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发布日期 : 2020-01-13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孔建博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提出的中国方案。对于这一国际共识、政治术语、社会聚焦、学术热点,高中历史教学责无旁贷应有重点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何指导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怎样有机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指导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着力未来,体现了科学的历史观

人类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要到哪里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及内涵展现了人类发展总趋势,且重在强调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这正是高中历史教学要传递给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历史观,《辞海》解释为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根本见解。高中历史教学中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两极格局、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国家外交、国际关系等知识的教学,要落脚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学生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史学家的呼吁,齐世荣强调“历史教育应让青年学生认识到人类前途是光明的”;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更是时代的呼声,十九大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放眼全球,体现了宏大的家国情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了中国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承载了“各国”“世界”“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从理论上,这一概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容乃大”“天下为公”“万邦和谐”的思想,不同于“西方中心论”“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实践上,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施“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打造共同发展双引擎。正如新华网记者的评论:“所谓天下情怀,即如此;所谓天下为公,当如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传统文化延伸出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不仅体现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关怀,而且涵盖对整个天下的深情大爱。新课改背景下,家国情怀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而面对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家之间利益相关、休戚与共的时代背景,家国情怀内涵理应扩大。正如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所说,家国情怀的培育,要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加以审视和理解。培养学生宏大的家国情怀,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现实,体现了教学视野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实现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相结合,追求“共赢共享”,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世界。正如周有光所说:“鱼在水中看不清整个地球。人类走出大气层进入星际空间会大开眼界。今天看中国的任何问题都要从世界这个大视野的角度。光从中国角度是什么也看不清的。”

古有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今有名师赵亚夫的“第一是视野,第二是视野,第三还是视野”。当前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更多指向的是对学生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的考查”。历史教学需要具有世界视野,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从而和学生一起看清世界在哪里,中国在哪里;使学生深知中国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使学生以更加开阔的全球视野,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和建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历史紧密相关,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使这一理念落地生根?下面以知识点为例,试作教学探讨。

(一)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中国成功的经济举措,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措施。当今中国依然走在开放之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课堂教学首先要结合国家最新开放政策如中国在理论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使学生完整把握开放之路的前世今生。其次,必须让学生知道未来的开放政策。开放还是封闭?既是时代之问,也是历史教学之问。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明确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时代的最强音”理应响彻课堂,使学生增强道路自信。

(二)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经济背景,历史教学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使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二战后成立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由无序到体系化、制度化的发展,但是在两大体系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课堂教学可以梳理长时空下的国际经济秩序,并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概括由无序到有序,由利己到共赢,由大国强权到全球治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课堂教学首先要结合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如英国脱欧、中美贸易争端、美国欧盟贸易争端等,进而提出问题:经济全球化前进还是后退?通过结合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后取得的红利,通过结合中国理念对“修昔底德陷阱”的打破,通过回顾大航海之后的时代潮流,使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非常明朗:“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二战后的世界政治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政治背景,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把握世界形势,涵养学生既热爱祖国,又深切关怀人类命运的家国情怀。在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将“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列为课标要求。实际教学中要强调冷战虽然伴随苏联解体而结束,但是国家因分歧而对峙的冷战思维仍然存在,两极格局也伴随苏联解体而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目前呈现一超多强,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存在,并举例说明。另外,要举例说明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而引领学生畅想未来理想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课堂结尾:“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四)中国外交

新时代下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就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堂教学首先要定位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四个时期。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补充内容:外交政策“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外交角色“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外交理念“互利共赢”。在形式上,借助纪录片《大国外交》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外交中的角色、中国倡导的未来的国际关系。

除以上知识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精深可以点亮很多内容的教学。如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国家无视中国主权的无奈与愤慨中,反思人类对平等共赢国际新秩序的渴望;在日本以“大东亚共荣”为幌子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反思侵略扩张对人类的危害;在鸦片战争“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先进能够成为侵略理由吗”的反思中说明弱肉强食、国强必霸的错误;在伏尔泰借鉴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摧毁封建专制思想的斗争中,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一战、二战的血腥事实中,反思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倡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修养。今天,站在新时代的阶梯眺望:未来之世界离不开未来之中国,未来之中国离不开未来之青年。站在理论的阶梯回望:未来之青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今日之课堂。今日之课堂,理应使学生深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握世界未来发展大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争当未来中国之合格公民、未来世界之合格公民。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值得历史教学深入思考。

(《山东教育》2019年12月第5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