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建应尊重原有的历史文化

发布日期 : 2017-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养马岛中学   刘述利

 

当下,随着规模化办学的深入发展,许多学校因交通不便、地域狭窄、校舍老旧等因素进行改建或搬迁重建。建好的新学校设施设备齐全先进,充分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也彰显了经济发展的时代气息。可是透过宽敞明亮的校舍,人们往往会陷入了深思,学校原有的历史和文化哪里去了?

多次去过北京,一次次被古城的历史文化所折服,参观名胜古迹也会偶遇修缮的情景,这些修缮都是在尊重名胜古迹原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古城因灿烂的历史文化得以保留延续而被人们所敬仰、膜拜,那么,一所名校之所以吸引众多的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们参观学习,不仅因为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因为学校得以传承的优秀历史和文化。不少名校,因传承发展了学校原有的历史和文化而被世人所推崇。当前的学校改建,特别是名校的改建,都扩大了原有校舍的规模,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办公楼、教学楼、公寓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快捷便利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令人心中豁然、耳目一新。然而,漫步于新学校,心中不禁会产生茫然与困惑,学校原有的历史和文化却踪迹难寻。

一所学校发展成为名校,需要几代学校人持之以恒的艰辛努力和不断创新,同时还得具备一定历史节点和发展机遇,正如有人所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成就一所名校的确不易,既是历史的恩惠,也是苍天的厚爱。随着时间的变迁,许多名校的校舍、设施设备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重新改建、增设。事实上,学校改建会让学校领导大伤脑筋,陷入两难境地。若保留学校原有的一些东西,改建后的学校往往缺少时代感、视觉感,也会与上级部门创建现代化学校的要求不一致;若重起炉灶、大兴土木,学校原有的历史文化便会遭到破坏,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改建是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发展必须以学校原有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为起点。学校改建必须在继承和发扬原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创新,而不是彻底的焕然一新。遗弃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改建,虽达到了“全新面貌”的效果,可往往使学校失去了发展的根基,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也从根本上歪曲了学校改建的初衷和实质。

高大宽敞的楼舍永远替代不了学校的历史,先进的设施设备也永远替代不了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一旦遭到破坏,将会永远失去。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不仅体现在师生们的精神风貌、学校办学理念、管理育人模式等人文因素上,也体现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外在的事物上,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恰恰与学校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它们承载着学校发展的历程,展现着学校走过的风风雨雨,彰显着几代教师和学生们奋斗的沧桑岁月。正是有了这些,一所学校才得以沉淀、发展、延续、成名。

学校改建需要反复研讨、协商、论证,不可头脑发热轻率为之。学校改建必须在尊重原有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既包含了内在的人文因素,比如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也包含了外在的形态因素,比如学校的一室一厅、一草一木等。由此可见,学校改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保障,更需要远见和智慧,合理改建一所名校,既要展现时代发展的风貌,更要保留能够充分体现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标志性事物,最大程度上展现“原汁原味”,为曾经的教师和学生留下一片值得回忆和重新回看的“痕迹”。

一所学校,改建后遗失了原有的历史文化,它还会走多远?

 

(《山东教育》201710月第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