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从严监管校外培训市场 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发布日期 : 2024-06-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   程栋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手段,坚持摸清实情抓准问题,持续攻坚重点突破,系统集成提质增效,基本构建起“1343”监管治理模型,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校外培训治理体系,校外培训市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有关做法入选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优秀案例。

一、聚焦监管机制创新,有效集结监管资源

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校,校外培训机构作为教育领域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普遍存在机构点多、分布面广、经营多样的特点,对抓好监管治理提出了很大挑战。面对全市2000多家机构,潍坊市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系统治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双减”政策实施后,参照国家、省工作模式,组建市县两级专项工作协调机制,由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2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单位)任成员,形成党委政府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联动联治、区县精准发力的管理机制,确保运转顺畅。二是健全政策机制。印发《关于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包括网格化巡查、部门联合执法、信息化监管等在内的10项监管办法、县市区多个贯彻措施的“1+10+N”长效监管政策体系,确保治理过程有依据、可参考。三是健全评价机制。一方面,创新校外培训机构评价机制。2020年以来,对16个县(市、区)每年开展一次机构办学年度信誉等级评价,评价星级代表机构办学水平,以此引导机构规范办学。另一方面,创新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机制。2021年起,将培训机构治理情况纳入每年对县(市、区)的教育综合督导考核指标,督促县级有关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推动治理工作落实见效。

二、紧盯隐形变异培训,全力巩固“双减”成果

当前,违规学科培训场所隐蔽性强、形式隐形变异、逃避监管手段多,严重阻碍监管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潍坊市坚持严的基调不放松,严查快处、持续用力,全力巩固“双减”成果。一是高频次做好专项治理。在寒暑假、重大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寒暑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回头看”,“双随机、一公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等10余次检查,联合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部门开展暗访检查4次,累计出动联合执法人员4732人次,排查机构2000余家,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学科培训机构52家、个人违规组织培训6人、违规广告11条。二是高效率做实“市县同查”。畅通拓宽投诉举报渠道,扎实用好山东“双减”随手拍、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举报电话等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创新推出“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将二维码张贴于各学校门口,家长可一键扫码反馈有关问题。对接到的问题,市县两级联合查处,精准打击违规办学行为。“双减”以来,累计收到无证办学、隐形变异培训线索274个,查实51起,均按照规定予以关停。三是拓宽监督渠道。20218月,潍坊市在全省率先组建校外培训规范治理社会监督员队伍,聘请53名各界代表担任监督员,每年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

三、优化监管治理举措,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治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随着治理进程的多元化、复杂化,原有的治理举措也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落实监管举措上需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相统一、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相统一,整体推进实现校外培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是着力推进“互联网+网格监管”。借助潍坊教育数字化建设工程,将科技创新应用到基层网格化巡查,系统打造“数智网格巡查系统”。平台预设网格巡查、年检年报、问题整改、报表统计等功能,所有检查可借助手机实现“指端巡查”“无纸化办公”。按照网格员与监管机构之比不超1:10的比例共匹配分派779名网格员,通过此巡查平台可实现一天内对2000多家机构检查全覆盖并即时形成检查统计结果的高效巡查,切实为基层减负、为监管提效。二是着力抓好预收费“全流程监管”。印发《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对“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开展督导评价,每半月集中公布一次监管账户开通和线上订单购买情况。截至目前,所有机构已全部开通平台支付功能,真正实现“一课一销”。同时,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推广“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全方位引导家长线上购课。截至20244月底,全市线上购课订单达21.8万余笔、购课金额达1.29亿元,切实护好家长“钱袋子”。三是着力完善非学科类审核审批。按照“审核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工作思路开展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全面核查培训材料、培训人员、办学场所,确保达到整体规范化办学。同时,统一机构标识牌设置,在证照齐全的机构门口悬挂统一样式的蓝色标识牌。2022年以来,推动县市区探索更改学科类、非学科类机构标识牌颜色。四是着力打造高效务实的行政执法体系。建立全市教育系统校外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库,共录入具备行政执法资格人员321人,有效充实一线执法人员。同时,印发教育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确定涉民办教育的14个处罚事项、45个违法情节和裁量基准。2023年以来,给予行政处罚21次,处罚金额近10万元。

四、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广泛凝聚减负共识

聚焦校外培训机构、师生、家长3类群体,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宣传和亲子活动,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和从业观,群策群力共助“双减”政策落实。一是坚持党建引领。鼓励成立民办教育党委,有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党的建设,奎文区、潍城区率先成立民办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党委。大力推动将党的建设写入机构办学章程全覆盖,协助符合党支部成立标准的机构建立党支部。目前已有7家机构成立独立党支部、93所机构建立联合党支部,为全市2100多家机构选派了党建指导员。二是坚持协同育人。着力打造校校有家庭教育指导师、村村有家庭教育指导员、家家有家庭教育服务账号的“三有模式”,全市共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2965人,开通家庭教育服务账号320万个,引导家长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提高陪伴质量。三是坚持宣传引导。通过开通宣传专栏、签订承诺书,组织家庭教育宣讲、家长开放日和双减“五进”宣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人理念,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坚持活动引领,举办“家庭教育乡村行”,培训家长29.3万人次,广泛凝聚起减负共识,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山东教育》2024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