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

发布日期 : 2024-09-26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

 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朱风彬

人物简介

朱风彬,19697月出生,中共党员,正高级讲师。199010月参加工作,历任中职学校教师,教育局科员、主任、副局长;20188月,任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长期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管理及研究工作,参与的《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9月,受邀参加全国第35届教师节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青岛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岛拔尖人才,获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在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过程中,如何精准把握和落实教育家精神,我有以下感悟:

一是立“强国有我”志向,守住为人师灵魂。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职教工作者站在助力教育强国战略实施的高度,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个体的教书育人与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主动联系在一起,潜心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守住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二是修“身正为范”操守,打造为人师品质。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实现“经师”与“人师”的有机统一、“教书”与“育人”的内在融合,打造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应有之新品质和新高度。

三是树“终身成长”风气,落实为人师本分。围绕秉承“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聚焦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既要在育人模式、立德树人、职普融通等方面开展改革创新,又要针对职校生固定型思维泛在的现状,强化树立终身成长理念,本着扬长补短原则,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四是行“勤学创新”举措,永葆为人师活力。职教与产业紧密联系的属性,要求职教工作者在学习上做到“勤”和“笃”,在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通过深入推进职教改革,引导广大教师把握大势,科学定位;融入主流,彰显价值,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五是兴“爱满天下”风尚,提升为人师价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唤起区域成员对职校生这一相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为促进学生终身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教师应以“父母之心”将育人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由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践行“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融入实际工作过程中,以此彰显职教工作者的从业价值。

 

(《山东教育》20249月第2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