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
发布日期 : 2013-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长期以来,教育界内外始终有一种令一线教师感到无比沮丧的声音:教师不能重科研、写作而轻教学。似乎教育科研、写作与教学是分置在天平两端的砝码,重科研、写作就必然轻教学。有些人甚至极端地认为教师重视教育写作是“不务正业”。而《写成一位名师》的作者方西河却用自己的经历证明:那些令人沮丧的声音是错误的。这个自认为不善写作,甚至有点糟糕的,3年“3次参加区级课堂教学竞赛都是三等奖”的草根教师,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而爱上教育写作,成为一位有自己教育思想的名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教育写作之于教育,之于教师,究竟有多重要。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极其特殊的劳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教育思想应贯穿教师劳动的始终。教育少什么都不能缺思想,教育少思想、教师少思想,比缺少任何办学条件都可怕。
我们倡导教育家办学,而成为教育家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如果我们撇开思想谈教育,特别是谈对教育的热情、责任,是很危险的。诚如特级教师吴非那句“惊世骇俗”的名言:“一所学校最可怕之处在于,一群愚蠢的老师在勤奋地工作。”如果教师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学思考后,以教育写作的方式梳理、锤炼、提纯、升华、沉淀其中的智慧,就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完善和形成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写作之“源”是实践,是课堂,是教师的责任心,教育写作之“流”是思考,是反思,是教师的个性教育思想。无源不成流,有流必有源。只有当思想之光与责任之力交融,才能赋予责任方向和理智,才能让责任发出正能量。一个时刻思考特别是不断反思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对教育、对学生、对自己都极其负责的好教师。
不仅如此,倡导教育写作,还有另外一层大意义。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他们很可能会在同一个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直至退休。所以,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得近乎机械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削减了教师劳动本身的活力与创造性。当教师在一个岗位、一所学校中,经受岁月反复磨撞10年、20年,甚至30年后,任你干劲冲天、热情澎湃、富有创造,也会在岁月的打磨下热情衰退、创造枯竭,进而产生职业倦怠。而读书、思考、写作,这种永远充满灵性与活力的智力活动,是克服、抵制教师职业倦怠的一剂良方。我思考,所以我年轻,我鲜活,我的精神不会提早枯萎。
人不仅“要有一点精神”,人更应该要有追求超越的精神。教师只满足于把自己的身体乃至毕生能量化作一支蜡烛,同时把最崇高的目标锁定为爱岗、敬业、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并不是说教师从此不需要有蜡烛的精神,但烛光毕竟是微弱的、有限的,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连续的实践、反思、读书、思考、写作延续光和热,并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让更多人感受到自己的温度。
当教师的教育思考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师生都将是幸福的,这不仅帮助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时光荏苒,教师不只要做“教书匠”,更要做一个职业文化人。身为教育领域的文化人,就应该追求一种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文化品位、文化人格、文化成就,乃至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每个教师都应该也可以在教学实践、读书、思考、写作中,实现对工作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追求。(摘自2013年1月16日《中国教师报》,作者:钟世华)
(《山东教育》2013年5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