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幸福,让我高飞

发布日期 : 2018-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给我幸福,让我高飞

——山东省东平实验中学幸福教育巡礼

  

 

幸福仿佛是突然降临的。

仅仅不到一年,一所学校从管理、风气、教学、成绩到信心、声誉就实现了全线回升……回溯这一奇迹的取得只因“幸福”二字,而成就它的缘由只因一个人的到来。

 

引领: 向着幸福起航

 

1.再振雄风

东平,西临黄河,东望泰山,历史悠久,文脉绵长。东平实验中学始建于1986年,现有学生4560人,教职工252人。20118月,东平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公开竞聘实验中学校长,时任东平县明湖中学副校长的殷复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履新实中校长,那年他40岁。然而,对于殷复科来说,这绝非一次诗意的提拔,而是一场搏命的开始。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的生命撂给了实验中学和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不是出于逼迫,而是出于责任和使命。当年9月,在全县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殷复科慷慨陈词:“东平教育上不去,实验中学难辞其咎;东平教育振兴,实验中学一马当先。”显示出他博大的勇气和担当。

说到做到。他向教职工提出“向我看齐”,他要“办一所优质学校,让东平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为此,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梳理思路、思考方案、找寻办法,数年坚持。“不是不想睡,真是睡不着啊!”殷校长解释说。针对实验中学的现实情况,他首先明确了“教师抓思想、学生抓行为”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公平、发展”“质量第一”的治校理念,健全了“四四六”管理体制,和“严格、精细”的管理方针,提出了“一二三四”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了“教师素养提升、课堂效能提升”两项工程。学校面貌随之焕然一新,质量全面提升。仅仅一年,学校的各项指标包括中考成绩均列全县第一。校正了方向的航船自此劈波斩浪,高帆远航。而新来的殷校长也以他宽厚善良的笑容、谦和风趣的谈吐、敏锐深邃的思考和严谨求实、克己奉公的作风赢得了师生的拥戴。初战告捷,作为“向我看齐”的榜样,殷复科实现了他最初的引领。

2.二次创业

时间来到2016年,实验中学已是兵强马壮,殷复科实践了他“东平教育振兴,实验中学一马当先”的铮铮誓言。坚实的基础,高昂的士气,催生着实中人更加高远的发展愿望。2017年,殷复科带领学校开始了二次创业,目标直指幸福教育,并据此制定了“规范落实、发展提升、品牌建设(20172019)三年发展规划”。而今,这些规划、愿景正在成为现实。办学实绩持续提升,在2018年全县办学水平观摩评估中,实验中学名列初中组第一名;品牌建设成效显著,“问题驱动课堂”走向全国,“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列为全县标杆;家校共育全省领先;竹竿舞、轮滑、合唱、器乐等社团活动高端大气。学校也因此成为东平初中段唯一的省级规范化学校和省初中学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等。其间的2012年,为了挽救濒临倒闭的一所乡镇中学,领导决定让殷复科兼任这个学校的校长。两校相隔五十多公里,殷复科再次用自己的精神和智慧令这所学校绝处逢生。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样的雄风再振,殷复科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事业的全心投入”,这是殷复科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对待事业的常态。20118月来到实验中学后,严峻的现实让他夜不能寐,持续的操劳令学校的面貌迅速有了好转,而他自己却被这辛劳击倒在了病床上。那年11月,殷复科在济南做了平生第一次手术,手术进行了整整七个小时,而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学校、老师、学生。

然而,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20133月,他唯一的女儿查出重病,殷复科辗转于北京、天津与东平之间,在为女儿求医治病的同时也不曾耽误学校的工作。一次,殷复科又要连夜赶回东平,女儿紧紧抓住他的手,虚弱地说:“爸,能多陪我一天吗?”那一刻,殷复科心如刀绞,但他强忍着对女儿说:“妞啊,学生们还等着我呢。”女儿点点头松开了手。殷复科冲出病房,那一刻,他泪雨滂沱。

有一个人,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师如兄弟姐妹,爱教育胜于爱生命,他,就是东平县实验中学校长殷复科。

3.迈向幸福

思想是最高的引领。随着学校质的改变和提升,殷复科开始思考支撑学校未来更大发展的办学思想体系。时间回到2017年前。“幸福”,当这两个擎天巨字跃入心间时,殷复科瞬间感到仿佛有光照亮了实验中学的前程。

的确,人类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是指向幸福的。如何培养幸福的人,始终是教育的核心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和终极性价值。”

所谓幸福教育,是将幸福作为核心和终极价值的宏观教育理念;是一种将幸福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教育所赋予人的知识、能力、智慧、品格、精神、价值和创造为幸福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幸福则时刻为教育导航;它不仅指向师生当下的幸福,更是成就未来的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哲人说,幸福是快乐、是道德、是意义、是感觉、是能力……都是,又不全是。从人的需要以及求得满足的方式出发,马克思阐释了幸福的本质:“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如此,幸福就是人的本性需要的满足——自然的、社会的、自由的。就培养学生而言,即是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旨归——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殷复科带领学校开始了幸福教育体系的构建。

他们确立了“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发展愿景、以“幸福教育”为核心理念,围绕“建设幸福学校,打造优质初中”的办学目标,将“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作为学校校魂,以培养“习惯良好、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幸福公民”为学生培养目标,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平实中特色的幸福教育发展之路,这就是:以思想引领建设幸福学校,以问题驱动课堂打造幸福课堂,以专业成长发展幸福教师,以幸福德育培养幸福学生,以家校共育成就幸福家庭。乘着幸福教育的东风,实验中学再次扬帆起航。

然而谈及幸福,必有一个词如影随形,这便是辛苦。应该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而教育与幸福也似乎渐行渐远。这当然与应试教育有关,但也不能排除一段时间以来片面强调快乐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幸福不是一味的快乐,幸福教育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层面的快乐与轻松,而是一种受教育者对人生价值实现的积极稳定的体验,既包括乐,也蕴含着苦。那些充满着肤浅甚至虚假的笑声的课堂,留下的只能是知识的空白和思考的缺席,最终与学生一生的幸福追求相背离。

对此,殷复科的主张清醒而务实:“要让孩子知道,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不需要刻苦学习。”在《请告诉孩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文中殷复科这样告诫说,“要让孩子知道,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要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要从小树立起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用奋斗赢得幸福的人生!”

正是出于这样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东平实中的幸福教育才走得扎实、快乐而卓有成效。毕竟,愉快的负担不是负担;“三观”既正,辛苦亦是幸福。

 

半天无课日:铺就幸福教师之路

 

“大家都知道,只有老师群体的崛起,学校才会高质量发展。”殷复科说,“一所学校,教师永远是主人。‘主人’的专业能力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一就是教研能力:合作、共享、反思。因此,校长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全体教师都有施展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于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大的教研平台——“半天无课日大教研”在东平实验中学应运而生。

1.合作与共享

“半天无课”是指一周之内每个学科固定一个“半天”的时间进行集体教研。在这个“半天”里,某一学科的所有老师都不安排授课任务,以便于该学科所有老师齐聚一堂进行研讨活动。这一教研形式起于2014年,而今已形成了“定课—磨课—讲课—说课—议课—备课”六大环节,其主要内容就是每周的活动确定一个课题(章节或课文),在本学科教师集体磨课的基础上,集中听取主讲老师的授课以及说课和反思;然后集体评议,指出优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最后通过二次集体备课进一步提升授课质量。

在这项他们独创的大教研活动中,还有局部的小创意,比如“听课”。他们把听课内容细分为教师、学生、总体效果三部分,包括学习目标、问题设置、语言教态,学习方式、思维能力、知识掌握,课堂理念、课堂效果等共21个角度暨观测点,听课老师各据一“点”,不仅针对老师,也针对学生进行记录、思考,并做出评价。使“听”由此变得具体扎实有效,避免了无序与空泛。还有“议课”。全体参加活动的老师都要发言,校长也不例外,而且必须谈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当问及怎样想起这样的听课方式时,殷复科笑笑说,别忘了我当过三年的高中政治教研员啊!

来看一位英语主讲老师在议课环节的记录(摘要):

教师1:导入部分用Free talk和图片形式让学生讨论暑假曾经去过的地方,并引入新加坡的话题,基本上做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导入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暑假参加了去北京游学的活动,可以就势让学生讨论一下北京,并用思维导图展示如何介绍一个地方。然后再展示新加坡的图片或小视频,导入新课。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2:预习检测部分没有涉及句子。后续的预习检测中要注意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句子,全方位地检测学生的预习状况,更多地了解学情,以便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

教师3:快速阅读设置的优点是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了本篇课文的框架结构和主题。不足之处是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没有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建议在分层阅读前通读文章,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框架有整体理解,并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设计问题,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4:关于不放弃一个学生的课堂理念。本节课提问学生的覆盖面积大约有三分之二,基本上做到了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但是依然存在对后排学生关注度不够的问题。后续要加大对后两排学生的关注力度。

教师5:本节课过于平缓平淡,感觉总是在跟着老师设计好的框架走,学生的课堂生成比较少。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度,问题设计低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要能让学生够一够摘个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有利课堂生成,学生才能把知识学透,学扎实。

在半天无课日活动中,每位主讲老师课后都要认真听取同科教师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出书面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的教研形式,面广、务实、针对性强,一人讲课,全体受益,充分体现了殷校长“合作、共享、反思”的教研思想。

2.平台与成长

除了半天无课日,实验中学还为不同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发展平台。他们组建了“教师发展共同体”,举办了诸如骨干教师立标课、青年教师达标课、人人公开课,与洋思中学等全国名校同台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等。他们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名师们平时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周末他们又会走进社区开展义教活动,既体现了名师的价值,也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

“青蓝工程”是学校专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的平台。师徒结对教研、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验收、教学基本功大赛等,让青年教师在结对师傅的帮助下,有的放矢地加强锻炼,迅速提升了业务能力。

他们还与名校结盟,实施专家引领,创办《求索》校刊,鼓励教师们走出去参加各种培训。如今,随着学校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校长、主任和越来越多的老师应邀到外校、外地传播办学经验。就在今年5月,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十一省十二校”课堂改革成果展示暨深度教学研讨会上,来自东平实验中学的陈越主任做了“幸福教育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主题报告,张燕、袁昌梅老师分别展示了语文、英语两节“问题驱动课堂”,受到与会同仁们的高度赞赏。“听您的报告让我们忘记了时间!”主办方称赞道。

3.自由、解放与风格

半天无课日大教研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给了他们自由翱翔的天地和能力。

自由,是幸福教育的根本性存在;解放,是达于自由的唯一路径。给教、学以自由,让师生获得解放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因此,在东平实验中学,虽有统一的教研、统一的备课、统一的目标要求,但同时也鼓励各科依照学科、年级及不同课型的特点调整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由此,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这样的课堂——

这是一节六年级(这里是五四学制)的作文课。恰逢六一儿童节,作文自然从节日开始。第一节课是诗歌朗诵比赛,这是这个班的传统项目,于今已经是第十二届了,本届的主题是“再见‘六一’儿童节”。

当小主持人“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生日”的话音刚落,全班顿时响起《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激情瞬间被点燃了!老师开始布置学习目标与方法:安静地听,仔细地看,细细地想,把亮点和感想记下来。随后是学生分组上台朗诵,只见十几个孩子走上讲台,粘气球,挂彩带,拉标语,捧起鲜艳的讲义夹,童年的追忆和对青春的向往便飘散在教室里:“童年的欢笑,童年的泪水,童年的一切随风去……渴望自己快点长大,让梦想为自己开阔视野……”屏幕上同步闪过一幅幅同学们的笑脸:在教室,在家庭,在田野,在海边……那是他们童年的记忆与欢乐。“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当罗大佑的《童年》在全班唱响时,每个人的眼中都已饱含泪水。

第二节的作文课是把这次朗诵会描摹下来。有了实际的观察和真情的铺垫,作文自然水到渠成。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习作:

“朝阳班这个充满爱的家园今天举行了第十二届朗诵赛。这是有史以来最美的朗诵赛,让感动与爱在教室流淌,让信心与成功灌满每个人的心田。”

“天哪!这个小组的道具里居然有彩灯,还有拉拉队,还有现场吉他伴奏,末尾时还撒了千纸鹤!一定是代表乘着梦想飞翔吧?”

“听着陈宇璇他们的朗诵,我回忆起了童年的一些事情,满地爬追小狗,把星星画成米老鼠,一走路就像一个小笨蛋。”

“我乘着那只最大的帆船,向童年挥手告别。别了,我亲爱的六一儿童节,别了,我绚烂多彩的童年,别了,我的小学时代。”

“时光飞逝,我们最后一次朗诵赛已落幕,我们的童年也渐渐远行,我能否保住我童年的单纯善良,能吗?”

好的作文必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入情入境入心,才能有思绪的奔涌、优美的语句、真挚的抒怀,生活的感受才会如情感的小溪汩汩流淌。这就是写作,这就是自由与解放的课堂,是师生共享幸福与快乐的天地。

4.关怀与满足

凡在实验中学工作的老师,都会感到一种幸福的存在。多年来,学校一直向教师传送这样的观念:学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通过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生活会,充分体现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学校的重大决策、人事变更、晋级评优等各项制度的制定,都充分征求教师意见,做到“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让每个教师在学校有地位、有尊严、有心理归属感。

幸福就是满足需要。学校尽力关心教师的生活,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还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教师精神生活需要;为教师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以满足其对荣誉和尊重的需要。学校对外出讲课的老师提供全程服务,协助备课、安排生活、车接车送。每年,学校都会看望80岁以上的教师父母,询问生活和健康状况,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所有这些极大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一人有困难、大家齐心帮”已经成为实验中学的优良传统。一位教师生病了,学校还没做出妥善安排,老师们已经主动地先把工作接了过来。那年,杨老师女儿摔断了胳膊,全年级的英语教师马上组织起来替她上课,让她安心伺候女儿整整两个月。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杨老师的两个班级的英语成绩竟然比其他班级都高!这就是无私的力量,团结的力量!诚如殷校长所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唯有热爱,才能忠诚。教师的一生不会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定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定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实验中学正是靠着这样一支忠诚可爱、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奉献着生命,也为学校增添着光彩。2017年,学校19名教师参加县优质课评选,17名获得一等奖;5人参加市优质课评选,全部获得一等奖。更有老师喜获泰安市物理优质课第一名、语文优质课第一名和市首届名师风采大赛金奖,还有教师被甘肃、天津等外省学校聘为指导老师。实验中学也因此成为泰安市教师校本培训示范校。

 

问题驱动课堂:打开幸福学习之门

 

在殷复科眼里,课堂是学校之魂。然而,如何才能为之立魂,并由此提升教学效率?东平实验中学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这就是以“问题驱动课堂”打造幸福课堂。

2011年,实验中学正处在低谷状态,教师倦怠,学生厌学。症结之一在于“满堂灌”,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死,师生严重缺乏幸福体验。这年9月,随着新校长的到来,学校开始实施课堂效能提升和教师素养提升两项工程,确立了“一体两翼四环”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中学自此真正走上了课堂教学改革之路。2015年岁末,“问题驱动课堂”的理念和架构基本形成,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参考》介绍了他们的问题驱动课堂。同年,问题驱动课堂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三五重点研究课题,成为全县唯一的省级立项课题。

问题教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在近代,美国杜威的“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也是问题教学法的源流;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的观点,以及认知发生论对12岁以上儿童思维特征的描述等,都着重强调了问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据此可以认为,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课堂。即教师将要讲授的知识通过主问题和问题串的设计,使之蕴含于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回答或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过程中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等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东平实中为“问题驱动课堂”设立了“不放弃一个孩子,从最后一名孩子抓起”的“重心下沉式”课堂理念,制定了“知识问题化、结构整体性、学生主体性、精讲精练”四项原则和“先学后教、问题驱动、降低重心、整体推进、知识清单、滚动检测、模式引导、合作学习”的课堂策略。

问题驱动课堂关键点是教学问题设计,它即非简单的“你问我答”,也非灌输式的“满堂问”,以及忽视教师主导、丢弃文本“重点”的“开无轨电车”。而是把问题作为组织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纽带,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任务。那么,问题来自哪里?

首先是从学生预习的“文本献疑”中综合概括而来。预习规定要有“文本献疑”这一项目,并以“你提出问题的质和量”作为预习作业质量的评价标准。待学生的预习作业交上来,再进行问题的分类整理,明了学生的“不懂之处”,为自己的备课提供最为原始也最为有效的资料。接着依据他们的“普遍”问题,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种问题既符合学生的需求,又抓住了重点难点,可谓两全其美。

其次是把教师对文本的认识转化为问题。并且强调不能过分依赖“教参”“教辅”,要通过独立思考把自己对教材的认知提炼成为教学问题。

第三是从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中得来(即课堂生成)。这些珍贵的“思维火花”往往会成为理解课文难点的钥匙和引导学生提升认识的阶梯。对于学生的一些“奇特见解”和“出格”看法,应特别给予引导和鼓励。当然,光抓住“思维火花”还不行,还要迅即把“火花”燃烧成“燎原之火”。

第四是把教学的重点目标内化成问题。文本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忽视文本的作用势必造成“开无轨电车”的结果。教师必须以问题确保学生理解领悟的正确方向,提升学生理解领悟的深度与准确度。

幸福有三个主要成分:愉快、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问题驱动课堂”强化了课堂效能,给了学生更多的获得感,此为充实和意义;它所营造出的自由、自主、自立的课堂氛围,则使师生在愉悦中感受到了幸福。而今,这一课堂模式不仅在校内开花结果,业已走出东平,走进泰安、潍坊,走向了天津、安徽、武汉……

 

幸福德育:奠定幸福学生之基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有一个观点:幸福的源泉必然是道德,道德必然会带来幸福。善的生活,好的行为就是幸福。追求幸福的过程也就是道德完善的过程。的确,幸福教育与德育的根本职能都是立德树人,二者有着同一的教育过程。人性内在的善良的道德基因需要教育去唤醒,人类美好的道德品行需要教育去完善。道德与幸福,同生共进,相辅相成。在这一意义上说,幸福教育就是一种德行教育,其目的正在于“让生命幸福成长”,让学生“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以培养“习惯良好、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幸福公民”——这是东平实验中学的教育愿景,也是幸福教育至高的境界。

实中坚持“全员德育”“学科渗透”“学生自治”的德育方略,构建起了幸福德育体系,即“自主管理、多元评价、成长档案”三个平台,“行为习惯、感恩励志、安全法制”三个主题,“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三个节日,“崇德、尚智、蕴体、健美”四项课程,开展了田径、球类、陶艺、舞蹈、合唱、吉他、古筝、葫芦丝、书法、跆拳道、竹竿舞等社团活动。每逢周三下午,全体社团同时活动,他们称之为“快乐星期三”。在诸多社团中,“竹竿舞”堪称精品。这一源自黎族的民间舞蹈表演给远隔千山万水的东平孩子带来了无比快乐。届时,操场上男女少年组成若干方阵,不时变换着队形,在节奏铿锵的竹竿碰击声和“嘿!呵!”的呼喊声里敏捷地腾挪跳跃,豪迈而又洒脱。

实中的幸福德育还突出体现在习惯养成上。在老师们看来,好成绩离不开好习惯,好习惯体现好修养。“开学伊始,学校开展了‘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便成为我新学期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端正三姿,穿全身校服,三分钟铃响进课堂,规范错题本和课堂笔记本的使用,下课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购买零食……月末我班开展了‘养成好习惯,文明实中人’活动,选出班级文明之星予以表扬。在榜样的带动之下,班里的每位同学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个文明的实中人。”一位班主任这样介绍自己的管理办法。

此外,学校还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作为幸福德育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开展研学活动。

东平历史悠久,文脉厚重,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闪耀,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水工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历史厚重的博物馆、精致迷人的稻屯洼、巧夺天工的戴村坝、南水北调水利工程、革命根据地月岩寺、气势巍峨的祝家庄,水浒故里罗贯中纪念馆、妙趣横生的民间手工艺……生动领略到了家乡的悠久历史和秀丽风貌。他们还组织孩子远赴北京等地开展游学,在“行”与“学”之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在植树活动中,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栽下“心愿树”,系上写有名字的认养牌,以此和小树来一场成长赛;共同种下一棵“共育树”,以此表达学校和家长培育孩子成才的殷切希望。

学生的幸福,离不开家校共育。

学校形成了“一、二、三、四”的家校共育体系,即“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同行者”的理念,完善了“家委会机制、评价表彰奖励”两项机制,搭建了“家校共育工作坊、家访工作室、《牵手》刊物”三大平台,开展了“亲子活动、双进活动、实践活动、提升活动”四项活动,凝聚起家校共育力量,共同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建立健全三级家长委员会,在全市首创家长住校办公。坚持家长参加学校行政办公会、走进课堂听课,到教师办公室巡查,在餐厅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学校所有活动,如开学典礼、校园文化节等都邀请家长参与。开设“家长学校”,开发家庭教育课程,每月举办一期专题讲座。每周五下午值班校长与来访家长亲切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各班级也开设了各种与家长联系沟通的渠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诚然,美好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均衡与充分的发展就是公平的发展。由此观照东平实验中学的幸福教育——“让生命幸福成长”,打造幸福课堂、发展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成就幸福家庭,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正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幸福所在吗!

 

(《山东教育》20189月第2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