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一备课”的异议

发布日期 : 2017-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河北省永清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李青山

 

笔者听到部分教师反映,有些学校在常规管理方面,要求同一年级的所有同学科教师“统一备课”。而老师们对这种“统一备课”颇有微词。

据有关说法,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失误,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种出发点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这样的高度统一,未必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模式。

首先,同一年级的所有同学科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学情必然各不相同,每课时的“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步骤、课后作业和习题必然难以适应每个班级各不相同的学情。各个平行班所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和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总体上看是相同的,但是具体到每课时,由于学情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客观上能够完成的教学内容多少与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必然有差别,而且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别的暂时存在;教学重点应该一致,但是教学难点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不仅班与班不同,学生之间人与人也有可能不同,那么同学科任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步骤和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和习题也完全有可能不同。因此,这种教学上的统一备课不利于因材施教。

另外,每个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与完成教学任务的策略也有可能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我们在教师的工作与教师成长方面应该允许教师风格各异,允许百花齐放,甚至百家争鸣。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成长,而且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益处。这种备课与教学上的高度统一则压制和抹杀教师的教学个性,有可能限制教师的开拓与创新积极性,既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也会最终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发展。

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师的备课与授课上要求“大一统”是不明智的做法。最好的做法是“有统有分”。“统”,即各个平行班级同一学科的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应该体现在学期总体教学计划,至多单元计划。“分”,即允许各个教师在制定每个课时计划撰写教案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步骤、课后作业和习题应根据自己的班情和学情有所不同。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独创性,最终也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这种要求备课与授课“大一统”的做法,因严重不适应实际教学需要,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受到许多教师的质疑、批评和暗中抵制。这些教师在“应付”学校检查时,积极上缴作秀式的“集体备课教案”,实际上,教师仍然另外挤出宝贵的办公时间撰写适合个人教学特点的“私密”教案,还要“保密”,以免被有关领导发觉而受到申斥。

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一些学校的领导管理观念出现偏颇造成的。教师的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究竟备课和教学怎样搞,一方面学校业务领导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是另一方面,任课教师最有发言权。学校领导应该知道“强扭的瓜不甜”,避免干预过多,搞“硬性捆绑”“越权指挥”;在管理教师的备课与教学方面给自己划定合理界限,知道“适可而止”,让教师拥有自己应该拥有的自主权。在划分工作范围方面,“领导的归领导,教师的归教师”。领导需要做的是,为教师创设优良的从教环境,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幸福感。在此基础上,积极搜寻和提供外地教学经验,以供教师参考。只有教师有了自主权和积极性,外地的经验才能够被本校教师主动同化成自己的教学高能力和全校的教学高水平。

学校在教学方面“简政放权”,让所有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是保证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山东教育》201778月第23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