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教师培养培训 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发布日期 : 2025-03-26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               

山东省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应有之义。莱州市现有乡村学校71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80%,乡村教师3158人,占教师总数的51.4%。作为乡村学校占比高、乡村教师数量多的县级市,莱州市积极响应上级部署,回应时代要求,将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加大统筹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支持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城乡结对,优质带动,以“共同体建设”集聚乡村教师培育优势

按照省、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工作要求,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推动城乡二元格局向一体发展转变。以优质学校为中心打造城乡学校共同体。按照“城区带动乡村,优质带动薄弱”的原则,兼顾学校规模、地域分布、办学水平等因素,建立了10个“1+N”学校发展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内由一所城区学校或优质学校作为牵头校,吸纳68所乡村学校作为成员校,形成城带乡、强带弱的全新格局。以城乡联动促进乡村教师水平提升。充分发挥城区学校、优质学校骨干教师数量多、优质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双师”课堂、实地观摩、集体教研等方式,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带动乡村学校教研水平提升及乡村教师教学能力提高。2022年以来,莱州市先后承担山东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和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整区域推进混合式研修项目试点工作,均采用“牵头校先试先行———共同体内示范引领———成员校学习跟进”的方式,整县推进校本“教研训”一体化及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路径研究,有力提升了乡村学校的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水平。

二、特岗带动,协同发展,以“农村特级教师”引领区域教师成长提升

深入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实施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在全市组建起11个农村学区,出台《莱州市农村特级教师选聘管理办法》,为每个农村学区选聘农村特级教师1名。农村特级教师重点面向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坚持选拔程序公开透明,确保入选者在师德师风、专业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扎实可靠。统筹做好农村特级教师岗位管理工作。每三年为一个聘期,强化岗位考核,确保待遇落实,加强对其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和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特级教师辐射带动作用。自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共计40余人次走上该岗位,平均每人每年开展示范教学、经验分享、观课评课等活动20次以上,有力促进了学区内各学校协同发展、共同提升,目前已有2名农村特级教师“转正升格”,入选了“山东省特级教师”。

三、名师示范,跟进指导,以“订单式送教下乡”打通乡村教师成长堵点

创新组织教育领军人才开展“订单式送教下乡”活动,把专家、名师直接送到乡村学校的讲台上。强化供需匹配。送教前,征求各乡村学校培训需求,莱州市教体局根据学校需求和领军人才个人专长安排送教。县级以上教育领军人才平均每年有上百人次走进乡村学校开展送教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教师提供班级管理、学生德育、课堂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的专项指导。加强团队建设。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成立县级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吸纳学科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县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教学能手等共计150余人加入。构建专家指导服务网络,为每所乡村学校指定23名专家团队成员作为定点联系人,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智慧支持。突出示范引领。每年安排10余名骨干教师到乡村开展支教、走教,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以国家级教学名师杨红梅为例,近年来她先后到莱州市郭家店镇中心小学和莱州市程郭学校两所乡村学校支教交流,短时间内便带领两所学校在科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百余名师生获各类创新创意大赛奖项,两所学校均获得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学校”称号。

四、强化引领,培养骨干,以“组团式帮扶”激发乡村教师发展动能

坚持团队发力,先后成立17个由烟台市级以上名师担任主持人的名师工作室,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及市县教研员担任顾问,吸纳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室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工作室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展各种专业活动,实现互助合作、抱团成长。各工作室按照不低于成员总数50%的比例吸纳乡村教师加入。目前,17个工作室共吸纳乡村教师230余人,为乡村学校培养了一批学科骨干教师,这些教师成为学校学科教学的领军人物。例如,由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李艳领衔的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乡村教师成员中,仅近两年就有1人入选齐鲁名师人选,3人入选烟台市教坛新秀,2人入选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培训计划,3人在省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由齐鲁名师沈云倩、满红红领衔的中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乡村教师成员中,有1人入选烟台名师人选,3人入选烟台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培养出齐鲁名师人选1人、烟台名师1人。

五、优化结构,强化激励,以“梯次化培育”引导乡村教师全面成长

优化培育机制。着眼乡村学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目标,坚持“梯队培养、优化结构”的导向,实施“培幼苗———育青苗———强壮苗”的三苗培优工程。健全完善优秀人才发现储备、培优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通过导师带教、定期培训、教学比武、成果培育等方式,对遴选出的“三苗”培优人选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培养,促使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建立健全成长激励机制。对乡村学校里专业基础好、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培养:优先安排到城区学校挂职研修,挂职期满考核优秀的安排到乡村学校提拔任用;优先安排参加市培、省培、国培等高端培训项目;将其纳入县级教坛新秀培养人选、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优先推荐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人才评选活动;在县级各类人才评选及典型选树表扬活动中明确规定乡村教师占比不低于15%

通过持续用力,莱州市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近三年来,全市乡村学校教师中有1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获评全国中小学杰出中青年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1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2人入选山东省特级教师,3人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20222025年),6人入选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培养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1人获评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烟台教育名家培育工程(20242026),8人入选烟台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培养(20242026年),38人被认定为烟台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

“对于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位教师就像是一团火,点燃了乡村孩子的梦想与希望。”这是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扎根乡村教学一线33年的莱州市柞村镇园区小学教师丁国红朴素而深挚的从教感言。乡村教育振兴需要这样的优秀教师,乡村孩子成长离不开这样的优秀教师。未来,莱州市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乡村学校发展、乡村教育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教育》20253月第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