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学规则再解读
发布日期 : 2018-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时庆利
在这复杂多变的教改理论中,“传统语文教学”的很多理念很容易被忽视,而语文教学又是非常讲究“本根性”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是“守正出新”——在传统中守正,在传统中创新,以此而论,传统语文教学理论不失为现代教学的准则之一。
一、“诗无达诂”的个性化解读
“诗无达诂”,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诗无达诂”,原来是指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后发展为对诗歌及文艺的一种鉴赏观念,其实质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在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中,又因为诗的含义常常并不十分显露,甚至于“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加上鉴赏者的独特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样的一首诗,经常因为鉴赏者的不同而导致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这一点在中国古文论中亦有很丰富的论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常识,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笔者看来,传统的“讲读”模式之所以需要进行改革,不是因为它的“讲”和“读”,而是因为它在“讲读”时过于强调“理性”的单一的解读。新课标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阅读课是在老师指导下的一种学生群体阅读,但群体阅读必须要以学生个体阅读为基础,应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依归,从而把我们的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下,加深对文本理解和体验,有较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这一境界的乐趣。而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二元价值判断的“理性”,过于强调了“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这种做法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牵引着学生的思维向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结论上引,没有考虑学生的独特体验,没有关注学生的独特认识,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激活主体的内在原动力,让学生发出质疑的声音,发出讨论的声音,能够真真切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真正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倾情于个性的阅读。
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涵泳性学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就是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涵泳创造过程。“入乎其内”就是充分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强刺激”,让学生对文字进行解码,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感受作者的观点态度,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过程。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学生只有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设身处地从作者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才能深入地懂得作者的看法,心灵与作者碰撞,感情与作者共鸣。
“出乎其外”,是指在情感伴随下的思维活动中,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审美再创造,从文学作品的表面结构获得深层次的含义,对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美进行欣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理解。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的融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具有成人的思维模式,学生只要达到了自己从未有过的认识水平,能对文学作品谈出自己的一点感悟,就是一种再创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对话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情感换位的方法,即走进文本,进入角色。将作品中产生的刺激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对客观事物拥有自己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使个人的性情得到陶冶,使个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入乎其内”,和作者心心相印;“出乎其外”,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这样的阅读教学必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一定会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以意逆志”的探究性学习
“以意逆志”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理解诗的方法,为孟子提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认为,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断章取义地曲解词句,也不能用词句的表面意义曲解诗的真实含义,而应该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心志。“以意逆志”其本质就是要求读者用自己的理解去与作者的本意碰撞,这样的一种阅读思想强调了读者应当立足于作品,但又不能局限于作品,提倡将主体置于客体之上的、读者为主作者为辅的读书方法。
探究性的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基本前提,以教材文本内容为基本探究方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为学生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自主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教学活动。
阅读行为从微观上说,是阅读个体从读物中汲取和消费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别人无法代替的,是容许偷懒的。鲁迅说“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郭沫若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些读书箴言,都强调了自主阅读的最可宝贵的品格。“以意逆志”式探究性学习,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去阅读,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阅读,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然而有些阅读教学总是教师首先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造成了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走的局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在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旗帜下,让学生离开老师的引导,只是一味地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也是不现实的。这偏离了新课标的真正内涵和正确轨道。所以,教师的指导作用仍不可忽视,但应该坚决杜绝越俎代庖的做法,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最原始也最“语文”的阅读,向学生本位阅读的回归。
语文教学改革绝不意味着抛弃所有传统,相反,应该从传统教学的富矿中寻找到当代语文教学的新路。这对于开创语文教学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山东教育》2018年9月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