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 : 2019-09-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一中学   王学俊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对于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成效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用“思维导图”讲解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理清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思维导图就能够帮助学生去呈现和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点。例如对于化学概念置换反应,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实例、概念属性特征这四个方面去绘制思维导图,从而深刻理解置换反应这个概念。对于有内在联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纷杂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学习氧气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中心圆圈内写上氧气的化学式,在中心圆圈外画上多个圆圈,一个写氧气的化学性质,另一个写氧气的物理性质。同时,氧气的物理性质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较为相似,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双气泡图的方式,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作比较,中间交叉的部分为共同特性,中心圆圈两边的为不同特性。总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分析知识点所包含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用“思维导图”组织小组讨论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应用广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但当前初中化学小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教师往往忽视小组讨论的时效性、讨论的方式方法要求,极容易造成小组讨论的跑题,降低教学效果,使得合作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讨论也需要有一定的问题线索进行引导,而思维导图就有助于推动小组讨论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讨论问题进行筛选和设计,确定相应的主题及次主题。其次,让学生自主整理好讨论中所涉及和应用的相关知识。这样既能确保讨论的主题和思路,同时还能将讨论的结果也整合在思维导图中。当然,依靠思维导图确定讨论课题的步骤后,在讨论的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还能不断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用“思维导图”整合板书

教学中清晰明了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缩短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板书的设计中,使板书内容更加结构化和清晰化。在板书的书写过程中,教师应将知识点的关键词写出来,并以此形成知识结构图。知识结构图能够将课堂中的重点内容呈现出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中,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经常混淆,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学生也经常表达不准。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将易混淆的知识点关键词总结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在板书时,也可以利用流程图将事物的先后顺序、内在逻辑表达出来。流程图是从事物变化的先后顺序角度出发,分析化学现象的发展。例如,在鲁教版《水的净化》教学中,净化水的物理方法多样,教师就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将净化的流程、净化适用的物质、方式方法表述出来,达到知识点内化的目的。

四、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初中化学知识繁杂,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率,强化复习效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初步开展知识内容的复习。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进行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再去发现问题,丰富认识,从而再去修正思维导图。例如,在复习鲁教版《常见的金属材料》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金属为关键词进行自主的思维导图设计,然后开展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解读,再回答相应问题。利用思维导图既可以将相关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重点。可以说,绘制思维导图是一个良好的复习方式和手段。以树状图形式的思维导图为例,它是以“树”的形式将分支的小点与主干知识点建立联系,能够实现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细化,主要用于分组或分类。在制作“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并使整个知识体系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例如,在鲁教版《常见的金属材料》中,不同金属与酸碱反应差异较大,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式也极为不同,树状思维导图能够详细地将其总结归纳在一起。

(《山东教育》2019年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