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教体育

发布日期 : 2010-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王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原则。而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和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初中生都是好动的,喜爱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这对于我们组织体育活动是有利的,如果能抓住这个有利因素,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从事体育活动,就能使他们从小养成好的锻炼身体的态度和习惯。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广泛,喜欢多样的体育活动,要求体育课有丰富的内容,但是,他们的兴趣不够稳定,容易转移,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许多时候是单纯从兴趣出发,兴趣来的时候,可以连续打球或踢球好长时间不知疲劳;而对某些活动没有兴趣的时候,又表现得非常懒散,上课时想方设法应付老师,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他们的这种特点开展教学,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比如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创设情境等等,将一些枯燥的内容变得活泼有趣,寓教于乐,轻松达成教学目的。


  中学生好胜心强,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表现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违反科学地进行锻炼。譬如:几个初一学生看到一副杠铃,相互不服气,明明是他们所不能举起的重量,也要硬拼一下,结果造成伤害事故。有的学生把不经思考看作果断,把蛮干胡闹看作大胆,把执拗当坚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几个学生在有众多观众围观的场合下,把活动山羊升到最高一级,将助跳板过分地远移,比赛谁能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跳过去。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加强教育,积极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盲目冲动会给自身带来伤害,使其保护好自己。


  男女中学生之间由于生理上的差别,心理上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儿童期,女生能和男生一起赛跑、踢球。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有了变化,她们皮下脂肪堆积,骨盆改变,体重增加,客观上对活动有妨碍,所以有的女生就表现为活动积极性不高。到了性成熟期,她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惰性更加突出,心理上则表现为怕羞等。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需对女生更加耐心、细心,使他们认识到女性在体育方面的优势,譬如柔韧性比男生好,树立起对体育活动的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具体教学中,可采取特定措施,比如将男女生分开组织活动,针对女生设计具体教学内容,发挥好尖子生的带头作用等等。


  中学生从儿童进入少年时期以后,由于身体发生重大的变化,四肢发育加快,个子长高,肌肉力量、活动能力显著增加,同时出现了性的副特征。这时候的他们自己也能够看出身体的这些变化,并且意识到这标志着他们已进入了接近“成人状态”。这个时期,家长已不再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对他们的要求高了,对他们直接照顾少了,他们比儿童时期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为他们希望自己组织活动。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放手一点,譬如让小干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比赛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工作能力。在体育课上可以多用分组轮换教学。事实证明,有时候学生确实能组织得比较好。但是,这种心理特征也会使学生在活动和行为方面出现一些不足,譬如:他们有时候过分的独立或者错误地理解独立,会忽视老师的教育和不注意组织纪律,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在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同时,改变他们容易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山东教育》2010年4月第1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