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平度一中创新发展的新探索

发布日期 : 2017-12-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本刊特约记者   姜宝虎

 

饱满的瓜豆,尽情地酝酿着淳美的汁浆,在金色的阳光下自由成长;红润的果实,酣畅地吸纳着天地的灵气,在清凉的秋风里轻轻摇曳;矫健的鹰隼,舒展地挥洒着搏击长空的梦,在辽阔的蓝天下静静翱翔……天高云淡,秋色满园,九月的平度一中迎来了一年中最丰美的收获季。

前不久,刚刚从这里走出了1900名高三毕业生,其中达到今年山东省自主招生录取线的有1284人,达到普通本科线的有1894人,本科达线率达到了令人惊喜的99.7%。时下,这些抱负满心、胸怀天下的莘莘学子,正精神抖擞地在北京、上海、香港、纽约等地的高等学府里集结。与此同时,一批更加朝气蓬勃的面孔,正在平度一中古朴典雅的校园里汇聚。和谐开放的环境、浓郁端正的学风、辉煌悠久的校史、敬教乐学的师生……以人为本的平度一中,处处都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熏染和浸润着学子们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心灵。

最近十年,随着生态教育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平度一中积累起了成熟的办学经验,蓄积起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了特色鲜明、底蕴丰厚的生态教育管理品牌。生态教育,已经成为引领平度一中向着全国一流名校的行列不断跨越的一面旗帜。

 

再出发”引发的争论与思考

小小生态园牵出生态教育大战略

 

平度一中这所始建于1902年的百年名校,始终高举着探索与创新的大旗,书写着与时俱进的新篇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10年,正是平度一中向着全国名校不断迈进的加速期。高考成绩被当地百姓津津乐道,100多名优秀学子被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名牌高校录取,500多名学生在全国各类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郭朋章,山东省人民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于振玺,山东省优秀教师王德林,“感动青岛”人物王志锋以及青岛市特级教师张克平、高福荣等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名师;在省重点中学、全省首批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文明单位等殊荣的基础上,平度一中又连续获得了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十一五”科研杰出单位、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学校、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秀生源基地、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和称号……但在平度一中校长刘晟的心里,这些辉煌的成就并非一所全国名校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响亮的教育品牌。

刘晟的思考正是中国高中教育所普遍面临的难题。让时光回溯到9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改风暴正在山东酝酿。2008126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正式拉开“素质教育新政”帷幕,“再出发”也一度成为2008年山东教育界最炙手可热的“名词”。

那一年,“再出发”同样深深震撼着平度一中的当家人刘晟。此前的5年,正是平度一中凭借着连年攀升的高考升学率而风头正劲的时候。但高考一本达线人数不断创造的新高,由此引来的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追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各界如潮般的赞誉,并没有让刘晟沉醉于喧嚣与浮躁之中,相反,“再出发”就像一颗钉子紧紧地楔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始终没有停止对平度一中未来的思考与追索。

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开放的视野、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厚的知识素养、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作为一名百年老校的校长,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作为一名在农村广袤大地上从教育最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刘晟当然知道素质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高中课改如何推进?承载着高考重压的平度一中怎样才能轻装上阵?

“素质教育不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选项,不能说我们做到哪些选项了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了,人的培养必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让刘晟冥思苦想的这个“工程”和“体系”终于迎来了破题的良机。

2008年秋天,校园西南角上一块面积近60亩的闲置用地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整草坪,建花园,种果树,搞雕塑,做休闲?对于这块地的规划和使用,大家议论纷纷。“现在一中的这些学生甚至是年轻一代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可是他们中有多少人种过菜、养过兔子、喂过羊?更不必说了解什么农时农事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了。这些农民的孩子、土地的孩子,连中国最传统的农耕文化都不了解,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刘晟当场拍板,把这块地开辟成一个小型生态园,专供学生们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使用,每个班每周都要拿出两节课的时间到生态园里进行实践劳动和研究性学习。

“我们的老祖宗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的土壤,同样的环境,因为种子的不同而最终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即使是同类的种子,同样的环境,结果有的长得又高又壮硕果累累,有的蔫了吧唧半路夭折,有的却只开花不结果……如果把每一个生命都看作是一颗种子的话,他们的成长与成才不也是要符合自然规律吗?!”直到如今,闲来无事或者是有人来平度一中参观,刘晟必去的地方肯定是校园里的这座“生态园”,因为正是这座小小的生态园,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灵感,让他和老师们有了更多对生命、对成长、对育人的新思考。而每个周二的下午,生态园都成了平度一中师生们最开心学习的乐园,成群结队的学生和生物社团、兴趣小组三五成群的同学,在生态园里劳动实践,开展各种课题的研究性调研。从课堂到生态园,从生态园到社会,从社会再回到课堂,平度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教育体系。从生态园的建设,到生态校园理念的提出,到生态管理、生态课程、生态德育等生态教育整个体系的探索与成熟,经过近10年的不断发展,“生态教育”终于在平度一中落地开花,并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自然,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母,人类之师。生命,只有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才是最健康、最持久、最富有活力的。人是万物之灵,他的体魄、心智、情感、态度,都需要可持续最大化的发展,只有生态教育所提供的丰厚土壤和环境,才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刘晟说。平度一中生态园里有300多种植物、100多种动物和昆虫,无论是实践劳动还是研究性学习,足够让师生们找到属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生态园不仅仅只是一个劳动实践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乐园,更是一个可以让全校师生感受自然规律、感悟生命价值的精神伊甸园,一花一果一世界,其实大自然才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让刘晟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经过近10年的求索与积淀,这种师法自然、返璞归真、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生态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已经让平度一中彻底走出了当年“再出发”的迷茫与彷徨。生态教育,让平度一中在现代教育的喧嚣之中找到了方向,享受了阳光,看到了希望。

 

一封青年教师来信引发的震动

评价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2500多年前,孔子登高望远、放眼天下,从容淡定间淋漓尽致地体验到了自由的愉悦。自由是一种境界,对于教育而言,自由则是尊重生命、解放心灵,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至高境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陈旧意识,围绕高考成绩的地方政绩观,让关于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的争论直到今天仍然吵得沸沸扬扬。热热闹闹搞素质,踏踏实实抓高考,高考独木桥面前,谁敢轻言“解放”!

“与平度一中出了多少个状元、考上了多少名牌大学相比,我更关注的是一中毕业生离开一中后的发展情况。如果教育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人’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我理想的教育是生态的,是完全按照自然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信步一中校园,生态园里瓜果满架、鸡鸭成群,办公楼前百年老柿树、老石榴树枝干虬劲、硕果累累,教学楼旁姹紫嫣红、荷香浮动,操场上空呼啸而过的群鸽将清脆的鸽哨拉得嘹亮而悠远……天遥地阔、万类竞自由的生动场面常常让刘晟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学生个性的解放、生态教育战略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扎实推进,关键在于校长和老师。而在个人发展的漫长道路上,教师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什么,曾经作为老师和如今成为校长的刘晟再清楚不过。老师个人专著,学校负责联系出版社;老师外出培训,学校出钱从不含糊;老师买回的书籍资料,学校全部报销;老师的课堂创新,学校请来专家学者全力支持;老师的家属生病、孩子上学和就业,学校也都会有专人负责协调帮办……但在刘晟的心里,这些还远远不能触及教师内心深处的饥渴。他希望的是在平度一中的这方沃土上,在平度一中的500多名教师中,能够真正冒出几个、十几个“导师”级的名师和名家,以此为领头雁,带动首席教师、星级班主任工程建设,进而再影响和拉动一大批骨干教师的成长,最终在平度一中形成“全员育人”的生态教育新格局。

那年春天,一个年轻老师的来信让刘晟感到兴奋。在信中,这名叫迟伟杰的语文老师向校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平度一中要做全国名校,必须培养一批学者型的教育名家,优秀的教师不能只是一个只会带着学生解题的熟练工,而更应该是一个学养丰厚、品位高尚、理想高远的“文化人”。“这不仅是一个年轻语文老师的追求,也应该是平度一中每一个老师的追求,平度一中的老师绝不能一辈子都在高考的路上跑死!平度一中要搞生态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师成长的生态化!”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这个年轻教师的建议,刘晟专门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专题探讨。“平度一中的学生要有自己的导师,我们要设首席教师岗位,要设名师岗位,要设骨干教师岗位,要让这些名师的待遇、威望和享受的成就感,都远远超过校长!”刘晟的承诺让整个平度一中的老师热血沸腾。

然而,导师制度的确立,首席教师的评选,名师团队的建设,绝不是设置几个岗位那么容易,更不是发发聘书和奖金那么简单。刘晟推行名师战略,第一刀就砍向了陈旧的教师评价制度。经过近半年十几次专题讨论修订的《平度一中教师工作综合评价方案》终于水落石出。这套评价体系设置了包括“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学业成绩合格率”六个一级指标,满分400分,其中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仅占15%的权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则更加注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时与效果、所承担的课题等级与成果、公开课的等级与效果、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的获奖情况,以及校本课程的研发、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的辅导、面向师生和家长开设的专题讲座等。平度一中雷厉风行推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彻底纠正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一弊端,纠正了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恶性倾向,把多年以来跟着高考指挥棒拼命跑到黑的教师拉回到了专业发展上来。

平度一中500多名教师的活力被迅速激发出来,名师们纷纷登上“一中讲坛”展示他们的专业研究成果。孙建高老师的《探得红楼一缕春》、王加刚老师的《百年风云大国外交》、靳波老师的《好的命题是怎样炼成的》等,十几位亮出绝活的名师瞬间成为平度一中的“网红”。一批在专业上有特长的名师则在校本课程的研发上收货了惊喜:《梦的翅膀》《校园植物志》《绿荫文苑》等不仅正式出版,《校园植物志》还荣获了山东省校本课程研发一等奖;迟伟杰等20多名教师出版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寻找生命深处的力量》等学术研究专著,一批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走上了真正的学术研究道路。

为教师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让教学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创新;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导航,让研究成为一种源自内心的态度;为教师自主发展助力,让团结协作、共生共荣成为一种和谐向上的精神……管理的人性化,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教师团队建设的生态化,带来的是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学者型教师的不断涌现。平度一中为教师们搭建起释放才能与激情的舞台的同时,最终得到彻底解放的是课堂、终身受益的是学生。

 

四瓶豆腐乳引发的教改风暴

高效生态课堂让教师学生动起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这是孔子所倡导的学习知识的三个境界。对于教书育人,孔老夫子可以说是快乐学习的首倡者。可是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起来?刘晟当学生时想过,当老师时想过,当副校长时想过,当校长时已经到了不得不想的地步了。

平度一中对建设高效课堂的探索,在2010年之前已经坚持了两三年,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现实依然与刘晟的理想相距甚远。“一流的教师教人,二流的教师教书,三流的教师满堂灌!”他常跟一些老师开玩笑说,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导师的作用。他希望每个级部都能有那么两三个敢于变革的名师站出来,带头搞搞教学改革,让平度一中的课堂彻底变变样。刘晟被这样的理想振奋着,他期待已久的高效生态课堂终于等到了时机。“我最近讲发酵这部分内容,讲到果酒、果醋、豆腐乳、酸奶的发酵过程,没想到学生那么感兴趣!”生物老师刘贵溪的一句话引起了刘晟的注意。“让学生们自己做一回果酒、果醋、豆腐乳,他们不就都成了发酵专家了吗?”刘晟认真地建议着。

校长的提议在学生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很快,四个小组的24名学生报名参加豆腐乳制作,三个小组的16名学生报名参加果酒制作,四个小组的21名学生报名参加果醋制作。学生们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到图书馆、网络查资料,还买来了5斤豆腐,找来了学校食堂使用过的粽叶。两天后粽叶上的细丝长出来了,学生们亲眼见证了菌种的成长过程;两个周后,铺在长毛粽叶上的豆腐块开始发黏并拉出了长长的白丝,学生又亲眼见证了菌丝的成长;一个月后,花椒、姜片、酒、卤水煮过的热汤倒进了装豆腐的瓶子,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两个月后,生物课上学生们专门搞了一个隆重的“开瓶仪式”,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又鲜又美又柔滑的豆腐乳,学生们沸腾了。当刘晟问一个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豆腐乳感觉怎样时,学生自豪地笑着说“丝毫不亚于考上北大、清华”。再问发酵这部分知识学得怎样时,学生们自信地告诉校长“一辈子也忘不了”。

“四瓶豆腐乳”的故事在平度一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由生物到物理到化学,再到全部学科,平度一中的“高效生态课堂”终于上升为一中新教改的发展战略。如今,平度一中的课堂教学早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诺贝尔奖刚刚诞生,各奖项的研究课题和科研成果就被改编成教学素材走进了平度一中的课堂;“神舟舱”“月球车”还没有发射升空,关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话题,平度一中的学生已在物理课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政治课上,关于朝核危机的话题老师带着学生们整整讨论了三堂课,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有鲜活的影像资料;“我们班的生物课经常在学校生态园里上,校园里绽放的上千棵菊花都是我们班的同学亲手嫁接出来的!”……采访中,平度一中的学生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每堂课老师的讲课时间不会超过25分钟,因为学校专门出台了相关老师讲课时间的“限令”,老师们要想把课上得精彩,大量的研究都花在了课外。

平度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全体师生中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头脑风暴”。让刘晟感到欣慰的,并不是学生会制作豆腐乳这样的一些小本领,而豆腐乳其实只是平度一中“高效生态课堂”的一个缩影。从这个缩影中,人们看到的是平度一中师生在课堂上被激发出来的勃勃生机;从这个缩影中,人们看到的是平度一中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更是一所百年名校持续向前的动力!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背后,正是因为有“高效生态课堂”这样的一些理念超前的创新成果在支撑着平度一中的未来。

前不久,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新课程新课堂”研讨会上,平度一中选送的语文老师鉴伟、生物老师杨成辉在高中赛课活动中,凭借着生态课堂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的教学魅力,双双夺得全国第一名;在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平度一中的宋宏亮老师作为代表山东省参赛的唯一一名高中老师,荣获大赛一等奖;孙炜康、孙晓梅、杨永强勇夺山东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平度一中语文组荣获“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称号;平度一中还有11个学科组被选为青岛市首批教学改革实验创建基地,成为青岛市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大潮中名副其实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美国议员来校引发的“辩论”

生态德育让一中学子充满“正能量”

 

走进平度一中的办公大楼,大厅古铜色的墙上镶嵌着“砺志、求真、报国”的校训;走在平度一中的校园里,孔子、孟子、荀子、亚里士多德、苏霍姆林斯基等古今中外名人的画像、格言和成就介绍随处可见;走进平度一中的生态园的“乡愁记忆馆”,各式各样的铁锨锄头,古代现代的农耕耙子犁具,五花八门的农家锅碗瓢盆映入眼帘;走进平度一中历史斑驳的校史馆,一张张照片、一迭迭史料、一件件实物,细细地讲述着从清末到民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中师生奋发图强的家国情怀……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能传情,每一处景观、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每一面墙壁、每一段历史都能无声地传递出平度一中“德育为先,育人第一”的办学核心价值观。

刘晟自豪地告诉记者,所谓“砺志”,就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信念、恒远的意志,让学生规划好人生方向;所谓“求真”,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素养、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找到成长的途径;所谓“报国”,就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回馈、对家庭的责任,让学生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而这一切,都需要从日常的校园德育抓起,需要内化到每一个学生的灵魂深处。2015年,平度一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践德育,生态一中”的德育品牌建设思路,努力打造具有一中特色的生态育人体系。生态实践德育更加突出德育的途径和过程,更加关注德育的实践和体验,更加强调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向善、求真的切入点。

“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德育是一个非常空的东西,搞不好就会流入形式和口号。可是德育又大象无形无处不在,只有从细节着手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刘晟向记者讲起了五年前一名美国议员来平度一中演讲时发生的一次意外的“辩论”。

“老师,我能问美国议员一些关于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吗?她会回答吗?”“老师,如果我们不同意米瑞·阿特女士的一些观点可以跟她辩论吗?”“老师,这个美国议员在美国是支持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呢?”……听说学校邀请前来讲座的是一位美国国会议员的时候,平度一中的学生们比老师显得还急不可待。摩拳擦掌的学生们提前做起了准备。

米瑞·阿特女士带来的关于世界的未来、中美的现状与前景等报告,让平度一中的学子们眼界大开,掌声、喝彩声不时在会场上响起。学生们期待的自由提问时间终于到了。“亲爱的米瑞·阿特女士,欢迎您来到中国,来到平度一中,您觉得现在您眼中的中国和您想象中的中国有什么差别吗?”“亲爱的米瑞·阿特女士,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最关注的是美国的高中教育,您如何看待中国高中教育和美国高中教育存在的差异?”“亲爱的米瑞·阿特女士,您在世界的未来这个讲题中提到了美伊战争和中美贸易摩擦,我想您的观点只是站在美国的角度,而没有考虑其他国家比如我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我非常不同意您的观点!”……

学生们骚动起来,整个会场骚动起来。看着眼前不断传递上来的写满问题的大堆纸条,看着台下学生们镇定自若的发问,米瑞·阿特女士先是惊讶,再是兴奋。她说,她想象不到在平度一中这样一所远离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中学里,能有这么多英语水平这么高的学生,更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在中国为什么能有那么多的中学生这么关注世界的未来、这么关注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你们,跟我想象中的中国中学生截然不同!”“你们的英语表达非常流利,你们这么关注国家的未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米瑞·阿特女士情不自禁地给平度一中的学生们送上了真诚的掌声。

而更让这位美国议员兴奋的是,那名其貌不扬但神清气秀的女生,竟然站在台下用英语针锋相对地和自己搞起了“辩论”,而且每一个辩论的敏感话题,都会引来一片掌声和喝彩声。“这让我想起了我多年以前的那次议员竞选,你们的学生很有见解,尤其是他们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和关注,让我感到吃惊!”米瑞·阿特女士这样评价着这次中国之行平度一中学生给她带来的“意外”。

这次“辩论”让刘晟收获最大的,还是对平度一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那份自信。这是一份学生心灵获得解放之后的自信,这样的自信也让平度一中的学生受益匪浅。在学校定期举办的校园电视直播节目“师生面对面”上,你再也看不到老师满脸严肃地讲、学生面无表情静静地听的场面,师生的对话不仅涉及学习,甚至还涉及心理、早恋一些敏感的话题;在学校定期邀请的一些企业名流与学生座谈会上,你不仅可以听到平度一中学生对人生创业的独到见解,也能听到他们对各自未来人生的规划,在学校邀请的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原大使范承祚举行的报告会现场,你可以看到与大使平静交流的平度一中学子,对国家外交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等问题的关切;在学校与中国著名文学杂志《诗刊》合办的校园诗歌节上,你可以看到平度一中学子诗歌创作的才华,在他们争先恐后登台朗诵的背后,你可以看到平度一中学子火一般的理想与激情……

在平度一中的社团统计表上,记者看到了50多个社团的名单。其中涉及生态德育实践内容的就占了一半以上,规模最大的有社区服务社(定期送课下乡)、青年志愿者协会(定期文艺下乡)和环保协会(定期参与环保调查和社区环保宣传),此外学生们还自发组建了天文爱好者协会、无线电协会、摄影爱好者协会、诗歌创作社和英语短剧社,健美操社、街舞社、围棋社,还有模拟联合国大会、军事爱好者协会、传统文化论坛、时政论坛等大小180多个精彩纷呈的主题社团和兴趣小组……

在今年春天举办的“食在平度,美在一中”为主题的平度一中“美食节”上,全校6000多名学生兴高采烈地参与了平度传统美食评选、平度传统美食制作和中华传统美食推介活动,学子们对于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溢于言表;在今年暑假的研究性学习大调研中,平度一中生物学协会的37名高二学生一头扎进了大泽山深处的山村,他们捧出的4万多字的《平度乡村遗传病调查》让专家赞叹不已;在前不久举行的“传颂经典,爱我中华”经典诵读节上,全校师生庄重诵读《论语》《劝学》的盛大场面令人震撼,学生们对中华传统经典的拳拳之心和挚爱之情令人动容;在刚刚举办的新学期全校各班主题班会上,学生们关于“成长”“责任”“感恩”“勇于担当”等主题内容的思考和演讲,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和感受到了,在激昂奋进的生态校园里,在生态教育的灿烂阳光之下,在平度一中学子们心中涌动着的那股强劲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山东教育》201711月第33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