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均衡的高中段教育惠及每一个学子
发布日期 : 2025-04-1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让优质均衡的
高中段教育惠及每一个学子
———临沭县聚焦群众所求实现高中段教育均衡普及
山东省临沭县教育和体育局 季德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临沭人民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保障初中毕业生顺利升入高中学习,为其考入大学或踏上社会奠定基础,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先后启动了“临沭县完全高中”与“临沂市工业学校南校区”两个建设项目,新增高中段学位11000个,全县高中段学位达到25100个左右。据测算,2025年6月全县初中毕业生8760人,预计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达5500个、职业学校学位3200个,达到99.3%的普及率,将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普及。
民生为首,坚持投入为要确保学生“有学上”
临沭县把保障“人人有学上”放在民生工程的首位,多年来始终坚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学位供给,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的迫切需求。近5年,全县累计投资30多亿元支持教育发展。
一是资金投入只增不减。通过“提升教育基础水平、加大高中教育投入”,优先发展高中段教育。先后实施“大班额与改薄”等项目400余个,不断强化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条件保障,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学位供给扩容提质。通过“政府主导供给一批、社会参与补充一批、合作办学分担一批”构建“政、企、校”三方协同办学模式,打通关键堵点,全力增加学位。县里把最好的位置用来建高中阶段学校,实施高级中学省级重点项目、2024年新增学位6000个,市工业学校南校区项目、2025年新增学位5100个;市工业学校与鲁南技师学院、东营技师学院等外地知名院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每年定向输送生源800人;临沭县人才集团、金丰公社等38家企业与临沂市工业学校联合举办“临沭县继续教育学院”“金丰学院”,校企合作蔚然成风。
三是兜底资助全面覆盖。坚持“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贷尽贷”,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2020年以来,累计为62474名贫困学生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生活补助、助学贷款等13143万元。
实干笃行,坚持质量为先让学生“上好学”
紧扣“扩优提质”总要求,聚焦“师、质、产”等重点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全县推进“塑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三步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让学习环境更优、师资水平更高、教育质量更好。仅去年一年,临沭县就开展师资培训30余次,培训9000余人次,培养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32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500余人。
一是强化师资力量。通过“提升能力、系统化育才,学科联盟、跨学校聚才,优化环境、实举措留才”三项举措探索实施“系统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养模式,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两年有1名高中校长被评为“沂蒙名校长”,2名高中教师被评为“沂蒙名师”,2名高中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校长首责、全员参与,细化培训、整体提升,强科培优、特色发展”等机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年”活动,重塑教育生态。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通过紧盯产业方向、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精尖领域的市场需求,采用“入校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参与国家、省、市级2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山东正工冷暖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5个“校中厂”、2个“厂中校”,推动职业教育与县域优势产业互融互补、双向赋能。实现各类培训年总量近3.3万人次,工业学校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连续两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赛项,获得3个国赛一等奖,其中2个全国第一名。
融合提升,坚持学生为本多措并举强发展
临沭县聚焦高质量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抢抓“全市职业教育突破年”契机,聚焦“两个服务”(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就业和升学两手抓、两促进,为职业学校学生多路径成长成才畅通渠道,实现从“上好学”到“强发展”的蜕变。据统计,临沭县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8%,对口就业率提升至90%,连续21年在临沂市名列前茅,在全省位居先进行列。
一是“精准滴灌”创业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班、学徒制等模式,拓展特色人才培养,为县域、市域产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每年向县域、市域产业、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00余名,技能教育毕业生在当地企业就业率达90%以上。此外,学校每年开展社会短期技术技能培训,参与者达3万人次以上,一批自主创业者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比如,工业学校学生胡尊永,在村里率先开展蓝莓种植,建设了鹏兴生态采摘园,年收益50多万元,带动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二是多元赋能拔高提升。给懵懂的青春期孩子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深入开展“技能培养与升学辅导”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三二连读”专科贯通、“3+4”本科贯通、开放大学等分层培养路线,积极拓宽学生升学通道。职教高考(春季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优异。工业学校建筑专业学生刘迎秋,职教毕业后先考入临沂大学,又攻读山东大学博士学位,为众多职教学生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动力。
三是“双向闭环”多元发展。通过“1+1”双向闭环社会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立校企双向互动培养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临沭县继续教育学院,整合中职学历、开放大学提升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等资源,面向企事业单位职工、待岗职工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带动就业创业。去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16期次,线上线下培训社会人员1.5万余人次,培育沂蒙工匠后备人才9人,带动创业就业9000余人。
改革创新,坚持顶层设计多方赋能“有后劲”
临沭县把改革作为不懈的动力和源泉,在优化高中段资源配置和内涵式发展上下功夫,以“实干、实绩”向社会贡献教育力量,助推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例,临沭县由县教育工委牵头组织,统筹推进了“3+2”中职、高职贯通,“3+4”中职、本科贯通办学项目,积极参与中职联合高职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探索长学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目前,临沂市工业学校共有16个专业点,其中贯通培养试点专业点达10个,占比62.5%。
一是抓党建强组织。创新党管教育工作,助推高中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要落地、项目要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围绕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临沭县在高中教育中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建强建好高中段基层党组织作为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落实了党建引领、推动、服务、融入教育业务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同时,聚焦党建“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不断推动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向高中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转化,帮助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二是聚力机制创新。创新建设“1+n”高中教学联盟,推动了高中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教学质量差等制约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临沭县结合本地高中段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突出优秀师资人才队伍共育、高效智能教研平台共建、优势教育资源共享、联盟优质均衡发展共谋,形成了“资源互动、精准对接、抱团发展”的高中段学校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快了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创新建立高中段教学共同体。结构上,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城区3所高中、1处职业学校组建为高中教学共同体,实现县域内高中段学校全覆盖;工作上,以牵头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对接薄弱学校,进行精准帮扶,在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实现共赢互动,每学期定期开展共同体内学校校长论坛、教师研修、集体备课等工作,组织共同体内师资流动、跟岗学习,开展校际交流、听课观摩、集体教研等活动,聚焦聚力各校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整体提升共同体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优质资源共享、共赢互动齐头并进。同时,教学共同体牵头学校负责联盟学校活动的运行管理、协调统筹,优中选优、好中带好,切实发挥优质校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为高中段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聚焦高中学校与中职学校特点需求做好调研规划,统筹优化高中段教育资源布局,凝练发展特色和优势。首先是高规格设计。把高中段教育改革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高中段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县主要领导每年都不定期到学校调研、现场办公,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排忧解难。其次是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招生体系。通过新建高中段学校,扩充一批;引入社会资本,新上民办高中,吸纳一批;加强区域合作,吸引外部职高,引流一批,较好实现了应招尽招、应上尽上。最后是科学配置资源。聚焦民生需求,服务乡村振兴,高标准改善已有高中段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软硬件设施,圆满完成了工业学校中央贴息贷款实训设备采购,区域内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县域内职业教育已形成以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等专业为主体的十大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拥有国家级示范性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个、市级高水平专业6个,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同时,普通高中教育创新开展了“初高中衔接协同发展教育”“普通高中强基计划”等工作,现已完成临沂市第二批特色高中及第三批学科基地的申报组织工作。
(《山东教育》2025年4月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