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孤独
发布日期 : 2010-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蒙阴县教育局 胡序知
虎是人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它头大而圆,虎视眈眈,相貌堂堂,加之它额上那“王”字形斑纹,俨然一副兽中王者之相。
自古以来,虎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是扶正镇邪的保护神,在宗教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印度河谷文化中,就已有虎的形象雕刻在图徽上。在记载古雅利安人四千年前侵占古印度历史的史诗中也曾多次提到虎。在印度教和佛教的传说和经典中更是“虎迹”频频。杜伽女神在印度教的描述中就是骑在虎背上。1988年由汉城主办的奥运会上,虎更被作为吉祥之物。
中国人虽然“谈虎色变”,但并不影响人们对虎的审美感情。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过崇虎的部族。《山海经》里就记载着“神虎吃鬼”的神话故事。虎被奉为“西方之神”“五灵”之一。丹东后洼出土的玉器虎头佩饰,浙江良渚出土的玉器人虎合一的神徽,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双虎纹样以及军士用的兵器、铁甲、铜盔上的虎头纹样,这些都说明当时的崇虎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李时珍对老虎是这样描述的:“虎者,山兽之君也。状如猫而大如牛,金质黑章,锯齿钩爪,须健而尖,舌刺如锯,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立秋虎啸,仲冬始交,产二至四仔,食獐、兔、羊,其搏物三跃,不中则舍之。”简洁地写尽了其性状生态。施耐庵的一部《水浒传》,多处写到老虎,而“武松打虎”一节,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十二生肖,虎也占有一席之地。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虎喻人的成语:“虎背熊腰”赞美躯体之魁伟,“生龙活虎”赞美精力之充沛,“龙骧虎步”赞美气度之不凡……
老虎———真是大自然创造的一种辉煌的生灵!
虽然,华夏祖先曾用想象的经纬编织出虎的许多美妙神幻的童话,也对老虎这天地间最健硕的精灵给予图腾式的敬奉,但这并没有挽救其逃脱人类所施予的灭顶之灾。作为“百兽之王”的虎已几近被“万物之灵”的人类赶尽杀绝。
据考察记载,直到本世纪初,所存之虎还可以10万头计。可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数量急剧下降。五十年前,亚洲虎的总数下降到6万只;而目前,全世界虎的总数仅有6000只左右了。
可叹老虎“生不逢时”。当其填充了称霸一时的剑齿虎空白之时,恰逢猿人兴起。当人类进入“古文明时代”后,兽“王”的厄运到了,大难临头了,有物种敢在老虎头上拍苍蝇了。于是,到了本世纪末,人口以亿数增长,老虎成万头下降。
虎是亚洲的特产,由于生活的地区不同,又分成了八个亚种,它们是: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北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1973年,土耳其东部地区发现了一张刚剥下的虎皮,很可能是最后一只里海虎被猎杀;1981年,爪哇虎的最后一个个体也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我国虽然有虎的四个亚种,但每个亚种的数量都非常少。目前处境最危急的是华南虎,其次是东北虎。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亚种。解放后,各地都在大力建设山区,结果不仅大大缩小了人类和老虎之间的距离,还大量减少了老虎赖以生存的野味,人虎矛盾很快变得尖锐起来。人们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除害”。所谓“害”,重点当然是老虎,其他还有豹、熊、狼、野猪等等。大量捕杀的结果,使得虎的数量迅速减少。华南虎很可能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四个亚种,而且野生种群在自然界中复壮的希望非常渺茫。
往昔那些为一方百姓打虎擒豹的勇士,理当被视为俊彦豪杰。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融合体,其中不乏游猎为生的民族。当然,彼时山中多密林,林中多鸟兽,那时的狩猎与现在的灭绝性猎杀不可同日而语。
东北虎是“老虎王国”里的彪形大汉。它体魄雄健,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1米,体重可达350多公斤,素有“丛林之王”的称号。东北虎的毛色鲜明美丽,虎爪和犬齿利如钢刀,锋利无比,是撕碎猎物时不可缺少的“餐刀”,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有力武器。东北虎捕捉猎物时常常采取打埋伏的办法,悄悄地潜伏在灌木丛中,一旦目标接近,便“嗖”地蹿出,扑倒猎物,或用尖爪抓住对方的颈部和吻部,用力把它的头扭断;或用利齿咬断对方的喉咙;或猛力一掌击碎对方的颈椎骨,然后慢慢地吃。
常言道:“谈虎色变”。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反而是森林的保护者。出没于针叶林及桦树丛中的野猪、狍子等,既是森林中的害兽,又是东北虎随时猎取的食料。因此,在林区若能保持一定数量的东北虎,则能自然地控制野猪和狍子的繁殖,也就间接地保护了森林。
再者,东北虎还是捕捉恶狼的好猎手呢!由于猎食上的尖锐矛盾,使得东北虎与狼势不两立。南方的豺,有时能依靠群体的力量,把华南虎赶走,但是狼却无法把东北虎驱逐出自己占有的地盘。
林区的居民说:“如果人不去追逐东北虎,它一般是不会随便触犯人的,有时它还会远远地避开人类。”人们赤手空拳在丛林中行走,担心的并不是碰到东北虎,而是害怕饥饿的恶狼。有了东北虎,狼就少了,所以东北虎实际上起着保护当地居民和牲畜安全的作用。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森向人类奉献了一部不朽的著作———《寂静的春天》。该书的面世,是人类环境意识逐渐觉醒的里程碑,也是生态学史上的分水岭。
其实,早在1942年,林得曼发表的关于生态系统营养级结构(食物链)的经典著作,就强调了贯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其与生态的连续性的关系。
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滓泥。”形象地说明了食物链的关系。在生态平衡中,食物链的平衡则是最大的平衡。仅从食草和食肉动物的食物链来看,一般来说,大的食肉动物专食大的食草动物。狮虎豹以牛马鹿为餐,狼食羊,狐狸则吃兔子和老鼠。也许是为了保证食肉动物不竭的食源,上苍让食草动物的繁殖能力大大高于食肉动物。有趣的是,食草动物多生有用以有限自卫的犄角和奔逸的趾蹄,然食肉动物天生便生有尖牙利爪,但其奔跑速度仅比食草动物稍快些许。前者捕获后者绝非手到擒来,张口即食,而要经过不倦的追逐和血腥的扑搏,老弱病残者便首先成为被捕捉的对象。这既符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同时又对物种的提纯复壮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这个由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组成的生命世界里,作为千万灵长的人类,自是无可非议的主宰。如果人为地加以干扰,则会使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会推动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思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岛。因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了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少了,而猫迅速繁殖,数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大量的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机向猫扫射,并派上百名士兵去杀猫。可见,食物链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写到此,想起处于食物链金字塔顶极的虎的命运,不能不让人黯然而神伤。
“我们的巧妙计划破产了,
我们的空中楼阁倒塌了,
这是因为我们精心划出的界限,
把我们自己绊倒了。”
彼德·墨尼的这首短诗,仿佛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诠释,同时也是对人类发出的一种警示性预言。
确实,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建设和创造的能力与其破坏和毁灭的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触即发;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已远远跨越了国境的分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森林锐减、毁坏和破碎化一直是上世纪虎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据动物学家分析,成年虎除交配季节外都不合群,一头东北虎的巢域需要200平方公里有大型食草兽的山林,一头华南虎也要80平方公里左右。另一个同样置老虎于绝境的因素就是偷猎。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虎产品非法贸易活动屡禁不止。
世上万物都是造物主对人类的恩赐。它们之中任何一个种类的消亡,不仅使生态平衡发生倾斜,更意味着一种遗传密码的永远消失。
人类每年以近亿的人口增长,其他生物却要人为地被灭绝一百来种,这太有悖于生态伦理和生态世界的公理了吧?地球上的物种皆有生存、繁衍的权力。作为强者,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切不可为所欲为,恃强凌弱,因自己的一时之需造成其他物种的灭绝。人之外任何生命的毁灭,也是人的悲剧。被毁灭者的价值愈高,悲剧就愈显得沉重。
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后代只有在诗歌或图画中去寻找老虎和感觉虎威了。
面对虎,面对大自然,人类若再不惭德愧行,遏制无边的欲海,那么,人类无疑也在走向大孤独。到那时,玄玄宇宙,地老天荒,人类孑然而居,举目无亲,真乃彻底孤独之“绝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