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光,执着生长——记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淄博五中教师陈骞

教书育人楷模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123发布日期:2020-10-11

朝向光,执着生长

——记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淄博五中教师陈骞

本刊特约记者    张桂玲

38岁,连续17年任教思政课,曾长期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的荣誉,“拼命三郎”和“工作狂”的别号,似乎都不能完整地界定他。

他是陈骞,谈锋甚健。一种骨子里的倔强,在言谈间一不小心就会流露出来。

一聊起感兴趣的话题,譬如,聊起哲学、教育,聊起一个一个的学生、一桩一桩的故事,聊起一堂一堂的课、一段一段的成长,他的身体就会不自觉前倾,镜片后面那一双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开始放光。

   

从遇见到热爱

 

从记事起,陈骞的脑袋里似乎就一直装满了问号。对周围的一切,他都有点执拗地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幸运的是,在高中他遇到了一位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尹建萍。对哲学的迷恋,就像一颗埋于深土多年的种子,终于遇到了一场丰沛的甘霖,破土而出。

政治学科,在多数学生眼里一向是空洞、枯燥与乏味的代名词。但在陈骞看来,尹建萍老师很不一样,她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晦涩难懂的知识,经她一讲,一下子就变得生动形象了;本来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在她的精心“烹制”下,竟然变得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充满趣味,魅力无穷。

“将来,我也要做个像尹老师一样的政治老师!”

梦想的种子一经种下,奋斗便有了方向,汗水也有了意义。

“思政课这一学科,最具魅力的是哲学部分。很多人不喜欢学,烧脑,但我一直喜欢得不行。”陈骞说,这样的一种纯然的喜欢,确切地说是热爱,就像跳动在心底的一簇火苗,只有让它充分地燃烧起来,生命才是充盈的。

“我愿与哲学谈一辈子的恋爱,以教育的方式。”这句话,他没说出口,但从他大学毕业后走向三尺讲台,真正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之后17年的教学生涯中,其实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这一初心:不悔,不移,不负。

20037月,陈骞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

这一次,陈骞又幸运地遇到了一所能成就他梦想的好学校———淄博五中。一年前被委任到这所学校上任的校长李健告诉记者,作为一所建校近60年的学校,淄博五中一直以“校风正、学风浓、师资强、质量高”而享誉社会,尤其是“名师工程”和“科研兴校”的战略实施,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阳光和空气。

踏进淄博五中的校门那天,陈骞激动又忐忑:在这样一所好学校里,自己怎样才能做到像尹建萍老师那样,把课上到学生心坎里去呢?

怀揣着这样一个信念,他踏上了一条求索之路。没想到的是,凭借一股肯下苦功夫研究的“拼劲”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第一次参加区优质课比赛就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接着,他代表张店区获得了淄博市优质课一等奖。次年,又代表淄博市斩获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这时的陈骞不到23岁,创造了省赛的一个纪录。

“于登山者而言,有数不尽的山要攀登。”

时隔8年,他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攀上了另一座巅峰———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的桂冠收入囊中。

就这样,从区里到市里再到省里,直至全国的讲台上,他的课,每次都毫无例外地深受好评,各级各类的奖项、优质课展示的机会也随之而来。年轻的他,顺风顺水地成了全国思政课界公认的名师。

但多数人都看到了他台上的光彩和“拿到手软”的荣耀,却很少有人看到他在背后下过多少不为人知的苦功夫。从不知“止步”为何物的陈骞,一直热恋般地探索着课堂,研究着学生。为了备好一节课,他经常通宵达旦不眠不休。为了考证一个结论,他会搜遍各种书籍、资料,力求穷尽各个角度去审视和验证。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政课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要解决一般学科“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难题。

“如果一种观点,教师自己都不能确切地相信,又如何传递给学生?如果一句话不能感动自己,又怎会感动别人?”这是陈骞的教育观。基于此,以大胆质疑、严谨求证的态度,对一切流行的观点,包括权威,一直保持警惕,早已自然成习惯。

比如,为吃透教材,他买来十余本学科教学法的专著仔细研读;为摸清学情,他跟每一个学生真诚交心;为了研究出名师何以能上好课的“秘笈”,他自费购买上千元的优质课录像光盘逐个观摩学习,光读书笔记和听课记录就用掉了20多个笔记本;为上好一节课,他用半年时间,啃读了20多本哲学书,只为了求证其中的一个哲学观点……

什么是热爱?陈骞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一种诠释———

热爱,就是不计得失,无论成败,依然愿意一直坚持并投入时间和精力。

热爱,就是即使看不到胜利的终点,也要为了抵达自己想要的远方,用尽全身力气,翻过一座山,再翻过一座山……

   

“课堂,是生命与灵魂的运动场”

   

课堂,是生命与灵魂的运动场。课堂的生命不仅在于活力,更在于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传递。课堂生命,只能以融入生命的交往去造就。

这是陈骞在讲完《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课后的感受,也是他亲历过一场心灵的劫难之后,找到的一个答案。

在《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这节课上,陈骞在每个环节上细致入微的钻研、推敲、琢磨,无不是对这一答案的诠释。

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关注的一定不仅仅是教材,更多的是学生。唯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才会有知识、社会生活、师生生命之间的深刻共鸣。

譬如,在他的教学设计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学情分析”,这个环节占了很大的比重,共分为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

社会观察: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在家里对着各种电子屏幕打发时间,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据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独自玩的时间达40%,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不适应。其实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或是在社会,每个青少年都会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会妨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

学校观察:就学校层面来看,很多班级都存在性格孤僻的学生,他们在家里很少与父母沟通,在学校不愿和同学来往;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作为学生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交往上”,信奉“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近乎封闭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

个体观察:从交往现状观察,中学生的内心渴望有许多朋友,渴望被身边更多的人接纳和认可,但同时,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压力及青春期闭锁心理、逆反心理的影响,又很容易把自己的心门关闭,渐渐地拒绝、恐惧交往。

综上,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的特点,关注中学生的交往状况,帮助其认识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有了对学情的了然于胸,对教材的吃透贯通,陈骞的课,不只让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也令听课者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从课前轻松的音乐暖场开始,整堂课,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的灵活运用,如风行水上,不着痕迹。

陈骞的课堂上,教学设计总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详略得当,精简的课件和简练风趣绝不拖泥带水的语言,时时都在点燃着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地带,思想境界也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得以升华。

思政课,能带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骞说:“希望能帮助学生对生活重新观察,不断升级认知,过更好的生活。”

陈骞的课堂,便是他这一追求的一个再现和缩影。

   

“做了所有可以做的,才能把遗憾降到最低”

 

陈骞的课,何以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

淄博市临淄区的思政教师张小圆在听完陈骞的公开课和成长之路的分享之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似乎洞见了其中的“玄机”———

他是博览各界信息的“斜杠青年”,对各类事物的敏感好奇造就了他“段子手”的功底。

同时,他对某些事物还存在一定的执念,比如为了寻找一张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姚明的图片,他可以上网搜索一两个小时;为了看懂看透一部电影,他可以耐着性子看个十几遍,从起初的因枯燥乏味而中止观看,到最后因参透其真谛而大快朵颐并且对该导演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电影的兴趣还让他选择自费到专业的电影学院去学习。这些都使我想到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里那些独立而多元的人物。德鲁克认为正是这些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才能维护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

这位教师看得很透。

的确,其中提到的“执念”,道破了陈骞的生命密码———他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2005年,陈骞第一次参评优质课。因当时没有办公电脑,他便申请到微机室备课,周六一早,他就直奔微机室。为一句过渡语,他密密麻麻写满了四张纸仍不满意;为了让学生有思考和触动,他面对空荡荡的教室一遍遍地模拟课堂的情景……因微机室四面避光,等他想要出去吃饭时才发现天已漆黑,一看表已是晚上十点半。

为吃透教材,他买来十余本学科教学法的专著仔细研读;为摸清学情,他跟每一个学生真诚交心;他还自费购买上千元的优质课录像光盘逐个观摩学习,光读书笔记和听课记录就用掉了20多个笔记本。

一次次废寝忘食的钻研过后,陈骞发现自己的观念也悄悄变了:他从最初特别想赢比赛,变成了希望和学生享受一堂好课。

2015年,陈骞经过层层选拔,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代表选手,参加全国初中思政课优质课评比。

备课过程中,他发现教材有一段选读内容略微涉及自闭症患者,对此,通常在教学中都不要求做处理,大致了解即可。但在学术问题上一向决不含糊的陈骞,已经习惯于刨根问底、深耕细研。于是,一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求索之旅开启了。

他先是不惜花费重金,自掏腰包报名学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课程,然后联系了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地心理学界专业人士,细致全面地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生活现状。他还通过各种办法,购买了国内外关于自闭症研究的专业书籍和影像资料。整整半年,他都沉潜在这一领域,深夜啃读,常常在不觉中已是破晓……

看到他为了这样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大费周折,周围的同事很是不解,陈骞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的解释只有一句:“细节决定成败。”

后来,在他的教学反思里,大家看到了他更详细的解答:“上课不是纸上谈兵,备课不能粗枝大叶,我们从事德育课教学要竭尽所能地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想到所有的可能。教育是门不能杜绝遗憾的艺术,只有我们做了所有可以做的,才能把遗憾降到最低。”

“因为做了大量的功课,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更为透彻,也正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地调查,他将教材的理论和生活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上了一堂真正的好课。”在全国初中思政课优质课评比总结大会上,思政学科泰斗胡云琬老师对他的课特别提出了表扬。

这其中的“生活”二字,正是陈骞课堂里分量最重的两个字。

他认为,虽说德育不应该只是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的事,而应该是所有学科教师“全员共育”,但没有哪门学科,可以像思政课这样直接担负着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这样的重任。

然而,现实中的思政课堂却常常教学效率低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数教师往往醉心于“教材分析”,总想给学生难忘的“艺术盛宴”和“完美表演”,却忽略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连接与融合,忽略了课堂现场那些不确定性的生成,那才是最精彩也最具价值的部分。

比如,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陈骞在课堂上常常拿他自己说事儿。看到有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很沮丧,他就会讲述自己过去的真实经历。尤其是高中阶段他也曾因一度迷恋于游戏而导致在全级部倒数,但后来他觉悟到不能再混日子之后便开始奋起直追,最终成功逆袭,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陈骞认为,这些活生生的、冒着热气的故事,胜过一千个道理和一万次说教,也是他在课前所做的所有准备中,最最不可忽视的元素。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十几年来一直做“老班”的陈骞,在前期也有过不少“教训”。

有一次期中考试过后,陈骞按照成绩分批找了学生谈话,并对下阶段的学习提了几点要求。然后,不少学生在成长日记里便写下了诸如“下次一定会全力以赴考取理想的成绩”之类的“表态”,他也欣慰地回应“加油,祝你成功”。

但他发现,后来的期末考试,有的学生为了“成功”取得优异成绩竟然采取了作弊的方式,也有学生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来为成绩的不理想开脱,甚至有学生因没能实现目标而陷入了严重的自我否定中……

学生们的种种表现,让陈骞开始反思所谓“成功”的意义。

课间,一直喜欢与学生“拉呱”的他,就装作不经意地与一些学生聊起了这个话题。聊过之后,他才明白,原来之所以出现这种境况,竟然跟他有密切关系。因为学生看到他比较喜欢用成绩等数据作参考,给他们贴标签。而标签一旦贴上,就会形成偏见。

比如,在一些活动安排上,他经常不自觉地偏向成绩好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对“成功”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同时也让很多成绩落后的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

痛定思痛。这件事让陈骞意识到,如果不是及早发现,一直这样下去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因为他带偏了方向。对生命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学生来说,教师所秉持的价值观就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风向标”。由此,他也更加警惕自己的一言一行,有可能带给学生的影响。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也从此成为他“带班”的一条准绳。

朱小蔓说:“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对此,陈骞深有体悟。他坚信,要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就不能局限于校园和教室,而是要把他们带向一方更广阔的天地。

2015年,陈骞在班级内开展了“书香致远”活动,一时间,学生们借书、读书、聊书蔚然成风。如何再做进一步的拓展?他想到了淄博市图书馆,如果借助此平台把活动延伸到社会,岂不是美事一桩?然而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考虑到学校距离图书馆比较远等诸因素,就婉拒了。

遭拒后的陈骞却并不“死心”。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舌灿莲花”的优势,一遍遍地说明他们将如何如何做,最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被这位看上去身材稍显瘦弱,但正能量满满的年轻教师感动并同意了。于是,陈骞和家委会一起,成立了淄博五中校史上最年轻的“勉致”志愿者团队。

这活动一做就是三年。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的学生们收获了难忘的人生经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勉致”志愿者团队还荣获了“淄博市图书馆年度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若干学生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事实上,陈骞带领学生一起做志愿者,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之举。他本人一直就是一名实践者。作为淄博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他经常通过公益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近年来,他受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等委托,分别赴新疆及省内德州、聊城、临沂等地支教;2014年,他积极响应淄博市教育局关于骨干名师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号召,赴淄博三中支教一年,毫无保留地奉出了自己宝贵的教育经验。

在学生生活上出现困难时,他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一双援手,为学生的成长之路增添一点温暖的光,哪怕很微弱。在他班里,有个学生的母亲因病急需大笔医疗费,他得知后第一时间把自己账户上的钱款转给病人家属,并持续密切关注该生的心理状况,协同各科老师给予该生温暖的关怀和帮助。还有,当他知晓另一学生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后,便亲自前往看护照料,并送去钱物。平时节俭的陈骞,在这样的时刻总是出手阔绰。

陈骞永远记得2016年参加《班主任之友》笔会论坛时,王晓春老师点醒他的那句话:教师,无论如何始终要围着“学生”转。此后,在课堂内外,陈骞皆是以此作为自己所有行动的标尺,并不时用以考量自己有没有偏离这个轨道。

这样的成长,也是他看得比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成功都要珍贵的经历。

   

“成长日记”里藏着的教育秘密

 

2017年,在隔壁班班主任因家事和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担任班主任、学校人员又紧缺的情况下,陈骞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

很多同事都以为,他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才做出了不理智的选择。因为谁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重的,很多学校每年的竞争上岗,这一岗位是多数教师都避犹不及的。陈骞却说,这是他深思熟虑已久的选择。因为,他认为班主任工作和思政课教学都是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而德育,是距离学生内心世界最近的那条路。

陈骞很喜欢这样一句教育格言:“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在他看来,做教师如果只教知识却不走心,实在是无趣和乏味的。“作为一名教师,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陪护其成长,实在是一件幸事。”

“没有抽象的学生。”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一条建议。陈骞深以为然。单说学生的家庭背景,就有太多的不一样:家庭结构不一样,父母文化程度不一样,家庭教育观念不一样,家庭学习氛围不一样……陈骞体悟到,如果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不同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效果不可能令人满意。教师不仅要做那个懂学生的专家,还要做懂不同学生的专家,还要以不同的教育智慧分别给予他们“超拔”的力量,和学生一同去面对人生中的不同难题。

如何有效地把握学生的个性?陈骞的法宝是沟通。但通常意义上的沟通无疑时间成本太高,怎样既能实现有效沟通又能降低沟通成本?他近几年采取的办法是,鼓励学生写成长日记,他每天坚持批阅。通过这种书面沟通,倾听每一个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进一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的交流。

于是,陈骞就多了一项任务:每天都要拿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批阅100个学生写的日记。

一开始,学生们并不习惯。有的敷衍了事,有的不知所云。但慢慢地,他们就发现,这位不一样的班主任每篇必批,少则一句话,多则洋洋洒洒,有时回复的比学生写的还多,而且乐此不疲。于是,学生们也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方式,他们将自己一点一滴的喜怒哀乐,统统付诸文字,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陈骞成了学生们公认的“树洞”。

让陈骞印象颇深的,是有个学生写了满满两页的日记,讲了自己父母离婚的原因,以及他们离异后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最末一句是:“他们在物质上都是无理由无条件地支持我,但我想要的是精神上的补给。我和爸爸就没有一次达成过共识与和解的平等对话……”文后,还附了一幅画:一个用手托着腮、满脸伤感的孩子,做了一个梦,梦里是他们一家三口,相互依偎着站在阳光下……

看到这篇日记,和那幅令人心疼的画面,陈骞不禁心潮起伏。面对如此全然的信赖,一颗向他完全敞开的心灵,如果仅靠几句安慰性的回复,无疑是苍白而无力的。对于这个身处痛苦深渊的孩子来说,最迫切的需要是父母之间、亲子之间关系的改善。但这其中的复杂性绝不是凭他这个班主任介入就能解决得了的。

但陈骞还是决定试一试。他不仅分别多次找这位学生的父母面对面沟通,还经常利用微信跟他们聊。比如,针对爸爸的问题,发一些视频和文字,讲述单亲妈妈多么不容易,多么辛苦,讲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的痛苦来源等;而给妈妈发的一些文章,则是讲男人永远长不大,不要跟男人计较之类的……最让陈骞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中考结束那天,这位学生的父母如约一同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那一刻的阳光特别好,暖暖地照到我们身上。就像这个孩子的那幅画,虽然画里没有我,但那个画面就是这个孩子的梦想。后来他的父母有没有复合我不知道,但是通过我的努力实现了他心中渴求的这幅画面,我觉得,那是我做教师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而今每每忆起那一幕,陈骞总是很感慨。

而这,只是他与学生之间以成长日记为纽带,数不清的故事中的一个。

临近中考,如何给学生减压?陈骞想了很多招。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通过成长日记,“黑”一下这个跟他们一起走过了四年的“老陈”。   

“虽说秃是思考多的一大表现,也是老学究的一大特征,但对您的帅影响不小,当跑操时,时不时眼睛被晃一下,啊!好刺眼的阳光,揉揉眼抬头看,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男神老陈啊!”   

“以前我觉得老陈只是瞎自恋,长得不好看还脱发,咳咳。但后来我发现,老陈的美是内在美,是有资本才自恋。”

“老陈帮了我很多,他将我从泥泞中拉出来,教会我如何看人,如何乐观生活,如何理解人生与奋斗的意义。而且老陈还通过家校本让我真正敞开了心扉。可能有时写作业写到太晚家校本会很敷衍,但家校本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神圣的、记录我喜怒哀乐的册子。家校本与老陈一样,迷人到不知悔改……”

教育是什么?

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但陈骞的学生们,在成长日记里最本真、最原生态的这些呈现,背后藏着的也许正是教育最大的秘密———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若有了足够的平等和相互的信赖,有了足够的包容和彼此的默契,才会有美好发生。

教育是什么?至今依然迷恋哲学的陈骞,一口气写出了五个答案———

教育就是对话,是师生间心与心的碰撞。

教育就是交往,是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教育就是成长,是那潜移默化中的共生。

教育就是幸福,是那人生百味里的回甘。

教育就是希望,是永恒不灭的伟大梦想。

陈骞深知,相对于教育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五句话所能涵盖的,非常有限。作为一名教育的理想主义者,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但他更相信,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到了教育的诸多问题,即使注定了要面对荒凉,依然会朝着爱,向着光,以赤诚,以深情,执着生长。

 

 

(《山东教育》20209月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