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立足优质均衡发展 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发布日期 : 2024-09-26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荣成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志刚
荣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着力解决短板问题,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近年来获得“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国家级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山东省全环境立德树人试点县”“全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示范市”等称号,2022年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
一、抓主体责任落实,凝聚创建合力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全市力量共同推进。对此,荣成市着力强化三个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教体、人社、编办等2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将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台账,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重点任务清单,定期开会调度,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解决学校实际困难。二是强化督导落实机制。坚持高水平引领,邀请20多名教育专家,组建荣成教育改革咨询委员会。2020年8月,围绕“补齐教育短板、放大比较优势”,召开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部门和镇街负责人等400多人参加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研究出台《关于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了6大方面、20项工作举措,把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三是强化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经费保障,2022年教育经费支出总额29.4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39%。足额发放学前教育、中小学生均经费,并参照公办园生均810元/年的标准给予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每年投入1500多万元,落实教师用餐补助、交通补助、免费查体等政策,集中解决单身教师住宿问题。我市对1.58万名随迁人员子女,在招生入学、惠民政策等方面,享受和本地孩子一样的待遇。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
为解决部分学校设施陈旧、学位紧张、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按照“提前谋划、加快实施”的原则,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教育布局优化工程。根据城市发展和二胎孩入学实际,科学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制定了《荣成市2019—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加强小区配套园和学校规划建设。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30多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63栋,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1500个、幼儿园学位5700个,有效解决了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二是校舍隐患整改工程。2021年,对全市校舍进行了拉网式安全排查,对存在消防隐患的30所学校、51栋校舍,以镇街为单位成立专班,制定“一校一案”“一楼一策”,当年全部完成整改;对抗震设防和抗震鉴定不达标的28栋校舍,投入4.6亿元,分批拆除教学楼10栋,改造楼舍18栋,全市所有楼舍均达到安全标准。三是标准化升级工程。2018年以来又投入5805万元,购置更新计算机1860台、升降课桌12965套、教室多媒体451套,新建24个标准化史地教室,增设了一批智慧教室、科创实验室,全市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率达到100%,被确定为“全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县”。2022年,市财政又投入700多万元,为1171个教室更换了新式护眼灯具,荣成市被确定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四是实施暖心放心工程。市财政每年拿出37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校车公司化运营,全市共配备校车300多辆,专职保安335人。实现学生营养餐改善项目和“明厨亮灶”达标工程全覆盖,让学生吃着舒心、家长看着放心,荣成市被评为“中国学生营养餐示范城市”。
三、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针对部分教职工业务素质不高、发展动力不足、职称激励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重点采取四项举措。一是不断充实教师队伍。立足于解决好结构性、学科性缺编问题,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本着“退补相当”的原则,根据生源增长情况,加大教师补充力度,采取“校园直聘”等方式,招聘“双一流”院校优秀毕业生。2018年以来,新招聘教师839名,其中引进优秀毕业生300多人、高层次人才7人,主要补充到农村学校。二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重点做好“借外力、挖潜力”两篇文章。组织中层骨干教师赴华东师大、西安交大等高校集中培训,到上海、江浙等改革先进地区跟岗学习。在全省率先成立教师成长学校,开设8个名校长、292个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校长论坛、周末课堂等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三是科学优化教师配置。稳妥推进三轮“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推行“三定一聘”,完善“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岗位管理机制。2020年以来,共轮岗交流教师802人,交流轮岗比例超过20%,骨干教师比例超过50%。加强学校干部培养交流,开办30多期校长论坛,培育了10名齐鲁名师名校长、20多名市级名校长、8名正高级教师。四是持续改善教师待遇。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标准,目前教师年平均工资达到113354元,高于公务员年平均工资8.7%。将职称评定向一线教师、农村学校倾斜,2022年晋升中高级职称434人,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荣成市乡村教育强师策略、教师精准培训模式等10多项改革经验在《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刊发。
四、抓办学质量提升,促进均衡发展
自2019年起,市财政先后投入3000万元,实施为期五年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突出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学校。从全市择优选取11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对标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学校,在课题研究、分层教学、跟岗学习等方面深化合作,为学校量身定制发展目标,实现特色发展。全市其他学校对标市内先进学校,找准特色发展方向,近几年有20多所学校获评全省、全国各类特色学校。二是建设城乡学区联盟。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划分成4个联盟片,以城区12所中小学为骨干,分别与6—7所农村学校结成联盟,通过管理互通、资源共享、教学联动、捆绑考核等手段,推动联盟成员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坚持“校内校外联动,减负提质并行”工作思路,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作业管理的同时,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和流程,推动“双减”工作稳妥实施。全市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全部实现“打破户口限制,按居住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建立网络招生报名系统,保证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凝聚社会办学力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联系学校,近年来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共约2300万元,先后设立“歌尔教育奖励基金”“泰祥乡村教师奖”等7项教育基金,支持教育更新设备、资助奖励师生,凝聚教育发展力量。全市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生活补助、乘车补助政策,近5年共发放教育惠民资金8400多万元,受益学生约10万人次。在全省社会满意度调查中,荣成市始终保持95%以上的教育满意度。
(《山东教育》2024年9月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