,肯定写不出好文章。趣味有没有公认的标准?怎么培育趣味?对读者和作者来说,有哪些必须摒弃的“低级趣味”?

学生通过梳理整本书的思路脉络这一项任务,自然可以迈入文学阅读的大门。文学阅读离不开对作者、人生(也可以是世界)的观照,文学绝对不是沉醉于虚幻的闭门造车。

二、问题探究:质疑、研讨、例解

(一)以问题导向、小组展示形式来驱动阅读兴趣

提出自己阅读的质疑问题,在小组交流,在互助中进行答疑解惑,细致阅读。

首要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不愿意阅读,认为不如阅读心灵鸡汤、小说和散文等有趣。这样摆在我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这也证明原来放羊式的粗放、自由的阅读方式实不可取。

但是也不是没有所得,一部分学生反馈,如果静下心来阅读的话还是可以读懂的,只不过需要多读几遍。

解决措施:每一个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组长汇总上交老师,然后小组内交流解决。

让每一名学生提出质疑的目的也是促使他们走近文本。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时,哪怕是肤浅的,在互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继续引发学生的比较思考,这样势必引发他们再一次阅读,寻找答案,核对答案。

以《选择与安排》为例加以说明:

文章的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有不少人觉得这件事非常困难,经历不少但无从下笔是很多学生面临过的难题,或者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中的缘由不外乎不会从自己的经历见闻中选出有用的材料,不会驱遣所学的语言组成有说服力的文章。朱光潜先生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生动形象地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只要我们认真揣摩此文,还是会有所启发的。

一部分学生会提出,这一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只要认真阅读就会发现答案就在第一段———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意在强调“选择与安排”对于写文章的重要性。

如果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没有提出来,他就会发现自己阅读的问题,暴露在自己和别人面前,进而引发自己对文章的细读和深读。而这都是在具体问题任务的驱动下,以小组交流形式,或者说完成情境下实现的。

(二)问题导读,任务驱动让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在问题交流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只是针对这一个点进行了阅读,他不一定会再次阅读,这样就谈不上深度阅读。为了深入阅读,在下一个层次上,布置的任务是将汇总的问题,全部展示给学生,给他们一到两周的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再读文章。针对提出的问题可以在书中找,对于具体的理论,自己可以引述事例加以说明。

例如在阅读《咬文嚼字》一文中有问题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六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例如,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七段,承接六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于落入下乘”。朱先生给我们的示例非常鲜活,具有代表性,这样学生读起来理论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短,从而引发他们的深度阅读。

三、实践驱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阅读和写作相互成全,阅读是输入,写作是产出,同时也是检验,是检验阅读效果的良方。为学生设置写的任务、用的任务来检验自己的效果,从而促使他们自觉达到再读文章的目的。

比如以《咬文嚼字》为例让学生赏析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

展示:“红杏枝头春意浓”与“红杏枝头春意闹”,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

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可以把握诗人在词话里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到来的欣喜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再如以《文学与语文》素材,仿写300字微型文艺随笔。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术小论文写作方面的真实水平,以便使写作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布置了一次“无指导式”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作说服类议论文。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小论文来说明如何从《谈文学》中汲取营养,来强化自己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论可以彻底。”确实,现阶段倡导“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对“碎片化阅读”的纠正,也是为了培养爱读书的生活方式。在《谈文学》的阅读指导中,其实不光是学生有成长,教师也有很多收获,与学生一起读书、思考、分享,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虽说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但也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成为阅读真正的主体,让学生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把读书变成一种渴望。授课教师要把握学情,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课堂,设置具体的任务,“导”之以“趣”,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一个会独立思考、写作的人。

(《山东教育》2020年5月第1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