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出有温度的初中历史课

发布日期 : 2018-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   宋春波

 

“温度”一词,本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把它用于课堂教学中,何谓有温度的课堂?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叶小兵教授指出:“初中的历史课应该要上出温度,而不应该只追求深度,要让学生感觉课堂上的每一样东西都值得期待,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究热情,不知不觉获得情感的提升……”那么,如何上出有温度的历史课?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大胆取舍,让课堂跟着学生走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是没有完美的教材,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通常情况下,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和学习者真正所需要的内容之间可能会存在不完全匹配的情况。因此,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需求,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如,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一课,包括“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皇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三个板块的内容,传说与考古发现交织在一起,时间久远、内容晦涩。如果按部就班、循着套路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办?我冥思苦想破解之道,最后横下一条心,重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黄帝炎帝”“尧舜禹”这两条主线铺陈教学内容。前者突出“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字、音律、算盘、缫丝的诞生,形成对中华远古文明的认同、尊崇与敬仰;后者则梳理“尧舜禹”之间的传承,以及在传承中不可忽略的禅让制与大禹治水两个关键性节点。

现在不是讲“关键少数”的重要性吗?历史课堂更应该围绕“关键少数”做足文章,凡事皆有纲,纲举目张,对于历史课来说,这“纲”是什么呢?就是那些事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少数”环节,这些环节突破了、夯实了,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知水平便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几个问题:“关于黄帝和炎帝,你都知道些什么?”“为什么中国历史的源头上就有‘治水’的现象?为什么很多国家早期文明史中也不乏‘治水’的记载?水患多说明了什么?‘治水’又寓意着什么呢?”这些开放性的话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果然,学生们也有不俗的表现,有的讲到黄帝陵,讲到不同的省份都在争祭奠黄帝的正统地位,讲到黄帝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心目中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讲到黄帝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有的讲到水患多是农耕文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水患多说明早期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的被动与保守,治水则是一种昂扬向上、蓬勃进取、追求进步的民族精神的反映。

学生们直面挑战性问题时的出色表现,令我惊喜,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课堂中整合使用教材资源的信心。实践证明,不经过深度整合和有效开发的教学资源是不会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的,自然也就不会具有生命力。唯有取舍有度、深度加工的教学素材,才能激发出学生对历史课的浓厚兴趣和探究热情。

二、巧设环节,让学生感到有话说

历史课要想做到有温度、有质感,那就必须腾笼换鸟,腾出必要的空间与时间来,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有话说。

如,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包括“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中国的狂潮”三目内容,容量相当大。如果不更新观念,转换思路的话,任何一个板块,都可以耗尽一堂课的能量。解决的办法,唯有一条,那就是让学生说话。好在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历史并不陌生,在一个资讯极为发达的开放时代,各种媒体的全方位介入,早已使得历史课的“门户”洞开了,无孔不入的历史资讯,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空环境中进行淘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舍有得、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让历史课干最该干的事。

第一个板块:我言简意赅地处理为牙山丰岛、平壤、辽东、黄海和威海卫等五大节点性事件,中间穿插旅顺大屠杀,侧重点则放在“为什么中国会败”的分析上,学生条分缕析:落后的制度,无良的官员,仓促的被动应对举措,李鸿章的私心杂念,甚至还有日本举全国之力应对这场战争,日军完善的后勤保障,日本成功的国际游说和外交公关让列强没有站在中国立场上,分析得头头是道,观点不同,依据各异,多样化的历史资讯,凝聚到课堂之中,分享、碰撞、点化、升华,师生共同努力,历史的经验教训呼之欲出,这不正是核心素养的一种集中折射吗?

第二个板块:我将着力点放在将《马关条约》与近代史上其他不平等条约的对比上,有了参照系,才更加凸显这个条约对中日两国命运的深刻影响。

第三个板块:瓜分狂潮,我插入德国对青岛的侵占,由乡及国,缕缕乡愁,生成于课堂之上。乡土历史最能唤起乡土情怀、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不正是历史教学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境界吗?

三、创设情境,建构起学生与历史的对话

历史课要想做到有温度,就要创设多种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使课堂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同身受。

如,执教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我引用了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北美大陆)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

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葛底斯堡战役作为美国内战的转折点在教材中并没有提到,我之所以进行补充“葛底斯堡演说”教学,一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内战中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意义,二是通过演讲使学生很快想到《独立宣言》的内容(“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一切人生来平等,难道这不包括黑人奴隶?)及其所确立的美国立国原则——自由、平等。南北战争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使先辈们创立的自由国度完整地延续下去,而不致分崩离析。

通过选用林肯的演讲,学生被深深吸引,让学生诵读这篇演说,体会其中的深意——这场战争的价值何在?它真的伟大吗?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点结合起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部编本历史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上出有温度的初中历史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契机。作为教师,要不断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流程,选取丰富、鲜活的史料,拉近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让原本高高在上、干瘪枯燥的历史变成更加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情境和形象,让学生实实在在触摸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山东教育》201812月第5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